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00849
- 條形碼:9787101000849 ; 978-7-101-00084-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三冊) 本書特色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3冊) 是一部學術水平較高且較為實用的古漢語教科書兼工具書,內容分為文選、常用詞和通論三大部分,相互交叉編為14個單元,收文(包括詩詞)160余篇,常用詞約1000個,通論32篇,并有附錄11種,系統講解了古漢語知識和古文閱讀常識。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三冊)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三個內容:1.文選;2.常用詞;3.古漢語通論。這三個內容不是截然分離的三個部分,而是以文選為綱,其他兩部分跟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個單元包括為文選、用詞、通論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說明、背景介紹,該書對于研究學習古代漢語文學、政治、經濟、社會形態,大有幫助。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三冊) 目錄
第八單元
文選:史記
漢書
常用詞(八)
古漢語通論:(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天文,曆法,樂律
(二十)古代文化常識(二)地理,職舉,科舉
第九單元
文選:賈誼 論積貯疏
鄒陽 獄中上梁王書
枚乘 上書諫吳王
司馬遷 報任安書
楊惲 報孫會宗書
李密 陳情表
常用詞(九)
古漢語通論:(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識(三)姓名,禮俗,宗法
(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識(四)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
第十單元
文選:韓愈 答李翊書
送孟東野序
送李愿追歸盤谷序
柳子厚基誌銘
柳宗元 愚溪詩序
答中立論師道書
段太尉逸事狀
永州使君新堂記
歐陽修 醉翁亭記
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蘇軾 賈誼論
喜雨亭記
常用詞(十)
古漢語通論:(二十三)古文的文體及其特點
(二十四)古書的句讀
第十一單元
文選:沈約 謝靈連傅論
陶弘景 答謝中書書
吳均 與顧章書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
文心雕龍·镕裁
蕭統 文選序
庾信 哀江南賦序
王勃 滕王閣序
常用詞(十一)
古漢語通論:(二十五)駢體文的構成(上)
(二十六)駢體文的構成(下)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三冊) 節選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3冊)包括三個內容:1、文選;2、常用詞;3、古漢語通論。這三個內容不是截然分離的三個部分,而是以文選為綱,其他兩部分跟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個單元包括為文選、用詞、通論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說明、背景介紹,對于研究學習古代漢語文學、政治、經濟、社會形態,大有幫助。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三冊) 相關資料
第八單元
文選
史記
《史記》,漢司馬遷著。司馬遷字子長,龍門(今陜西韓城縣北)人,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詳。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漢武帝時任太史令,學問很淵博。他曾立志要寫一部史書,但沒來得及動筆就死了。司馬遷繼承了他父親的遣志。
司馬遷自幼刻苦學習,二十歲起,曾多次出游,這使他在知識、思想觀點以至語言等方面為寫作《史記》做好了準備。
他三十八歲時繼任太史令,動手整理史料,四十二歲時開始寫《史記》。在《史記》“草創未就”時,因他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辯護,觸怒了武帝,竟遭宮刑,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出獄后任中書令(由宦者擔任的掌管文書奏事的官)。他用主要精力繼續寫《史記》,一直到死。他把滿腔的不平和憤慨,一齊傾注入《史記》中。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終于完成了這部空前巨著。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是偉大的名著。它反映了我國漢以前三千年間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過程。司馬遷繼承并發展了漢以前各種史書的優點,建立了全新的體系。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其中有幾篇由西漢褚少孫修改和補充)。“本紀”記載帝王的事跡和社會上的重大變化;“表”記載歷代世系、列國關系和職官更迭;“書”記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世家”記載王侯外戚的事跡;“列傳”記載事跡可傳或行狀可序的人物。其中本紀、世家和列傳是優秀的傳記文學,有著高度的藝術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對我們今天認識封建社會的本質有一定的幫助。
司馬遷作《史記》善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所用語言生動形象,繁簡得當,往往只用寥寥數語就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司馬遷在運用口語上的努力,也值得注意。
兩千多年來《史記》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后代散文家無不從中吸取營養,而作者所創造的體例,更為后代的“正史”樹立了楷模。
歷來為《史記》作注的很多,現在最通行的是所謂“三家注”本:南朝宋裴駟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三冊) 作者簡介
60年來,王力一直從事語言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發展中國語言科學、培養語言學專門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36年發表《中國文法學初探》一文,對中國語法學界自《馬氏文通》以來因襲英語語法研究的狀況提出批評,同時對漢語語法的特點和研究...
- 主題:古代漢語王力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 1924年赴上海求學,1926年考入清華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啟超、趙元任等,1927年赴法國留學,1932年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后返國,先后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等職。 王力從事中國語言學研究逾半個多世紀,他在漢語語法學、音韻學、詞匯學、漢語史、語言學史等方面出版專著四十余種,發表論文200余篇。在法國留學期間,王力翻譯出版二十余種法國小說、劇本;抗戰期間,寫有大量的散文
- 主題:紙張和印刷都很好
繁體橫排,為校訂重排本,相對之前的版本而言,紙張和印刷都很好。本冊除了古文以外,重點介紹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比如天文職官車馬服飾等等,有相當厚度。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