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滲透式幼小銜接課程:科學 藝術(教師用書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017410
- 條形碼:9787811017410 ; 978-7-81101-74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滲透式幼小銜接課程:科學 藝術(教師用書上) 本書特色
幼小銜接是一個特殊的教育階段,也是廣大家長特別關注的一個教育階段。本課程旨在為即將進入小學的幼兒提供整體教育方案,堅持以領域為主線、以話題為輔助的課程。 本書為《科學·藝術》教師用書上冊,主要分科學和藝術兩個領域,分別包含科學、數學、音樂、美術四個模塊。科學部分主要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事物的數量、形狀、時間及空間等現象,培養幼兒學習和應用數學概念及技能的興趣。學習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操作、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能,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解決問題能力。藝術部分初步學習多種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運用造型、色彩、構圖、節奏、旋律等藝術語言表現自我和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審美表現和創造能力,體驗藝術活動創造的樂趣。
滲透式幼小銜接課程:科學 藝術(教師用書上) 內容簡介
幼小銜接是一個特殊的教育階段,也是廣大家長特別關注的一個教育階段。本課程旨在為即將進入小學的幼兒提供整體教育方案,堅持以領域為主線、以話題為輔助的課程。 本書為《科學·藝術》教師用書上冊,主要分科學和藝術兩個領域,分別包含科學、數學、音樂、美術四個模塊。科學部分主要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事物的數量、形狀、時間及空間等現象,培養幼兒學習和應用數學概念及技能的興趣。學習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操作、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能,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解決問題能力。藝術部分初步學習多種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運用造型、色彩、構圖、節奏、旋律等藝術語言表現自我和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審美表現和創造能力,體驗藝術活動創造的樂趣。
滲透式幼小銜接課程:科學 藝術(教師用書上) 目錄
領域目標
數學
1.玩具多又多
2.看數拍手
3.圖形分類
4.杯子分類
5.文具朋友多
6.做比5少的點子
7.認識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8.找圖形
9.新玩具
10.好吃的燒餅
11.認識正方形與長方形
12.變換形狀
13.串紙環
14.聽口令排隊
15.民族娃娃大聯歡
16.數卡排隊
17.哪種水果多
18.找朋友
19.民族特產大統計
20.受歡迎的水果
21.小朋友愛鍛煉
22.誰的玩具*多
23.樹葉飄呀飄
24.幾比9少
25.梯形世界
26.變梯形
27.相鄰的數朋友
28.我的朋友在哪里
29.點子娃娃去散步
30.有趣的車牌號碼
31.上上下下的電梯
32.紅綠燈
33.分樹葉
34.撲克牌分類
35.圖形分類計數
36.拼圖形
37.量量黃瓜、絲瓜有多長
38.小腳真能干
39.動物運動會
40.找座位
41.拼圖形
42.學拼圖
43.運動場上
44.夾夾子
45.樹葉帽
46.做相框
47.小動物來排隊
48.看電影
49.數玩具
50.數椅子
51.整理衣柜
52.各種各樣的筆
53.種子排隊
54.抱大樹
55.撒瓜子
56.猜花片
57.我又長大一歲了
58.我是小小統計員
59.分果子
60.碰球
61.新年年歷
62.各種節日在哪一天
63.分豆子
64.分包菜
65.學習解答口報應用題
66.我會答問題
67.新年要來了
68.音樂瓶
69.學習描述加法應用題
70.食品店
71.學習描述減法應用題
72.玩具店
科學
1.鏡子里的我
2.蒙眼游戲
3.拆裝萬花筒
4.有趣的動畫片
5.我的樹
6.各種各樣的聲音
7.樂音與噪音
8.紙杯電話
9.倒立的小丑
10.哪里有水
11.污水到哪里去了
12.雨的形成
13.認識寒暑表
14.一天中的氣溫變化
15.認識泥土
16.太陽是我們的好朋友
17.太空的奧秘
18.小陀螺
19.植物的為什么
20.有趣的根
21.各種各樣的莖
22.怎樣采集種子
23.種子的旅行
24.做樹葉標本
25.常綠樹與落葉樹
26.好吃的果實
27.多種多樣的木制品
28.冬天來了
29.我喜歡的動物
30.水中的動物
31.摩擦起電
32.動物的家
33.動物怎樣覓食
34.動物怎樣保護自己
35.動物怎樣過冬
36.冬天的取嚼用縣
【備選活動】
1.聞一聞
2.嘗一嘗
3.會變化的月亮
4.四大發明
5.收芝麻
6.豐收啦
7.恐龍的秘密
8.下雪了
藝術
領域目標
音樂
1.笑一個吧(歌唱)
2.找朋友(邀請舞)
3.老師,您早(欣賞)
4.禮貌歌(歌唱)
5.花好月圓(打擊樂)
6.開鎖(韻律)
7.拉拉鉤(歌唱)
8.問候舞(集體舞)
9.拉特斯基進行曲(打擊樂)
10.國旗國旗紅紅的哩(歌唱)
11.龍的傳人(欣賞)
12.大中國(一)(韻律)
13.大中國(二)(打擊樂)
14.夸家鄉(韻律)
15.包餃子(韻律)
16.戲說臉譜(歌唱)
17.茉莉花(一)(欣賞)
18.茉莉花(二)(打擊樂)
19.秋天多么美(歌唱)
20.郊游(打擊樂)
21.逛公園(韻律)
22.拍大麥(打擊樂)
23.秋風是個淘氣包(歌唱)
24.蘋果豐收(韻律)
25.爺爺為我打月餅(歌唱)
26.恰恰舞(韻律)
27.喜慶秧歌(韻律)
28.冬(歌唱)
29.殺雞宰鴨(韻律)
30.蹦蹦跳跳身體好(歌唱)
31.堆雪人(韻律)
32.滑雪歌(歌唱)
33.鬧新春(韻律)
34.紅手絹(韻律)
35.過新年(打擊樂)
36.鈴兒晌叮當(韻律)
美術
1.說唱陶俑(欣賞)
2.可愛的泥娃娃(泥工)
3.笑得露出牙齒的臉(繪畫)
4.我的好朋友(繪畫)
5.愛鍛煉的老奶奶(繪畫)
6.滿臉皺紋的老爺爺(繪畫)
7.我和爸爸媽媽(繪畫)
8.老鷹抓小雞(繪畫)
9.我們在唱歌(繪畫)
10.唐裝(欣賞
11.盤扣(欣賞、手工)
12.少數民族服裝(欣賞)
13.我設計的服裝(繪畫、手工)
14.天安門(欣賞)
15.福建土樓(欣賞)
16.我們的幼兒園(繪畫)
17.我的家(繪畫)
18.我家周圍的環境(繪畫)
19.未來的城市(合作組畫)
20.長滿樹葉的梧桐樹(繪畫)
21.樹葉里的花紋(繪畫)
22.一地的樹葉(繪畫)
23.烏鴉群飛的麥田(欣賞)
24.秋色勝似春(欣賞、繪畫)
25.蝦(欣賞)
26.絲瓜(欣賞、繪畫)
27.菊花(繪畫)
28.秋風吹下紅雨來(欣賞)
29.茄子與辣椒(繪畫)
30.下雨天(繪畫)
31.雪中獵人(欣賞、繪畫)
32.溜冰的人(繪畫)
33.我在堆雪人(繪畫)
34.圣誕老人(手工)
35.放鞭炮(繪畫)
36.拉花(手工)
【備選活動】
1.我見過的寶塔(制作)
2.各種各樣的餃子(泥工)
附錄 話題——領域結構表
后記
滲透式幼小銜接課程:科學 藝術(教師用書上) 節選
科學
數學
3 圖形分類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形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學習用數字與標記記錄分類的結果。
3.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圖形片若干
2.幼兒用書不干膠貼紙(一)、第2~3頁,筆。
活動過程
1.認識并比較各種圖形片的不同。
出示圖形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里有哪些圖形?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2.請幼兒給圖形片分類。
出示兩個分類格,提出問題。
教師:如果將這些圖形片分別擺放在兩個格子里,你會怎樣放呢?為什么?
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怎樣才能讓別人知道這兩個格子里分別放了什么樣的圖形片?每種圖形片各有幾個呢?
引導幼兒運用圖形標記和數字來表示自己的分類標準及每種圖形片的數量。
引導幼兒交流、分享。
個別展示幼兒的記錄單,并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類標準及分類的結果。
請幼兒再次給圖形片分類,要求這次分類使用的標準與上次不一樣,并將分類的標準和結果直接記錄在橫線上。
請幼兒介紹新的分類標準。
引導幼兒集體驗證有關分類標準與記錄是否正確。
4.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第2--3頁的練習。
分圖形。
教師:盤中有幾種圖形?它們有什么不一樣?請你把一樣的圖形放在同一個大方框里
并用不干膠貼紙(一)上圖形表示,*后,用相應的標記和數字在小方框中記錄分類的標準和圖形的數量。
教師:請小朋友再想想,除了上面的分法,你還有什么分法?請將不干膠貼紙(一)上圖形
貼在大方框里,*后,用相應的標記和數字在小方框中記錄分類的標準和圖形的數量。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