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宮里有這些規矩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0476334
- 條形碼:9787800476334 ; 978-7-80047-633-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宮里有這些規矩 內容簡介
本書以時間為順序,介紹了皇家的各種規矩。如皇權至上、皇帝即位禮、皇帝辦公禮、皇帝起居禮、皇家生活、宮廷祭祀、朝見皇帝的禮數、宮廷筵宴與膳食、皇室避諱與喪葬禮、居中國而制四夷的天朝外交、朝廷取士與科舉制度、中國古代禮儀等。
宮里有這些規矩 目錄
一 鉞、九鼎、傳國玉璽和受命之寶
二 清帝的二十五寶
三 皇帝的稱呼
皇帝即位禮
一 皇帝登極大典
二 選立皇太子
三 冊封后妃、王子及公主
皇帝辦公禮儀
一 常朝與御門聽政儀
二 監國及攝政禮
三 皇太后聽政與訓政儀
四 午門獻馘
皇帝家居
一 皇城與帝居
二 家國一體的建筑理念
皇帝的起居禮
一 修訂《起居注》
二 皇帝出行儀
三 清代木蘭秋獼
四 皇帝躬耕與皇后桑蠶
皇家生活
一 禮拜太上皇
二 孝侍母后
三 教育皇子
四 皇室婚嫁
五 懲處違規家屬
宮廷祭祀
一 祭祀大禮
二 清代坤寧宮大祭與堂子祭天
三 皇帝祈雨禮
四 宮廷音樂
五 祭禮器與犧牲
朝見皇帝
一 節日慶賀儀
二 藩臣朝見
宮廷筵宴與膳食
一 宮廷筵宴
二 宮中膳食
皇室避諱與喪葬禮
一 避諱制度
二 皇帝喪葬禮
太監與宮女
居中國而制四夷的天朝外交
朝廷取士與科舉制度
中國古代禮儀
一 禮的內涵與功用
二 歷史上的幾次毀禮逆流
三 對王道禮制的渴求與復興青銅文明浪潮
宮里有這些規矩 節選
皇權至上
一 鉞、九鼎、傳國玉璽和受命之寶
在中國4000余年的帝王史上,從早到晚用來指代皇(王)權與王朝法統地位的圣物大致有鉞、九鼎、傳國玉璽和“某某受命之寶”四種。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盛行與變化,反映著以下四個階段性的皇權(王權)思想特征:**階段,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西周初年。中國的政治生活雖已是王權高高凌駕于神權之上,但王權神授的思想仍有較重要的社會影響;第二階段,西周至秦。王權神授的觀念雖已不占主流,但尚有厚重的殘留,此時的國家仍然屬于原生國家形態,即由原始部族發展而來,所以王權擁有者務必要使自己和上古的某位圣人產生出血緣關系.同時用來代表王權的法物也必需是出自古代圣人之手;第三階段,漢至五代諸朝以及遼、金;蕶嗟脕淼姆绞诫m異,但用來顯示王朝法統地位的圣物都是從前朝繼承下來的璽、符等法物;第四階段,宋、明、清三代。分別刻制“大宋受命之寶”、“大明受命之寶”、“大清受命之寶”,標志著皇權的逐漸強化和在絕對的皇權統治下,皇權已超過天命,除武裝奪取政權外,王朝的建立已無需再借助任何神授的詞句。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