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歧路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06571
- 條形碼:9787533306571 ; 978-7-5333-0657-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歧路燈 本書特色
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在被稱為“中州理學名區”的河南縣,一個四十多歲的舉人決定動手寫一部能夠“感發人之善心,懲創人之逸志”的與眾不同的小說,并命名為《歧路燈》。這個舉人,名叫李綠園。 《歧路燈》寫的是一個宦門子弟如何墮落敗家,又如何改過自新、重光門第的故事。 《歧路燈》可以被認為是一部教育小說,它真實地描寫了譚紹聞墮落和自新的全過程。作者要勸戒世人:教子要嚴,延師要正,交友要慎。書中譚孝移的臨終遺言“用心讀書,親近正人”這八個字,則是小說的主旨,堪稱封建時代教育子弟的指路明燈。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歧路燈 內容簡介
古有“四大奇書”之目:日盲左,日屈騷,日漆莊,日腐遷。迨于后世,則坊傭襲“四大奇書”之名,而以《三國志》、《水滸》、《西游》、《金瓶梅》冒之。嗚呼。果奇也乎哉! 古有“四大奇書”之目:日盲左,日屈騷,日漆莊,日腐遷。迨于后世,則坊傭襲“四大奇書”之名,而以《三國志》、《水滸》、《西游》、《金瓶梅》冒之。嗚呼。果奇也乎哉!
《三國志》者,即陳承祚之書而演為稗官者也。承祚以蜀而仕于魏,而所當之時,固帝魏寇蜀之日也。壽本左袒于劉,而不得不尊夫曹,其言不無閃灼于其間。再轉而為演義,徒便于市兒之覽,則愈失其本來面目矣。即如孔明,三國時人也。日“澹泊”,日“寧靜”,是固具圣學本領者。《出師表》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終托臣以大事。”此即臨事而懼之心傳也。而演義則日:“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不幾成弋陽耶?亡友郟城郭武德日:“幼學不可閱坊問《三國志》。一為所溷,則再讀承祚之所志,魚目與珠無別矣。”淮南盜宋江三十六人肆暴行虐,張叔夜擒獲之。而稗說加以“替天行道”字樣,鄉曲間無識惡少仿而行之,今之順刀手等會是也。流毒草野,禍釀國家,然則三世皆啞之孽報,豈足以蔽其教猱升木之余辜也哉!《金瓶》一書,誨淫之書也。亡友張揖東日:“此不過道其事之所曾經,與其意之所欲試耳。”而三家村冬烘學究,動日:“此左國史遷之文也。”余謂,不通左史,何能讀此?既通左史,何此!況老子云:“童子無知而朘舉。”此不過驅幼學于天札,而速之以《蒿里》歌耳。至于《西游》,乃演陳玄奘西域取經一事,幻而張之耳。玄奘河南偃師人。當隋大業年間。從估客而西,迨歸當太宗時。僧臘五十六,葬于偃師之白鹿原。安所得捷如猿猱、癡若豚豕之徒,而消魔掃障耶?惑世誣民,佛法所以肇于漢而沸于唐也。
余嘗謂唐人小說、元人院本為后世風俗大蠱。偶闕里孔云亭《桃花扇》,豐潤董恒巖《芝龕記》,以及近今周韻亭之《憫烈記》,喟然日:“吾故謂填詞家當有是也。借科諢排場間寫出忠孝節烈,而善者自卓千古,丑者難保一身;使人讀之為軒然笑,為潸然淚,即樵夫牧子,廚嫗爨婢,感動于不容己。以視王實甫《西廂》、阮圓海《燕子箋》等出,皆桑濮也,詎可暫注目哉!”
因仿此意為撰《歧路燈》一冊,田父所樂觀,閨閣所愿聞。子朱子日:“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友人常謂于彝常倫類間,煞有發明。蓋閱三十歲以逮于今而始成書。前半筆意綿密;中以舟車海內,輟筆者二十年;后半筆意不逮前茅,識者諒我桑榆可也。空中樓閣,毫無依傍;至于姓氏,或與海內賢達偶爾雷同,并非影射。若謂有心含沙,自應墮入拔舌地獄。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歧路燈 目錄
自序
**回 念先澤千里伸孝思 慮后裔一掌寓慈情
第二回 譚孝移文靖祠訪友 婁潛齋碧草軒授徒
第三回 王春宇盛饌延客 宋隆吉鮮衣拜師
第四回 孔譚二姓聯姻好 周陳兩學表賢良
第五回 慎選舉悉心品士 包文移巧詞漁金
第六回 婁潛齋正論勸友 譚介軒要言叮妻
第七回 讀畫軒守候翻子史 玉衡堂膺薦試經書
第八回 王經紀糊涂薦師長 侯教讀偷惰縱學徒
第九回 柏永齡明君臣大義 譚孝移動父子至情
第十回 譚忠弼朝天瞻圣主 婁潛齋借地慰良朋
第十一回 盲醫生亂投藥劑 王妗奶勸請巫婆
第十二回 譚孝移病榻囑兒 孔耘軒正論匡婿
第十三回 薛婆巧言鬻婢女 王中屈心掛畫眉
第十四回 碧草軒父執讜論 崇有齋小友巽言
第十五回 盛希僑過市遇好友 王隆吉夜飲訂盟期
第十六回 地藏庵公子占兄位 內省齋書生試賭盆
第十七回 盛希僑酒鬧童年友 譚紹聞醉哄孀婦娘
第十八回 王隆吉細籌悅富友 夏逢若猛上廁新盟
第十九回 紹聞詭計謀狎婢 王中危言杜匪朋
第二十回 孔耘軒暗沉腹中淚 盛希僑明聽耳旁風
第二十一回 夏逢若酒后騰邪說 茅拔茹席間炫艷童
第二十二回 王中片言遭虐斥 紹聞一諾受梨園
第二十三回 閻楷思父歸故里 紹聞愚母比頑童
第二十四回 譚氏軒戲箱優器 張家祠妓女博徒
第二十五回 王中夜半哭靈柩 紹聞樓上嚇慈幃
第二十六回 對仆人誓志永改過 誘盟友暗計再分肥
第二十七回 盛希僑豪縱清賭債 王春宇歷練進勸言
第二十八回 譚紹聞錦繡娶婦 孔慧娘栗棗哺兒
第二十九回 皮匠炫色攫利 王氏舍金護兒
第三十回 譚紹聞護臉揭息債 茅拔茹賴箱訟公庭
第三十一回 茅拔茹借端強口 荊縣尊按罪施刑
第三十二回 慧娘憂夫成郁癥 王中愛主作逐人
第三十三回 譚紹聞濫交匪類 張繩祖計誘賭場
第三十四回 管貽安作驕呈丑態 譚紹聞吞餌得勝籌
第三十五回 譚紹聞贏鈔夸母 孔慧娘款酌匡夫
第三十六回 王中片言箴少主 夏鼎一諾賺同盟
第三十七回 盛希僑驕態疏盟友 譚紹聞正言拒匪人
第三十八回 孔耘軒城南訪教讀 惠養民席間露腐酸
第三十九回 程嵩淑擎酒評知己 惠養民抱子納妻言
第四十回 惠養民私積外胞兄 滑魚兒巧言誆親姊
第四十一回 韓節婦全操殉母 惠圣人虧心負兄
第四十二回 兔兒絲告乏得銀惠 沒星秤現身說賭因
第四十三回 范尼姑愛賄受暗托 張公孫哄酒圈賭場
第四十四回 鼎興店書生遭困苦 度厄寺高僧指迷途
第四十五回 忠仆訪信河陽驛 賭奴撒潑蕭墻街
第四十六回 張繩祖交官通賄囑 假李逵受刑供賭情
第四十七回 程縣尊法堂訓誨 孔慧娘病榻叮嚀
第四十八回 譚紹聞還債留尾欠 夏逢若說媒許親相
第四十九回 巫翠姐廟中被物色 王春字樓下說姻緣
第五十回 碧草軒公子解紛 醉仙館新郎召辱
第五十一回 人匪場幼商殞命 央鄉宦賭棍畫謀
第五十二回 譚紹聞人夢遭嚴譴 董縣主受賄徇私情
第五十三回 王中毒罵夏逢若 翠姐怒激譚紹聞
第五十四回 管貽安罵人遭辱 譚紹聞買物遇贓
第五十五回 獎忠仆王象藎匍匐謝字報亡友程嵩淑慷慨延師
第五十六回 小戶女攙舌阻忠仆 大刁頭吊詭沮正人
第五十七回 刁棍屢設圇鳥網 書愚自投醉猩盆
第五十八回 虎兵丁贏錢肆假怒 姚門役高座惹真羞
第五十九回 索賭債夏鼎巧關切 救縊死德喜見幽靈
笛六十回 王隆吉探親籌賭債 夏逢若集匪遭暗羞
笛六十一回 譚紹聞倉猝謀葬父 胡星居肆誕勸遷墳
第六十二回 程嵩淑博辯止遷葬 盛希僑助喪送梨園
第六十三回 譚明經靈柩入土 婁老翁良言匡人
第六十四回 開賭場打鉆獲厚利 奸爨婦逼命赴絞樁
第六十五回 夏逢若床底漏嗽 邊明府當堂施刑
第六十六回 虎鎮邦放潑催賭債 譚紹聞發急當群房
第六十七回 杜氏妾撒潑南北院 正心夫調護弟兄情
第六十八回 碧草軒譚紹聞押券 退思亭盛希僑說冤
第六十九回 廳檐下兵丁氣短 杯酒問門客暢談
第七十回 夏逢若時衰遇厲鬼 盛希僑情真感訟師
第七十一回 濟寧州財心親師范 補過處正言訓門徒
第七十二回 曹賣鬼枉設迷魂局 譚紹聞幸脫埋人坑
第七十三回 炫干妹狡計索賻 謁父執冷語冰人
第七十四回 王春宇乘怒發侃論 張繩祖邀客沮片言
第七十五回 譚紹聞倒運燒丹灶 夏逢若秘商鑄錢爐
第七十六回 冰梅婉轉諫家主 象藎憤激毆匪人
第七十七回 巧門客代籌慶賀名目 老學究自敘學問根源
第七十八回 錦屏風辦理文靖祠 慶賀禮排滿蕭墻街
第七十九回 淡如菊席問遭晦氣 巫翠姐簾內徹笑聲
第八十回 訟師婉言勸紹聞 奴仆背主投濟寧
第八十一回 夏鼎畫策鬻墳樹 王氏抱悔哭墓碑
第八十二回 王象藎主仆誼重 巫翠姐夫婦情乖
第八十三回 王主母慈心憐仆女 程父執侃言諭后生
第八十四回 譚紹聞籌償生息債 盛希僑威懾滾算商
第八十五回 巫翠姐忤言沖姑 王象藎侃論勸主
第八十六回 譚紹衣寓書發鄞縣 盛希僑快論阻荊州
第八十七回 譚紹聞父子并試 巫翠姐婆媳重團
第八十八回 譚紹衣升任開歸道 梅克仁傷心碧草軒
第八十九回 譚觀察叔侄真誼 張秀才兄弟至情
第九十回 譚紹衣命題含孝思 程嵩淑觀書申正論
第九十一回 兩文武南縣拿邪教 五生童道署領花紅
第九十二回 王象藎報主獻忠謀 盧學臺為國正文體
第九十三回 季刺史午夜籌荒政 譚觀察斜陽讀墓碑
第九十四回 赴公筵督學論官箴 會族弟監司述家法
第九十五回 盛希僑開樓發藏板 譚紹聞入闈中副車
第九十六回 閻楷謀房開書肆 王中掘地得窖金
第九十七回 重書賈蘇霖臣贈字 表義仆張類村遞呈
第九十八回 王象藎醫子得奇方 盛希僑愛弟托良友
第九十九回 王隆吉怡親慶雙壽 夏逢若犯科遣極邊
**百回 盛希瑗觸忿邯鄲縣 婁厚存探古趙州橋
**百一回 書經房冤鬼拾卷 國子監胞兄送金
**百二回 王象藎赴京望少主 譚紹衣召見授兵權
**百三回 譚念修籌兵煙火架 王都堂破敵普陀山
**百四回 譚紹聞面君得恩旨 盛希瑗餞友贈良言
**百五回 譚念修愛母偎病榻 王象藎擇婿得東床
**百六回 一品官九重受命 兩姓好千里來會
**百七回 薛全淑洞房花燭 譚簣初金榜題名
附錄
馮序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歧路燈 節選
《歧路燈》內容簡介:古有“四大奇書”之目:日盲左,日屈騷,日漆莊,日腐遷。迨于后世,則坊傭襲“四大奇書”之名,而以《三國志》、《水滸》、《西游》、《金瓶梅》冒之。嗚呼。果奇也乎哉!《三國志》者,即陳承祚之書而演為稗官者也。承祚以蜀而仕于魏,而所當之時,固帝魏寇蜀之日也。壽本左袒于劉,而不得不尊夫曹,其言不無閃灼于其間。再轉而為演義,徒便于市兒之覽,則愈失其本來面目矣。即如孔明,三國時**人也。日“澹泊”,日“寧靜”,是固具圣學本領者。《出師表》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終托臣以大事。”此即臨事而懼之心傳也。而演義則曰:“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不幾成弋陽耶?亡友郟城郭武德曰:“幼學不可閱坊問《三國志》。一為所溷,則再讀承祚之所志,魚目與珠無別矣。”淮南盜宋江三十六人肆暴行虐,張叔夜擒獲之。而稗說加以“替天行道”字樣,鄉曲間無識惡少仿而行之,今之順刀手等會是也。流毒草野,禍釀國家,然則三世皆啞之孽報,豈足以蔽其教猱升木之余辜也哉!《金瓶》一書,誨淫之書也。亡友張揖東曰:“此不過道其事之所曾經,與其意之所欲試耳。”而三家村冬烘學究,動曰:“此左國史遷之文也。”余謂,不通左史,何能讀此?既通左史,何必讀此!況老子云:“童子無知而朘舉。”此不過驅幼學于天札,而速之以《蒿里》歌耳。至于《西游》,乃演陳玄奘西域取經一事,幻而張之耳。玄奘河南偃師人。當隋大業年間。從估客而西,迨歸當太宗時。僧臘五十六,葬于偃師之白鹿原。安所得捷如猿猱、癡若豚豕之徒,而消魔掃障耶?惑世誣民,佛法所以肇于漢而沸于唐也。
余嘗謂唐人小說、元人院本為后世風俗大蠱。偶闕里孔云亭《桃花扇》,豐潤董恒巖《芝龕記》,以及近今周韻亭之《憫烈記》,喟然曰:“吾故謂填詞家當有是也。借科諢排場間寫出忠孝節烈,而善者自卓千古,丑者難保一身;使人讀之為軒然笑,為潸然淚,即樵夫牧子,廚嫗爨婢,感動于不容己。以視王實甫《西廂》、阮圓海《燕子箋》等出,皆桑濮也,詎可暫注目哉!”
因仿此意為撰《歧路燈》一冊,田父所樂觀,閨閣所愿聞。子朱子曰:“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友人常謂于彝常倫類間,煞有發明。蓋閱三十歲以逮于今而始成書。前半筆意綿密;中以舟車海內,輟筆者二十年;后半筆意不逮前茅,識者諒我桑榆可也。空中樓閣,毫無依傍;至于姓氏,或與海內賢達偶爾雷同,并非影射。若謂有心含沙,自應墮入拔舌地獄。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歧路燈 相關資料
話說人生在世,不過是成立、覆敗兩端,而成立、覆敗之由,全在少年時候分路。大抵成立之人,姿稟必敦厚,氣質必安詳,自幼家教嚴謹,往來的親戚、結伴的學徒,都是些正經人家、恂謹子弟。譬如樹之根柢本來深厚,再加些滋灌培植,后來自會發榮暢茂。若是覆敗之人,聰明早是浮薄的,氣質先是輕飄的,聽得父兄之訓,便似以水澆石,一毫兒也不入;遇見正經老成前輩,便似坐了針氈,一刻也忍受不來;遇著一班狐朋狗黨,好與往來,將來必弄的一敗涂地,毫無救醫。所以古人留下兩句說話:“成立之難如登天,覆敗之易如燎毛。”言者痛心,聞者自應刻骨。其實,父兄之痛心者,個個皆然;子弟之刻骨者,寥寥罕覯。——我今為甚講此一段話說?只因有一家極有根柢人家,祖、父都是老成典型,生出了一個極聰明的子弟。他家家教真是嚴密齊備,偏是他這位公郎,只少了“遵守”兩個字,后來結交一干匪類,東扯西撈,果然弄的家敗人亡,上天無路,人地無門。多虧他是個正經有來頭的門戶,還有本族人提拔他;也虧他良心尚未喪盡,自己還得些“恥”字、“悔”字的力量,改志換骨,后來也還到了好處。要之,也把貧苦熬煎受夠了。
這話出于何處?出于河南開封府祥符縣蕭墻街。這人姓譚,祖上原是江南丹徒人。宣德年間有個進士叫譚永言,做了河南靈寶縣知縣,不幸卒于官署,公子幼小,不能扶柩歸里。多蒙一個幕友,是浙江山陰紹興人,姓蘇名簠簋,表字松亭,是個有學問、有義氣的朋友。一力擔承,攜夫人、公子到了祥符,即將靈寶公薄薄的宦囊,替公子置產買田,分毫不染;即葬靈寶公于西門外一個大寺之后,刊碑豎坊。因此,譚姓遂寄籍開祥。這也是主賓在署交好,生死不負。又向別處另理硯田,時常到省城照應公子。這公子取名一個字叫譚孚,是最長厚的。孚生向葵。向葵生誦。誦生一子名喚譚忠弼,表字孝移,別號介軒。忠弼以上四世,俱是書香相繼,列名膠庠。
到了譚忠弼,十八歲人祥符庠,二十一歲食餼,三十一歲選拔貢生。為人端方耿直,學問醇正。下了幾次鄉場,屢蒙房薦,偏為額限所遺。這譚孝移也就漸輟舉業,專一在家料理,惟作詩會文,依舊留心。相處了幾個朋友,一個叫婁昭,字潛齋,府學秀才;一個叫孔述經,字耘軒,嘉靖乙酉副車;一個縣學秀才叫程希明,字嵩淑;一個蘇霈,字霖臣;一個張維城,字類村。俱是祥符優等秀才,都是些極正經有學業的朋友。花晨月夕,或作詩,或作文,或小飲,每月也有三四遭兒。一時同城朋友,也還有相會的,惟此數人尤為相厚。至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