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易經揭秘:周易的另一種新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142213
- 條形碼:9787802142213 ; 978-7-80214-221-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易經揭秘:周易的另一種新解讀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在借鑒前人和他人同類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文字學、考古學以及歷史學的各項研究成果,對《易經》文本解讀和研究的一次大膽嘗試。書中對《易經》自西周到東漢所經歷的遭際和嬗變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提出了與傳統大異其趣的詮釋,其獨辟蹊徑的思路和結論,對傳統研究具有一定的顛覆性,讀來令人解頤。作為一家之言,《易經揭秘》一書,在百家爭鳴中應當占有一席之地,相信會給廣大《易經》愛好者以參考和啟發。
易經揭秘:周易的另一種新解讀 目錄
《易經》六十四卦釋譯
朝歌羨里章十四篇(含乾卦)
“十年勿用”章二十六篇
南征十二篇
北征十四篇
克殷章(牧野大戰章)十二篇
“三年有賞于大國章十二篇”(行政章)
易經用字詳解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詩經·王風
黍離
君子于役
君子陽陽
揚楊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萬
采葛
大車
丘中有麻
參考資料
附:
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
《周易·系辭》
易經揭秘:周易的另一種新解讀 節選
易》的歷史演變過程
《易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歷來被奉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在中國古典文獻中地位之尊貴名聲之顯赫沒有任何一部典籍能與之相比。春秋時期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晚年喜“易”并作《易傳》,為傳承《易經》這部以“仁”為主線,充滿唯物主義哲學理念,并含納政治、軍事、行政等各個方面的上古時期的百科全書留下了一個兩千多年的《易經》情結,《易經》之夢。在秦漢準確地說是漢代留下的《史記》《漢書》《左傳》《說文》等重要古籍中對《易經》都有涉及,足見其影響之大,根基之深,被奉為“大道之源”并非徒有虛名。
但是《易經》的身份卻被稱作是一部卜筮之書,俗稱“卦書”。這多少與它的尊貴地位有些不太相符。占卜是偶然與必然的概率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奉為至尊的地位毫無疑問它不能體現其價值,只能算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生成的文化,它對社會的影響會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成果的突破逐漸減弱。
多有學者認為《易經》的內容涵蓋的是哲學、政治、軍事、自然科學等多類學科集一身的反映一個歷史時期的綜合性著作,余敦康教授在《易學今昔》中對《周易》的本質做了如下的論述“……卜筮不過是他死的軀殼,哲學才是他的本質,……《周易》是一部科學著作,其蘊涵的科學思維不僅對古代的科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與現代自然科學的基本思想吻合,……《周易》是一部史學著作,其中保存了多方面的古代珍貴史料,特別是反映了殷周之際的歷史變革,……”(《易學今夕》05.6**版)余教授對《周易》,準確地說是對《易經》本質的論述,代表的是易學界,學者的普遍的看法,是金玉之論。
但是《易經》的占卜與它的身份總是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不相符的感覺。尤其是當我們在史書中查看它的來歷的時候,發現有關《易經》與《易傳》的記述疑點頗多相互矛盾,為此有必要對這些疑點和矛盾進行論證進而解開《易經》之謎。
一、《易經》與“八卦”的陰陽理論學說沒有必然聯系。所謂《周易》的卜筮理論是西漢專制的封建皇權為打造“受命于天”的神話。精心為《易經》設計的外套,其目的是掩蓋《易經》中“以民為本。以仁為本”的唯物主義的思想。
認識《易經》離不開中國的傳統文化“八卦”。只有對“八卦”的生成過程及其內涵做深入的解剖才能正確地給《易經》定位,才能揭開《易經》的**層神秘面紗。
“八卦”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傳說為伏羲氏始作,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具有哲學理念的文化遺產。《易傳·系辭下傳》第二章對八卦的起源做了簡要的介紹“古者包棲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觀象于天,俯者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可見上古的初民作八卦伊始就不是空穴來潮,是通過觀察宇宙,觀察人的生存環境,對天象中出現的各種現象:閃電、雷鳴、風、雨,人和人的生存環境,地上能看到的各種事物進行總結歸納的結果,并用八個符號(也可以稱為漢字*早的初文)來表示其含義,它的名稱即是符號也是所指事物,三位一體并無其他附加的表述文字。
“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說的是“八卦”*初的功能是卜筮。方法是,用“草棍”卜筮出天意“用以決疑”。這和今天在體育比賽中采用“抽簽分組,擲幣猜先”沒有區別,是偶然與必然的結果,沒有復雜的理論支持,體現的完全是“天意”。
但是,在《史記》中并沒有關于運用八卦占卜的記錄,只是在留侯世家中記載張良善“八推”。在先秦典籍中也沒有明確運用《易經》占卜的記述。“八卦”與“八推”有沒有關系在學術方面目前沒有論述,也從來沒有引起過注意,但是按照文字演化規律的推斷,這兩個字肯定是有聯系,將在后面詳細的論述。
用八卦的環形排列表示方向和方位,是我們祖先的一大發明。其功能相當于現代的地圖。
系辭下傳第五章“萬物出乎震,東方也。離者也……南方之卦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正北方之卦也,……艮,東北之卦也,……”系辭的作者雖然將乾、坤、坎、震、離、兌、艮、巽與八卦的卜筮功能混為一談,但是他所提供的*重要的信息是方位概念,即我們所見到的文王八卦方位圖,也被稱為后天八卦圖(見圖一)。
現在我們先看看這八個字在殷周時期的含義是什么:
“震”:上邊的“雨”在甲骨文時代(以下同)的本意是“雷”,雷在上古時期的初民心中與閃電一樣有
易經揭秘:周易的另一種新解讀 作者簡介
p>楊德存,男,1950年出生,北京市人。1968年下鄉插隊,1979年返城,并參加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