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兩千三百年中西歷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44179
- 條形碼:9787502944179 ; 978-7-5029-441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千三百年中西歷譜 目錄
歷法知識
天文時和歷法時
陰歷·陽歷·陰陽歷
閏年·閏月·閏日
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
三正
儒略歷和格里歷
歷譜編排說明
中歷的四種歷法
西歷
回歷
歷譜編排模式
歷譜使用舉例
六十干支序列表
公歷年各月積日表(平年)
公歷年各月積日表(閏年)
兩千三百年中西歷譜
附錄
魏蜀吳朔閆異同袁
南北朝朔閏異同表
公元前千支紀年換算方法
回歷與公歷的換算公式
星期天推算表
年號索引
參考文獻
兩千三百年中西歷譜 節選
“準確簡明的歷史年表,不但是從事研究、教學、歷史、地理、考古和其他學科的必要
工具書,也是文物工作者、圖書館工作者、文化館工作者、編輯工作者等所不能缺少的工
具書。”這話出自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的萬國鼎編《中國歷史紀年表》的《重編敘》。它
說明了年表書籍重要的學術價值。
時過20多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隨著社會科學領域各種新學科的相
繼建立,以及文化藝術理論研究風氣的日益濃厚,年表的重要而普遍的意義越發顯現。
和年表比較起來,歷表更為精細,其應用頻率也遠遠高于年表。由于我長期以來接
觸并研究天干地支方面的知識,上述萬國鼎前輩的一番話,不僅僅是使我在認識上有所
提高,而且是*早地激發了我編制歷表的念頭。
我原來從事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及典章制度的研究,從1990年之后專門攻研歷法和
紀年法。當出版兩本有關的專著之后,案頭仍積有以干支為重點的大批資料,暫時束諸
高閣,未能斷然擇定研究課題。待讀過萬國鼎《重編敘》之后,宛若茅塞頓開。曾經為我
的兩本著作寫序的北京大學劉乃和教授是史壇巨擘陳垣的高足弟子,曾為陳垣編著《二
十史朔閏表》效力。當她得悉我編制歷表的初衷時深表贊同。并建議我以《二十史朔閏
表》為藍本,編一本中型長限歷表。受其指導和勉勵,我開始了又一番艱辛的編寫工作,
持續約8年,始成此書。
我本人學識淺陋,且囿居僻壤,圖書資料頗覺匱乏,深諳史學、文學、政法、經濟等知
識學界中下層讀者的隱衷及希冀。基于此,我所編制的歷表,力爭體現如下特點:
首先,史學界雖對“共和行政”以前的紀年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但仍顯粗疏多疑,
歷日方面混亂更是層現錯出,而且中下層讀者所遇先秦時期歷日問題甚少。所以,本書
便確定歷表上限始于秦朝統一中國之年。至于下限截止2100年,是想顯示出傳統萬年
歷的特色。
. 其次,歷譜編排說明部分介紹了中西歷的一般知識,并融入近似凡例之類的說明,
論時針對表譜內容有的放矢,使兩者能融合成有機的整體。
第三,我國古代曾經使用過夏歷、殷歷、周歷、顓頊歷等多種歲首不同的歷法。為了
能原原本本地反映實際情況,本書突破“一刀切”模式,使不同歷法各呈異端、各顯細目,
并能使其前后準確無誤地相銜接,以充分體現歷史紀年的真實性。
第四,表譜增加干支紀月內容。每一年都注明不同月建的歲首月干支名稱,供推算
全年月干支用。
第五,譜表之前列有使用舉例,意在指引門徑。另在附錄部分備有推算星期天、回
歷換算公歷等法則,以拓寬本書應用功能。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曾參閱1980年以后相繼出版的幾本長限歷表書。這些書給予
我啟迪和智慧,我真誠地向這些書的編著者致以謝意。
我要特別感謝北京師范大學的劉乃和教授。20多年間,我能在歷法、紀年法研究方
面鍥而不舍并取得一些成就,是和她對我的指教、鼓勵及支持分不開的。惜她已仙逝多
年,借拙書稿即將付梓之際,謹再次向她致以悼意。
對我來說,編制歷表誠堪稱“跨行業經營”,本書中的缺點和錯誤會有不少,敬希史
學界專家和廣大讀者給以批評指正。
戴 興 華
丁亥年荷月于皖北大澤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