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網絡教程(第二版)高等學校21世紀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7115147094
- 條形碼:9787115147097 ; 978-7-115-1470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網絡教程(第二版)高等學校21世紀教材 本書特色
《計算機網絡教程》是“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規劃教材”之一,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計算機網絡教程(第二版)高等學校21世紀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11章,以tcp/ip體系的核心協議,介紹了因特網概述、計算機網絡的協議與體系結構、物理層、點對點的數據鏈路層、局域網、廣域網、網絡互連(這是重點)、運輸層、應用層、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各章均附有習題。此外,還有三個附錄,即部分習題的答案、參考文獻與網址以及對進行計算機網絡實驗的一些建議。
本書的特點是強調基本原理、概念準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并茂。既考慮到教材內容應相對成熟,又保持內容具有一定的先進性。本書可供理工科大學的本科生和從事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計算機網絡教程(第二版)高等學校21世紀教材 目錄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網概述
1.2.1 網絡的網絡
1.2.2 因特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1.2.3 因特網的標準化工作
1.3 因特網的組成
1.3.1 因特網的邊緣部分
1.3.2 因特網的核心部分
1.4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1.5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5.1 計算機網絡的不同定義
1.5.2 計算機網絡的幾種不同分類方法
1.6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性能指標
1.6.1 帶寬
1.6.2 時延
1.6.3 時延帶寬積和往返時延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網絡的協議與體系結構
2.1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2.2 協議與劃分層次
2.3 具有五層協議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2.4 tcp/ip的體系結構
習題
第3章 物理層
3.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3.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3.2.1 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3.2.2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3.2.3 信道的*高碼元傳輸速率
3.2.4 信道的極限信息傳輸速率
3.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3.3.1 導向傳輸媒體
3.3.2 非導向傳輸媒體
3.4 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
3.4.1 模擬傳輸系統
3.4.2 調制解調器
3.4.3 數字傳輸系統
3.5 信道復用技術
3.5.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
3.5.2 波分復用
3.5.3 碼分復用
3.6 同步光纖網sonet和同步數字系列sdh
3.7 物理層標準舉例——eia-232接口標準
3.8 寬帶接入技術
3.8.1 xdsl技術
3.8.2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網)
3.8.3 fttx技術
習題
第4章 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4.1 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
4.1.1 數據鏈路層的簡單模型
4.1.2 鏈路和數據鏈路
4.2 三個基本問題
4.2.1 幀定界
4.2.2 透明傳輸
4.2.3 差錯檢測
4.3 點對點協議ppp
4.3.1 ppp協議的特點
4.3.2 ppp協議的幀格式
4.3.3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4.4 hdlc協議
習題
第5章 局域網
5.1 局域網概述
5.2 傳統以太網
5.2.1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5.2.2 使用集線器的星型拓撲
5.2.3 以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5.3 以太網的mac層
5.3.1 mac層的硬件地址
5.3.2 以太網v2的mac幀格式
5.4 擴展的局域網
5.4.1 在物理層擴展局域網
5.4.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局域網
5.4.3 虛擬局域網
5.5 高速以太網
5.5.1 100base-t以太網
5.5.2 吉比特以太網
5.5.3 10吉比特以太網
5.5.4 以太網接入
5.6 無線局域網
5.6.1 無線局域網的組成
5.6.2 802.11標準中的mac層
5.6.3 其他無線計算機網絡
習題
第6章 廣域網
6.1 廣域網的基本概念
6.1.1 廣域網的構成
6.1.2 數據報和虛電路
6.2 廣域網中的分組轉發機制
6.2.1 在結點交換機中查找轉發表
6.2.2 路由表的簡化
6.3 異步傳遞方式atm
6.3.1 atm的基本概念
6.3.2 atm的協議參考模型和信元結構
6.3.3 atm的邏輯連接機制
6.4 其他廣域網
6.4.1 x.25分組交換網
6.4.2 幀中繼fr
習題
第7章 網絡互連
7.1 網絡互連概述
7.1.1 路由器的作用和組成
7.1.2 ip虛擬網
7.2 因特網的網際協議ip
7.2.1 分類ip地址
7.2.2 ip地址與硬件地址
7.2.3 地址解析協議arp和逆地址解析協議rarp
7.2.4 ip數據報的格式
7.2.5 ip層處理數據報的流程
7.3 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
7.3.1 子網的劃分
7.3.2 使用子網時分組的轉發
7.3.3 無分類編址cidr(構造超網)
7.4 因特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7.5 因特網的路由選擇協議
7.5.1 有關路由選擇協議的幾個基本概念
7.5.2 內部網關協議rip
7.5.3 內部網關協議ospf
7.5.4 外部網關協議bgp
7.6 因特網組中的多播
7.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7.6.2 因特網組管理協議igmp
7.6.3 多播路由選擇
7.7 虛擬專用網vpn和網絡地址轉換nat
7.7.1 虛擬專用網vpn
7.7.2 網絡地址轉換nat
7.8 下一代的網際協議ipv6(ipng)
7.8.1 解決ip地址耗盡的措施
7.8.2 ipv6的基本首部格式
7.8.3 ipv6的編址
7.8.4 從ipv4向ipv6過渡
7.8.5 icmpv6
習題
第8章 運輸層
8.1 運輸層協議概述
8.1.1 進程之間的通信
8.1.2 運輸層中的兩個協議
8.1.3 運輸層的端口
8.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8.2.1 udp概述
8.2.2 udp的首部格式
8.3 傳輸控制協議tcp
8.3.1 tcp概述
8.3.2 tcp報文段的首部
8.3.3 tcp的數據編號與確認
8.3.4 tcp的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
8.3.5 tcp的重傳機制
8.3.6 tcp的運輸連接管理
8.3.7 tcp的有限狀態機
習題
第9章 應用層
9.1 域名系統dns
9.1.1 域名系統概述
9.1.2 因特網的域名結構
9.1.3 用域名服務器進行域名解析
9.2 文件傳送協議
9.2.1 概述
9.2.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9.2.3 簡單文件傳送協議tftp
9.3 遠程終端協議telnet
9.4 電子郵件
9.4.1 概述
9.4.2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9.4.3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9.4.4 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
9.4.5 通用因特網郵件擴充mime
9.5 萬維網www
9.5.1 概述
9.5.2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9.5.3 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
9.5.4 萬維網的文檔
9.6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習題
第10章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
10.1 網絡安全問題概述
10.1.1 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安全性威脅
10.1.2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
10.1.3 數據加密的一般模型
10.2 常規密鑰密碼體制
10.2.1 替代密碼與置換密碼
10.2.2 數據加密標準des
10.3 公鑰密碼體制
10.3.1 公鑰密碼體制的特點
10.3.2 rsa公鑰密碼體制
10.3.3 數字簽各
10.4 報文鑒別
10.5 密鑰分配
10.6 鏈路加密與端到端加密
10.6.1 鏈路加密
10.6.2 端到端加密
10.7 防火墻
習題
第11章 結束語
附錄a 部分習題解答
附錄b 參考文獻與網址
附錄c 對網絡實驗的一些建議
計算機網絡教程(第二版)高等學校21世紀教材 作者簡介
謝希仁,教授,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電機系,此后一直在軍事通信院校任教(張家口通信工程學院、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重慶通信兵工程學院、解放軍南京通信工程學院)。1981年任教授,1986年任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的博士生導師。任教近50年,為軍隊和國家高級科技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后被評為全軍和全國優秀教師,以及全軍通信系統有突出貢獻優秀科技人員。他所領導的課題組研制出了我國第一個VSAT衛星通信系統的網控中心及第一個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的網控中心。他是我國分組話音通信的倡導人之一。從1989年至今,他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編著出版了幾種不同版本的《計算機網絡》,有的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十五”、“十一五”國家級重點教材,累計發行百萬冊以上,成為計算機網絡的經典教材之一,曾兩次榮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近年來,他還翻譯和組織翻譯出版了大量國外的經典計算機書籍,總計超過1800萬字。在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1上多次播放的《走進互聯網》已成為受讀者熱烈歡迎的計算機網絡入門講座。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