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張仲景及其著作考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30852
- 條形碼:9787507730852 ; 978-7-5077-308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仲景及其著作考證 內容簡介
本書原名《張仲景特輯》,于1936年由上海國醫公會編輯的《國醫文獻》以期刊的形式出版。書中所列均為近現代中日名醫名家對張仲景及其著作《傷寒雜病論》的研究文章。如:陸九芝的“張仲景傳”;章太炎的“張仲景事狀考”;(日)吉益東洞的“傷寒論”;秦伯未的“張仲景之偉大貢獻”;(日)丹波元堅的“傷寒論綜概”;曹尹甫的“傷寒論原文訂誤”等等,凡五十余篇約二十萬字。
張仲景是我國東漢末期杰出的醫學家,世稱之為“醫圣”。他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總結了漢末以前我國醫家的寶貴經驗,并結合他自己的醫療經驗和親身體會,撰就了《傷寒雜病論》一書,從理論和實踐的高度開創了六經辨證的先河,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完整診療模式。在中醫學的繼承、發展、壯大中,這部著作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被后世奉為經典。
張仲景及其著作考證 目錄
張仲景傳
張仲景事狀考
傷寒論
醫圣張仲景傳
張仲景姓名事跡考
傷寒論
張仲景郡望生卒之推測
謁南陽醫圣張仲景祠墓記
傷寒論
中央國醫館議修仲圣祠原文
寧波訪求仲景遺書記
讀黃竹齋《寧波訪求仲景遺書記》書后
《傷寒論》評
中國歷代傷寒書沿革略史
《傷寒論》考證
歷代傷寒書目考
《傷寒論》單論本題辭
傷寒論
傷寒論
《傷寒論》考
《傷寒雜病論》考證
《傷寒論》綜概
《傷寒論》啟秘
傷寒論
《傷寒論》演講詞
張仲景之偉大貢獻
《傷寒論》著作之真詮
讀《傷寒論》原書評議
讀《傷寒論》雜記
與友條論讀《傷寒論》法
讀《傷寒論》心法
仲景《傷寒論》書后
《傷寒論》之研究
辨《傷寒論》
《傷寒論》原文訂誤
《傷寒論》六經
《傷寒論》六經篇書后
《傷寒論》跋
論張仲景《傷寒論》
《傷寒論》研究綱要
湖南新發現之《古本傷寒雜病論》批判
《古本傷寒雜病論》是否仲景秘本之商榷書
論何刊《古本傷寒雜病論》之真偽
書漢張太守仲景碑陰
羅哲初之《古本傷寒雜病論》評議
人物介紹
張仲景及其著作考證 節選
張仲景郡望生卒之推測 洪貫之
比年以來,國中關于文化專史及名人傳記等著述,時有出現。其中獨有醫藥學史及古醫家傳記,尚付缺如。此稿為余昔年所撰張機評傳之一頁,茲特略加修正,錄出發表。只以案頭書少,參考資料,搜集無多,不能成篇,殊為遺憾。甚望當世博學,匡其不逮,為幸何如。
二四·四·十二,來追謄稿 記
嘗考南陽先生張仲景之事跡,范、陳二史,俱無專傳,又并不散見于郭玉、華佗等傳中。惟皇甫謐(士安)云:“仲景垂妙于定方。”《晉書·本傳》葛洪抱樸子有云:“仲景等穿胸以納赤餅。”《隋書·經籍志》注日:“仲景后漢人。”又《名醫錄》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林億等校訂序)王叔和《張仲景方論序》(存《太平御覽》中)亦言其名機。則仲景名機,當可無疑。然此等記載,于考證其郡望生卒,均屬無補,故必須由其交接之人之傳記中求之。而今所知者,僅何顳與王粲(仲宣)二人而已。清代元和陸九芝先生嘗撰仲景傳,引用諸書。雖有今本《傷寒論序例》(王叔和撰),《甲乙經自序》(晉·皇甫謐),梁·陶宏景《別錄自序》,隋·巢元方《巢氏病源候論》,唐·孫思邈《千金方》,王燾《外臺秘要》,甘伯宗《名醫錄》,宋·林億新校進《千金方疏》,林億等《外臺秘要注》,唐慎微《證類本草》,李濂《醫史》、《太平御覽》,王氏《玉海》,鄭樵《通志》,馬端臨《文獻通考》,陳振孫《書錄解題》,清《四庫全書目錄》等,凡十八種,但其于生卒郡望諸問題,并未加以注意。于其學說一層,又復將后世傳說,一并采人,混其本真。然此為曩昔國人治學之通病,未可以責陸先生也。
今既欲考仲景之郡望生卒,自當先考定其為何郡人,然后始從事于生卒之推測。考《襄陽府志》稱其為南陽棗陽人,《李濂醫史》則但云南陽人,陸九芝《仲景傳》則書南郡涅陽人(從《河南通志》),各異其詞。今考歷史上“南陽”凡四,分列于后。
一、地名
(甲)春秋晉地——即今河南沁陽縣。
(乙)戰國齊地,本春秋魯平陽邑,漢置南平陽縣——即今山東鄒縣治。
二:、郡名:秦置,河南舊南陽府、湖北襄陽府之地。
三、府名:元置,明清皆屬河南,今廢今南陽縣舊治也。
四、今縣名:周申國,春秋楚宛邑;秦置宛縣,為南陽郡治;隋改南陽縣;明清皆為河南南陽府治。
……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