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0876554
- 條形碼:9787800876554 ; 978-7-80087-65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是蒙臺梭利博士在美國傳授蒙臺梭利方法期間,應無數對她的方法感興趣的父母和教師的要求而寫作的一本操作性手冊。該手冊向人們傳授了“兒童之家”所運用的教具和技術,以及如何為孩子們提供一個進行“自我教育”的環境。從蒙臺梭利創辦**所“兒童之家”至今,所有蒙臺梭利教室的教具都十分統一。蒙臺梭利博士在本書中傳授了如何教學前兒童使用這些教具,以刺激其觀察力、認識力和判斷力的發育。蒙臺梭利博士強調,對每個孩子的方法是不同的,成人的作用應該是引導孩子自己去試驗,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他們自己在學習中冒必要的風險。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指南) 目錄
英文版前言
1、蒙臺梭利系統的發現與發展
2、由觀察發展出來的方法
3、新式教育
4、我們的“兒童之家”
5、“兒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6、運動神經培養
7、感知培養
8、語言及對世界的認識
9、自由
10、書寫
11、識譜
12、算術
13、精神道德因素
14、蒙臺梭利教育大綱
15、蒙臺梭利老師的條件
16、教師的準備工作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指南) 節選
近些年來,兒童的生活條件有了非常顯著改善。任何文明國家,尤其是英國,都有統計表明:嬰幼兒的夭折率在不斷下降。
與這種嬰幼兒夭折率下降相關的是兒童身體發育條件的改善,現代兒童的身體更健康,體格更健壯。正是科學的傳播和普及給我們帶來了如此顯著的益處。母親們逐漸接受了現代衛生學要求的條條框框,并把它們實際應用于撫養孩子的實踐中。很多新的社會機構也雨后春筍般地建立起來,并進一步得到完善,它們的宗旨就是為處于身體發育階段的兒童提供幫助和保護。
這樣,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種族就誕生了,他們身體發育更好,體格更加健壯,而且能夠抵抗各種逐漸加劇的疾病侵襲。
科學怎么能產生這樣的效果?科學只給我們提出了一些非常簡單的準則,這些準則能讓孩子盡可能地恢復正常生活,保證身體各種機能的運行有一個正常的秩序和一個指導性的規律。比如,科學提倡了母乳喂養,廢除了襁褓的使用,提倡給孩子洗浴,建議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和運動,提倡給孩子穿著樸素簡短的衣服,保證孩子充足和安穩的睡眠。這些科學準則還告訴我們,孩子的食量要合理地適應其生理需求。
然而,科學還是未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全新的改變。母親們還是忙不迭地照料著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依然由她們給穿衣,一如以前那樣吃喝,那樣生活。
我的論點就是,同樣的身體行為,如果是盲目地、毫無秩序地進行,就會導致疾病和死亡;如果是有秩序地、合理地進行,就會給人以力量和生氣。
也許科學的*大進步就是讓我們誤以為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任何事。
我們只需仔細掂量并思考一下:我們的孩子難道只是那個在我們的照料下成長和發育得如此健壯的小小軀殼嗎?他們的命運難道就僅僅滿足于有一個健康的軀體?
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豢養的小動物的命運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只是我們吃得好一些,甚至可以吃我們豢養的動物。
顯然,人類的命運遠不止如此,照料孩子所涵蓋的范圍比生理衛生學涉及的范圍要廣得多。給孩子洗澡、用嬰兒車帶孩子到公園里去等等,這些并不能說我們就是履行了一個“人類母親”的使命。雞媽媽將自己的小雞聚集在一起玩耍,貓媽媽用舌頭舔自己的小貓,慷慨地給它們溫柔的照顧和呵護,這些與人類母親所給予自己孩子的照料是完全一樣的。
這樣不行,如果人類母親對孩子的照顧僅限于此的話,那她的心思就白費了,她會感覺自己內心一個更高的渴望被抑制了,而她還是一位人類的母親!
孩子的成長不僅在身體上,更在于精神上,母親渴望了解自己心愛的孩子神秘的精神成長之旅,看他慢慢成為一個“全人”。
顯然,科學并沒有停止其發展步伐,相反,它只是剛剛邁出了前行的**步,因為迄今為止,科學還停留在只是關注人們身體的健康成長階段。無論如何,它必須繼續向前發展,發揚它以前努力改善孩子健康狀況和拯救孩子生命這一積極探索的精神,它未來的使命是加強孩子的思想生活,并使其從中受益,思想生活才是真正的人類生活。本著同樣的積極探索精神,科學還將指引智慧、性格和那些隱藏于奇異的人類精神胚胎中的潛在創造力的發展。
由于孩子的身體必須從外部環境中獲取食物和氧氣,所以,為了完成這一偉大的生理工程,即成長工程,精神也必須從外部環境汲取由它自身“成長規律”決定的發展所需要的養料。我們不能否認成長現象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骨骼的堅固、整個身體的成長、大腦細微構造的完善和牙齒的形成等所有這些都是生理器官的真實勞動,同樣也是器官在發育期間所經歷的必要轉化。
這些努力與人類在所謂的外部勞動,也就是在“社會生產”中所做的向前推進大不相同,這種“社會生產”可以是在人類進行學習的學校中,也可以是在人類通過自己的智力勞動創造財富和改變自己周圍環境的社會中。
然而,說它們都是“勞動”這也不對。其實,在*重大的幾個生理發育過程中,器官至少能夠執行某些外部任務,有時還能完成程度過高、難度過大以至超出個人負擔能力的成長任務,例如過度的勞累損傷,單就這一個原因就可以讓人精疲力竭甚至枯萎死亡。
人總能通過利用他人的勞動來避免“外部勞動”,但人絕不可能逃避自己內心的思想勞動。除了大自然強加的生和死,每個人都必須親自完成自己的思想勞動。這種艱難的、不可避免的勞動是“兒童的勞動”。
我們說小孩子應該多休息,指的只是勞動問題中的一個方面。我們的意思是說,孩子不要把精力都花在那些能夠看得見的、并且單靠他們微薄的力量對自己或他人都不能帶來有益貢獻的外部勞動上。
因此,我們這些主張也不是絕對的。實際上,孩子也不是在休息,他是在進行一種神秘的思想勞動,以完成“自我形成”的目的。他在為成為一個人而勞動,要長大成人,單是身材長大是不夠的,還必須確立具備本質的運動神經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并且智力的發育也要達到一定的程度。
孩子需要具備的功能分成兩類:
1.運動神經系統功能。通過這種功能,孩子可以獲得平衡力,學會走路和協調肢體的動作。
2.感覺功能。通過這種功能,孩子可以感受他周圍的環境,通過對其不斷的觀察、比較和評價,為自己的智力發育打下基礎。
……
書摘
近些年來,兒童的生活條件有了非常顯著改善。任何文明國家,尤其是英國,都有統計表明:嬰幼兒的夭折率在不斷下降。
與這種嬰幼兒夭折率下降相關的是兒童身體發育條件的改善,現代兒童的身體更健康,體格更健壯。正是科學的傳播和普及給我們帶來了如此顯著的益處。母親們逐漸接受了現代衛生學要求的條條框框,并把它們實際應用于撫養孩子的實踐中。很多新的社會機構也雨后春筍般地建立起來,并進一步得到完善,它們的宗旨就是為處于身體發育階段的兒童提供幫助和保護。
這樣,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種族就誕生了,他們身體發育更好,體格更加健壯,而且能夠抵抗各種逐漸加劇的疾病侵襲。
科學怎么能產生這樣的效果?科學只給我們提出了一些非常簡單的準則,這些準則能讓孩子盡可能地恢復正常生活,保證身體各種機能的運行有一個正常的秩序和一個指導性的規律。比如,科學提倡了母乳喂養,廢除了襁褓的使用,提倡給孩子洗浴,建議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和運動,提倡給孩子穿著樸素簡短的衣服,保證孩子充足和安穩的睡眠。這些科學準則還告訴我們,孩子的食量要合理地適應其生理需求。
然而,科學還是未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全新的改變。母親們還是忙不迭地照料著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依然由她們給穿衣,一如以前那樣吃喝,那樣生活。
我的論點就是,同樣的身體行為,如果是盲目地、毫無秩序地進行,就會導致疾病和死亡;如果是有秩序地、合理地進行,就會給人以力量和生氣。
也許科學的*大進步就是讓我們誤以為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任何事。
我們只需仔細掂量并思考一下:我們的孩子難道只是那個在我們的照料下成長和發育得如此健壯的小小軀殼嗎?他們的命運難道就僅僅滿足于有一個健康的軀體?
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豢養的小動物的命運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只是我們吃得好一些,甚至可以吃我們豢養的動物。
顯然,人類的命運遠不止如此,照料孩子所涵蓋的范圍比生理衛生學涉及的范圍要廣得多。給孩子洗澡、用嬰兒車帶孩子到公園里去等等,這些并不能說我們就是履行了一個“人類母親”的使命。雞媽媽將自己的小雞聚集在一起玩耍,貓媽媽用舌頭舔自己的小貓,慷慨地給它們溫柔的照顧和呵護,這些與人類母親所給予自己孩子的照料是完全一樣的。
這樣不行,如果人類母親對孩子的照顧僅限于此的話,那她的心思就白費了,她會感覺自己內心一個更高的渴望被抑制了,而她還是一位人類的母親!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指南) 相關資料
譯者序
瑪利亞·蒙臺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和醫生。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納地區。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于羅馬大學畢業后,在本校附屬精神病院作臨床助手,致力于弱智兒童教育的研究,后成為弱智兒童學校的主任教師。沒過多久,蒙臺梭利又進羅馬大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并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她在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對世界教育帶來革命性變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贏得了各國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評價,如英國教育家贊譽她是“20世紀贏得世界承認的、給科學帶來進步的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認為,“當代討論學前教育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臺梭利體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國教育家更是不吝溢美之詞,“在教育史上能像蒙臺梭利這般舉目眾知的教育家并不多見。在短期內能夠超越國界、世界觀、宗教上的差異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論,除了蒙臺梭利教育之外,別無他選。”從蒙臺梭利成名至今,世界各國的孩子已經和正在通過她的著作所傳播的理念,接受著與傳統教育完全不同的自主教育。迄今為止,蒙臺梭利的著作已被譯成37個國家的文字,.在世界許多國家都成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設立了蒙臺梭利培訓機構,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多個國家。在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的中國,以她的思想為基礎創立的蒙臺梭利嬰幼兒班和學前班,也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幼兒園的青睞。
蒙臺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響整個世界的教育體系,關鍵在于她在總結盧梭、裴斯泰格齊、福祿貝爾等人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兒童觀念。她認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揮,使其按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為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為人來對待。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塊;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展著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師和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和研究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發現“童年的秘密”;熱愛兒童,尊重兒童的個性,促進兒童的智力、精神、身體與個性自然發展。她還利用第一手觀察資料和“兒童之家”的實驗,提出了一系列有關兒童發展的規律。
兒童發展有一個“胚胎期”。即人有生理和心理兩個胚胎期,其中心理胚胎期是人類特有的,新生兒期就是這個胚胎期的
開始,它是兒童通過無意識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種心理活動能力的時期。成人應專門設置能滿足兒童各種內在需要的環境,以盡量排除不利于生命力成長的各種不利因素。
兒童發展有一個敏感期。“正是這種敏感性,使兒童以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接觸外部世界。在這一時期,他們能輕松地學會每樣事情,對一切都充滿著活力和激情”。她還通過觀察,總結出兒童所具有的各種敏感期,以此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引導和幫助的參考,促進幼兒的心理正常發展,以免延誤時機,給兒童的心理發展造成障礙。
……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指南) 作者簡介
瑪利亞· 蒙臺梭利,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納地區,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辦者。她在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被譯成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蒙臺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她的傳記被列入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20世紀贏得世界公認的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贊譽道:“當代討論學前教育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臺梭利體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國教育家這樣評論:“在教育史上,能像蒙臺梭利教育法如此舉世矚目的并不多見”。在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的中國,以她的思想為基礎創立的蒙臺梭利嬰幼兒早期教育班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