-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082053
- 條形碼:9787221082053 ; 978-7-221-0820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 本書特色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撰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說集。書中輯錄了東漢至東晉300多年間社會上各種軼聞趣事,分為德行、言語、文學等36門(類)。 《世說新語全譯(上下)(修訂版)》為其譯本。
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世說新語全譯(上下)》包括《世說新語全譯(上)》和《世說新語全譯(下)》以明代袁褧嘉趣堂本為依據,參以日本尊經閣影宋本、王先謙思賢講舍校訂本、唐寫本《世說新書》殘卷,對原文作了必要的校訂。為方便讀者閱讀,又將原文中的繁體字、異體字改為簡體字、通行字。注釋主要交代一些背景材料,對人名、地名、職官名以及特殊疑難詞語或譯文較難表達含義的詞語作了解釋,具有簡明、準確、通俗等特色,是一本構思悠長、雅俗共賞的文學讀本。
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 前言
序言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撰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說集。劉義慶(公元403-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武帝劉裕中弟長沙景王劉道憐的次子,出嗣給臨川烈武王劉道規,襲封臨川王。曾先后擔任豫州刺史、荊州刺史、南兗州刺史等官職。他并不熱衷于政治,《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才詞雖不多,然足為宗室之表”,“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當時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都曾受到過他的禮遇。據《宋書》和《南史》本傳、《隋書·經籍志》和兩《唐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的記載,劉義慶所著有《世說》(即《世說新語》)、《徐州先賢傳》《典敘》《集林》《宣驗記》《幽明錄》《江右名士錄》和《宋臨川王義慶集》等,但多已亡佚,只有《世說新語》一書較為完整地流傳下來。
《世說新語》又有《世說》《世說新書》等異稱。北宋黃伯思《東觀余論》認為,《世說》之名,肇始于劉向。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劉向所序儒家類六十七篇中,就有《世說》一種。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南史》本傳、《隋書·經籍志》及兩《唐志》均稱為《世說》,唐寫本殘卷和段成式《酉陽雜俎》則稱為<世說新書)。余嘉錫<四庫提要辨正》中《世說新語》條考證說:“劉向《世說》雖亡,疑其體例亦如《新序》《說苑》,上述春秋,下紀秦漢。義慶即用其體,托始漢初,以與向書相續,故即用向之例,名曰《世說新書》,以別于向之《世說》。其《隋志》以下但題《世說》者,省文耳!边@種看法是極有道理的。至于《世說新書》何時改稱為《世說新語》,目前學術界尚尤確定的看法。可供參考的一種意見是,日本神田醇根據宋人汪藻《世說敘錄》殘卷中《世說新語》書名下有“晁文元、錢文僖、晏元獻、王仲至、黃魯直家本皆作《世說新語》”的注文,推斷“其改稱當在五季宋初”(參張永言等《世說新語辭典》羅國威序)。而自北宋晏殊系統整理此書以后,《世說新語》就作為通行的名稱流傳至今。
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 目錄
前言
德行**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 節選
文摘
德行**
【題解】
《世說新語》分為三十六個門類,而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放在前面,這顯然是受了儒家所謂“孔門四科”的影響。但從內容上看,它們又和儒家忠孝為本的思想不完全相同,帶有魏晉時代的特征。
《德行》門共有四十七則故事,主要反映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贊揚了儒家的傳統美德,如吳郡陳遺貯鍋巴奉母,謝安勸兄釋放老翁,荀巨伯寧死不肯棄友,管寧蔑視錢財、權位。這些都是孝悌、仁愛、節義、清廉品行的表現。二是反映了魏晉時期特定的道德觀念,如阮籍的“至慎”,嵇康無“喜慍之色”,王澄、胡毋輔之“以任放為達”,王獻之以與郗家離婚為過失。這些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同傳統禮教不相符的行為,表現出當時士人的品行心態以及追求個性解放的精神。
【原文】
1.陳仲舉言為士則①,行為世范。登車攬轡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③,至,便問徐孺子所在④,欲先看之。主簿白⑤:“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⑦,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人,官至太傅,因謀誅宦官未成,被害。
②登車攬轡:古代受任的官員通常乘車赴職,登車攬轡表示初到職任。攬轡,拿過韁繩。
③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長官,負責一郡行政事務。
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終身隱居不仕。陳蕃在豫章時,不接待賓客,只為徐稚特設一榻,徐稚坐過走后,就掛起不用。
⑤主簿:中央機構或地方官府屬官,掌管文書簿籍。魏晉時期,為將帥重臣的幕僚長,地位甚重。
⑥府君:對太守的尊稱。廨:官署,官吏辦公及居住的地方。
世說新語全譯-(修訂版)(上下) 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武帝劉裕中弟長沙景王劉道憐的次子,出嗣給臨川烈武王劉道規,襲封臨川王。曾先后擔任豫州刺史、荊州刺史、南兗州刺史等官職。他并不熱衷于政治,《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才詞雖不多,然足為宗室之表”,“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當時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都曾受到過他的禮遇。據《宋書》和《南史》本傳、《隋書·經籍志》和兩《唐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的記載,劉義慶所著有《世說》(即《世說新語》)、《徐州先賢傳》《典敘》《集林》《宣驗記》《幽明錄》《江右名士錄》和《宋臨川王義慶集》等,但多已亡佚,只有《世說新語》一書較為完整地流傳下來。
- 主題:世說新語全譯(上下冊)
《世說新語》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以前我買過兩種有注釋譯文的選本,這次買的這部是全本,分上下冊,有原文、注釋、譯文,最好!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