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Java程序設計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062313
- 條形碼:9787307062313 ; 978-7-307-06231-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Java程序設計教程 內容簡介
本教材的基礎篇中全面、系統地介紹了Java語言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基本語法、編程環境與方法,Java語言面向對象基礎知識和面向對象高級程序設計,以及Java GUI程序設計、Java Applet程序設計、Java標準類庫、集合操作。高級篇中介紹了Java語言的異常處理技術、多線程技術、輸入輸出技術、網絡編程技術、JDBC與數據庫訪問技術和JavaBean組件技術等內容。
本教材基于Java SE 5.0編寫,內容新穎,力求重點突出,層次清晰,通俗易懂,例題豐富,方便教學。本書各章備有習題和上機實驗指導,以檢驗讀者的學習情況,有助于讀者掌握教材中的主要內容。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和電子商務等專業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廣大計算機愛好者自學Java語言的參考書。
Java程序設計教程 目錄
1.1 Java語言的發展簡史
1.2 Java語言的特點及優勢
1.3 Java虛擬機
1.4 Java運行時環境與開發環境
1.4.1 JDK 5.0的下載安裝與環境變量設置
1.4.2 JDK 5.0的幫助文件
1.4.3 JDK 5.0的常用命令
1.5 簡單Java程序設計
1.5.1 Java Application程序
1.5.2 Java Applet程序
1.5.3 Servlet程序
1.5.4 JSP程序
1.5.5 Java EE程序
1.6 Java集成開發環境
1.6.1 NetBeans
1.6.2 Eclipse
1.6.3 JBuilder
1.6.4 JCreator
1.6.5 BlueJ
1.6.6 其他編輯工具
1.7 Java的編碼規范
1.7.1 命名規范
1.7.2 注釋規范
1.7.3 代碼規范
習題一
實驗一 Java開發環境與簡單Java程序設計
第2章 Java語言基礎
2.1 標識符
2.2 基本數據類型
2.2.1 數據類型
2.2.2 常量和變量
2.3 運算符與表達式
2.3.1 運算符及其分類
2.3.2 運算符的優先級
2.3.3 表達式
2.3.4 語句
2.4 程序流程控制
2.4.1 概述
2.4.2 分支語句
2.4.3 循環語句
2.4.4 跳轉語句
2.5 數組
2.5.1 一維數組
……
第3章 Java語言面向對象基礎
第4章 Java語言面向對象高級程序設計
第5章 Java標準類庫
第6章 Java GUI程序設計
第7章 Java Applet及其應用
第8章 Java異常處理技術
第9章 Java多線程技術
第10章 Java輸入輸出技術
第11章 網絡編程技術
第12章 JDBC與數據庫訪問技術
第13章 JavaBean組件技術
參考文獻
Java程序設計教程 節選
第3章 Java語言面向對象基礎
【本章要點】
1.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主要包括抽象、類、對象、封裝、繼承、多態、消息通信、接口和包等概念。
2.UML基礎知識,主要包括類圖、對象圖、用例圖、時序圖、協作圖、狀態圖、包圖、組件圖和部署圖共九種圖,泛化關系、依賴關系、實現關系、關聯關系和聚集關系共五種關系。
3.Java類的定義、對象的創建與清除。
4.類變量和實例變量,類方法與實例方法的聲明與使用。
5.類包的創建、引入與運行。
3.1面向對象基礎
3.1.1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
面向對象(Object Oriented,OO)方法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后期出現的Simula-67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它首次引入了類和對象的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迅速發展成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它已成為軟件開發的首選范型,當前面向對象技術已成為*好的軟件開發技術。面向對象方法是指采用對象、類和繼承等機制,并以消息傳遞實現對象之間通信的現代軟件開發方法,可概括為:
面向對象(OO)=對象(objects)+類(Classes)+繼承(Inheritance)+多態(Polymorphism)+消息通信(Communication with Messages)
面向對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人類習慣的思維方式,將客觀世界的實體抽象為問題域中的對象(Object),每個對象封裝了數據及其操作,軟件即相互協作而又彼此獨立的對象集合,并力求使解空間對象與問題域對象一致。
面向對象方法的四個基本要素:①萬物皆為對象:指客觀世界由各種對象組成,而復雜的對象可由比較簡單的對象以某種方式組合而成。②按照對象分類:指將所有對象都劃分成各種類(Class),每個類都定義了一組數據和一組方法。⑨支持類的繼承:指按照子類(派生類)與父類(基類)的關系,把若干個類組成一個層次結構的系統(類樹)。④采用消息通信:指對象彼此之間僅能通過傳遞消息互相聯系。
面向對象方法的優勢:①與人類習慣的思維方法一致;②穩定性好;⑨可重用性好:④可維護性好;⑤適合于大型軟件開發。
……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