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臺海安全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953285
- 條形碼:9787801953285 ; 978-7-80195-328-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臺海安全考察 內容簡介
本書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切入解析臺灣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對臺海安全形勢進行量化評估的指標體系,并介紹、評析了海內外學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解決臺海安全問題的方案,是一部探索學術研究前沿的專著。
臺海安全不單純是大陸安全或臺灣安全,而是大陸和臺灣共同的安全。
臺海安全從本質上說是中國國家統一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國家整體安全戰略的重要一環。
在兩岸關系的諸多矛盾之中,對主權定位的認識差異和對兩岸關系現狀的不同解讀涉及到雙方的核心利益,是兩岸之間的主要矛盾,也是關系到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直接*根本的問題。
臺海安全考察 目錄
**章 臺海安全的概念與性質
**節 臺海安全的概念解析
第二節 臺海安全關系的形成
第三節 當前臺海安全關系的性質
第二章 臺海安全形勢的判斷與評估
**節 臺海安全形勢的判斷和評估方法
第二節 1987年以來的臺海安全形勢
第三節 臺海安全形勢的規律和趨勢
第三章 兩岸對臺海安全的認識落差
**節 對兩岸“主權”與“現狀”的解讀
第二節 兩岸對臺海安全威脅根源的看法
第三節 對實現臺海安全途徑的考慮
第四章 兩岸的軍事安全戰略比較
**節 兩岸的軍事戰略方針或構想
第二節 兩岸的“國防”軍事戰略目標
第三節 兩岸軍事建設的發展趨勢
第五章 影響臺海安全的外部因素
**節 國際形勢與臺海安全
第二節 臺海安全與美國的戰略考慮
第三節 日本對臺海安全的戰略考慮
第四節 其他國家或地區對臺海安全的看法
第六章 臺海安全與兩岸關系的前景
**節 幾種解決臺海安全問題的構想
第二節 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框架與臺海安全
附 錄
參考文獻
后記
臺海安全考察 節選
第三章 兩岸對臺海安全的認識落差
第三節 對實現臺海安全途徑的考慮
二、維持兩岸軍力平衡
維持兩岸軍事實力的均勢平衡被臺灣島內和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是維護臺海和平*為有效的手段之一。這里的平衡指的是兩岸軍事力量的一種動態均衡,由臺灣“群策會”策劃的《臺灣21世紀國家總目標》一書中對此進行了解釋,即“中國是東亞地區的軍事強權,擁有客觀的陸?哲姂鹆。就絕對數量而言,臺灣的軍事力量原本無法與中國相抗衡,然而由于臺灣海峽的天然屏障,再加上臺灣面積狹小,戰線寬度和縱深均有限,因此只要在有限的空間集中足夠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在軍事科技上保持領先,依然可以與中國強大的軍力維持平衡。由于這種平衡狀態必須隨時視中國的P157軍事發展進行調整加強,因此稱為動態平衡”。臺灣當局由此認為,大陸近年來經濟發展和國防力量的提升,“嚴重影響兩岸軍事平衡,對臺灣‘國防’安全造成莫大威脅”,而臺灣自我防衛能力的提升,是確保臺海和平現狀的首要條件,也是兩岸能夠平等對話的有力后盾。同時,以“兩岸軍事平衡”和“防御臺灣”為由不斷加大對臺軍售的力度,向臺灣出售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是美國的一貫策略,也是美國推行“以臺制華”戰略的主要途徑之一。雖然臺灣當局和美國都聲稱維持“兩岸軍事平衡”可以嚇阻大陸對臺動武,維護臺海地區的安全,但這種以冷戰思維和“均勢戰略”為核心的“平衡政策”并不利于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維持。均勢、均衡或平衡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個學科中都是使用得比較多的一個概念,它表示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及構成這種穩定狀態各因素之間的關系,這種因素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個。均勢也是國際關系理論中一個古老而經典的概念,其實際上是考察國家間力量的動態平衡,維持均勢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穩定。但作為一種有著廣泛適用性的理論,除了國際領域之外,均衡或平衡概念也可以適用于國內的政府和政治領域,它也可以用來說明各種非國家政治力量之間的平衡關系。國際政治學大師漢斯。摩根索認為均勢有兩大主要類型:直接對抗型和競爭型的均勢。直接對抗型的均勢是指一種政治力量A試圖使自己的強權和政策壓倒另一政治勢力B的政策,而B則需要加強自己的強權頂住P158這種壓力,并達到挫敗A的政策的目的;這樣又會導致A加強強權來挫敗B的努力。這種類型對抗的本質是不穩定和能動的。在競爭型的均勢中,力量A和B為了爭取控制第三種政治力量C或者捍衛其在C的利益,就要進行相互競爭和協調,平衡對方的強權,并在客觀上起到保護C的作用。
……
臺海安全考察 作者簡介
李鵬,1973年9月生,湖北省武穴市人。1996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于國際關系學院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獲法學碩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區域經濟學專業在職博士,F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理事。已發表《海峽兩岸的利益沖突及對共同利益的尋求》、《國際關系理論運用于兩關系研究中的局限》、《日本對臺海安全的戰略考慮》等學術論文和時事評論文150多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