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00492
- 條形碼:9787811200492 ; 978-7-81120-049-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研究如何令人長壽、如何提高生命質量的書。作者希望通過閱讀和使用此書,不僅僅能令讀者的生命至少延長5-10年,尤其重要的是,每天的快樂加倍。
作者認為,人類生命的使用周期,使用得當可達100年。而不能使用100年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常規操作錯誤。驗證于當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日益豐富,人們卻漸漸浮躁而迷失方向,陷入對生命的無意義耗費。如何確保生命更長久、而且是更快樂地長久?這正是本書作者著力要解決的問題。
本書中所指的“生命”,既包含了自然生命,也包含了人文生命;既包含了肉體的使用,也包含了“靈魂”的使用。而之所以叫“使用說明書”,作者認為,是因為人生好比一臺電視機或一臺電腦,它的壽命或實際質量,除了“出廠”的質量和設置(與生俱來的先天條件)之外,更多的取決于我們的使用得當與否。因此,本書中,作者通過數據化、圖表化解構人的一生,從生命的構造及其原理、正確使用要領、錯誤使用后果、主要操作技巧這4個方面,闡釋了兩個簡單的規則:如何更合理地“使用”生命,幫助讀者建立更理性、更透徹、更富于智慧的人生理念。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 目錄
**章 生命“構造”及其常規使用
一、追問生命
二、數字化生命
三、舉例說明
四、人生*大無奈
五、生命定義
六、肉身、靈魂及生命長短優劣
七、生命電視機之正確使用
第二章 雷氏“生命偶然定律”
一、追問人生:我是誰?
二、雷氏“生命偶然定律”
第三章 雷氏“生命無奈定律”
一、福分透支定律
二、生命墨菲定律
第二部分 故障維修
第四章 常見故障:生命使用常見錯誤
一、生命透支癥
二、浪費生命的三大科技發明
三、優質人生的九大敵人
第五章 常見故障分析:為何出現使用錯誤
一、總說
二、常見故障診斷和維修
第六章 維修原理:雷氏生命指數
一、幸福指數:幸福舍利子
二、成功指數:臨終反觀思維
三、要務指數:臨終要務思維
四、諍友指數:忠實人生旅伴列表
五、效率指數:有效學習思維、智慧收入指數
第七章 維修方法:如何修復生命?
一、總說
二、人生的加減法
第三部分 產品優化
第八章 優化原理:“反定律思維”
一、人生不可計劃?
二、生命不依賴于“成功”
三、生命不可逆轉?
四、婚姻重要嗎?
五、職業重要嗎?
第九章 硬件優化:肉體使用三大秘笈
一、生命之延長
二、事務之取舍
三、“換檔”與“減壓”
第十章 軟件優化:靈魂使用三大要領
一、換位思考
二、桶底脫落
三、心靈刷新
第十一章 操作方式優化:正確使用生命的四大技術
一、做事聚焦術
二、終身充電術
三、職業選擇術
四、當好一名員工
五、灰色狀態開發術
第十二章 小貼士:正確使用生命的速成法
一、購物“八字訣”
二、時間有效利用
三、讀書快速法
四、考試小竅門
五、辦事≠辦公
結語 生命的祝福
一、我的打油詩
二、人生四偈——生命的祝福
附錄 保修卡:生命指數圖表
常用的思路工具圖
雷氏生命指數圖表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 節選
**章 生命“構造”及其常規使用
一 追問生命
懷胎(簽證)、降生(入境)、生存(到地球上來旅游)、生命(旅游期約100年)、扣分、死亡(離境—不知所終)。
我們可以用旅游來比喻人生的過程:當你由父精母血結合而成,也就是懷孕的這一刻,你得到“簽證”;當十月懷胎結束以后,你被生下來,這時候你就“入境”了,來到地球,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我們的農歷老是要算虛歲,比如說小孩掉下來就算一歲,其實就是因為這十月懷胎——它把肚子里頭這一段時間算上了);當你走的時候就是“離境”。而整個人生真正有價值的是從離開母體后到離開世界前的這一段時間。
我們出生的時候是0歲,“離境”的時間長短不一,按“人生百年”算,在地球上可以逗留100年,但是也有人可以超過100年,比如傳說中黃帝就活了110歲;而多數人活不到100年(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年齡則在75歲左右)。不管怎么說,這段旅程總是有起點有終點的。很多人提前離境,“執照”被提前沒收回去了,那么,它為什么會被沒收呢?因為你犯規了,違反紀律了,包括對自己的不正確使用等等。打比方說,*近國家醫管局的局長被判死刑,這就是違章、罰款,提前把他押送出境了。所以,如果從《周易》的角度來看,其實變化萬端的人生要說簡單也非常簡單,一般地說,生命應該是等于或大于100歲,但是因為犯規或透支被扣分了,所以不足100歲。
二 數字化生命
雖然人生看起來比較復雜,但如果用數字來表達的話,我們會發現人生其實很簡單,甚至太單薄了,我把它稱之為“數字化生命”:
一是生命長度,100歲也就36,000多天;
二是要做多少事情?提綱挈領看人的一生,能做的*有價值的大事不會超過10件,真正有價值的大事,兩三件就夠了;
三是你的人生伴侶數。人在社會上會有復雜的關系,但真正歸結起來只有四個親緣關系。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個表述:首先是生育我們的父母,這是血緣關系,他們先我們而來,也先我們而去;接著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跟我們差不多一起來到這個世界上,大體上也一起離去,這個也是不可改變的;然后是婚姻,這個是可選擇的;婚姻接著帶來的是子女。
父母、兄弟姐妹、伴侶、子女,總數一般不超過20人;
四是朋友。朋友確實很重要,但朋友是分階段的,人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比如說,幼兒園的朋友基本上不往來了,小學的朋友仍在來往的非常少了,中學大學的朋友現在還有一些來往,工作以后會有一批朋友;中年的時候有中年的朋友,晚年有晚年的朋友。總之,在人生的每一階段,真正的好朋友都不會超過10個。
活在這個世界當中,父母是不能少的,兄弟姐妹是不能少的,一般地說,一個伴侶,也就是你的丈夫或妻子是不能少的,你和他/她會生下子女,這也是不能少的,除此之外,再加上兩類不可缺少的朋友,一類叫諍友,一類叫慧友。
五是財富總量需求。我們可以算一下人生需要多少錢。假設從娘胎里掉下來會哭那一刻算起,每年365天,到100歲離開時,就算每天都用1000塊錢,也只需要3600多萬。這筆巨資,其實將來統統要沒收回去,是多余的,那賺那么多錢干什么?
所以,我覺得人的目標要高,但有時候定的標準要低。有的人錢很多,但是不快樂,為什么?就是因為沒有看破“財富”。在精神財富跟物質財富之間,物質財富*容易把人唬弄住,因為,人一旦進入財富的游戲圈之后,就成為一個陀螺,被財富不停地抽打,上得去下不來,不停地在那里旋轉,永遠停不下來。本來3600萬就已經足夠了,但是你覺得不夠,希望它變成7200萬,然后希望它變成1億,1個億之后希望變成10個億,有了10個億之后希望進入全球100強,進入100強之后希望進入前10名……所以,李嘉誠并不比普通人快樂——李嘉誠沒有自由,而我們普通人則可以到處去。
我也會去廣州的少男少女們常去的一個小商品市場,類似流行前線這一類的地方,但是李嘉誠去不了——他上廁所都是前呼后擁的。有錢人處處都生活在危機當中。由此看來,財富并不等于快樂。除此之外,財富還帶來其他很多煩惱,比如說,財富帶來的骨肉相殘,這類的事例我們已經看到很多了:多少大腕身后,子女、親人為了爭奪遺產打得不亦樂乎。
三 舉例說明
現在有的企業家和官員,要得太多,沒完沒了。其實你離開這個世界時,美金、歐元、英鎊、人民幣,通通無法帶“出境”。
人生需要多少財富?人生需要多大的名氣?人生需要多少功名利祿?我想引用《紅樓夢》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君不見,中國歷朝歷代“富甲天下”的皇帝們,平均壽命不過39歲。人為錢忙、為祿忙、為利忙,*后不過是一場空。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王侯短命,巨賈多疾。世界是平等的,小甜甜就是一個例子,據說她的財產大概是700億-1000億之間,其實她的家族已經為這700億打得非常痛苦;再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金錢能不能買來性命呢?不能。假如小甜甜把這700億全捐出去,能夠買回一條命的話,我想她是愿意的,但事實是捐出去也買不回來,那700億她也帶不走,換成歐元、換成美元、換成金條,通通都帶不到她要去的另外一個地方。
中醫說“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義呢?講個故事。有一個外國人在19世紀來中國,他寫了一本書,認為中國是一個不可理解的國家,舉了幾個例子,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說,中國的有錢人會請一個醫生,但是這個醫生不給他治病,只是給他開一些養生保命的藥。如果到了年底,這位有錢人這一年并沒有生病,他就會付高薪給這個醫生,反之,若是這一年生病了,他就會從中扣除錢,因為醫生不盡職。這就是真正的中醫。
禪宗有四句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感悟了大道的禪師們眼里,人的每一天應該都是快樂的,春夏秋冬各有美景,只要心里沒有壓力,其實每一天都是好時節。
有兩個典故,一是有兩個好朋友一起喝酒,倒滿了一杯酒以后,兩個人喝了一半,其中一個人很悲觀,看了半杯酒就嘆息道:哎呀,怎么搞的,只剩下一半了。另外一個卻非常開心:哇,我喝了半天,還剩這么多。另一個說的是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一個是賣陽傘的,一個是賣草鞋的。太陽一出來,老太太就在那里哭了,因為出太陽,她女兒的草鞋就沒人要了,所以她發愁;一下雨她也哭,因為下雨,她女兒的太陽傘就沒人買了。后來過來一個禪師問明了原因,就對她說:老太太,其實你每一天都應該開心,太陽出來的時候,你要為你女兒的陽傘賣得出而感到開心。下雨的時候,你要為你女兒的草鞋能賣出去而感到開心。同樣一件事情,“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人都會遇到相似的事情,但為什么有人會被關入精神病院,而有些人卻樂呵呵的?同樣是領導干部,有些人頭一天還威風八面,第二天退下來就成了一個糟老頭,沒多久就得了癌癥;而有些人則退下來之后心境平和,雖然是去買菜,但精神抖擻,還是很威風的。這其實就是對人生的感悟。
這里我想舉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例子。中國目前在世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今年93歲了。從名氣上,就國學研究的學養,國內學界有兩個提法,一個叫“南饒北錢”,一個叫“南饒北季”;都是把饒宗頤跟錢鐘書、季羨林相提并論。他在做學問方面,可以說是學貫中西,研究領域涉及到八大領域,甚至十大領域。比如說,光是一個梵文本身,他就已經超過了很多專業只研究梵文和佛學這一個門類的學者。
那這樣一位老先生,他對生命的看法是怎么樣的呢?有一次,我直接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對生命長度跟單位亮度對比的一個看法,因為曾經有人把他跟王國維和龔自珍相比。老先生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80歲左右了。老先生就說:“拿我來跟他們比,其實是不公平的,對我是一種表揚,但對他們兩位不公平;因為龔自珍和王國維都只活到50歲左右,而我現在已經80歲了,所以你們是把我80年的成就跟他們50年的成就來相比,也就是說我多活了30年,*多也才能趕上他們的成就,何況其實我還趕不上。”
當然,能不能趕得上我們另當別論,不過他認為,人的生命有兩種方式,假如把生命的總量比作一根蠟燭的話,它有兩種燃燒的方式:一種就是燃燒得非常快,它很亮,火很大,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出很大的亮光。但是燒得太快了,比如在大風之下,蠟燭燒得很快那很快就滅了;還有一種,它的燈芯可能擰緊了一點,或者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外部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那么它燃燒的時間可能是前者的一倍半或者兩倍。饒宗頤老先生就說,我希望自己能夠長壽,我用慢慢燃燒的辦法,讓我的成績盡量能夠更大一點。他所說的成績,其實對我們來說就是成就了。
所以,饒宗頤老先生現在已經93歲了,他手寫的十一條《蘭亭序》草書還非常精彩,現在的精力、記憶力還是驚人的好。像這樣的老先生,如果他活到100歲的話,那么他的生命就是前面所舉的兩位大師龔自珍和王國維的生命的兩倍。所達到的成果就比50歲要更合算一點,這是從做學問的總量上來說的。另外,從享受人生、體驗人生的角度上來說,他有一方印章,上書:“九州行其八,五洲履其四”,就是說,中國的九州,他去了其中八處,世界五大洲,他去了其中四個。這是一種寬度的閱歷。這種長度加寬度,再加上他高質量的生命,每研究一個領域,其成就都是驚人的,這就整體構成了他的一個生命總量。生命長度乘以每一個單位時間的強度,得出了*大的一個積,通過饒宗頤老先生的事例來比,可謂之為“蠟燭長燃說”。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兩種狀態。一種就是蠟燭燃燒的時間很短,火光也不夠大,因為它燃燒到一半就被吹滅了,或者蠟燭燈芯本來就沒有接好,也即本身的軟件預設或硬件預設就有問題,因此半道夭折。舉另一個例子,英國的著名詩人拜倫有一位女朋友,她20歲左右就去世了。拜倫在追悼這位女朋友的時候用的是一種非常樂觀或者說換了一個非常美麗的角度來歌頌的。大意就是說,你在青春*美的時候像彗星一樣隕落,發出了一種耀眼的光芒,所以你的美麗永遠映在我心里;因為我不能夠想象,當你老到滿臉皮膚都發皺時的那種樣子。
類似的例子還有戴安娜。其實戴安娜的生命不屬于那種低質量的,但是她也太短命了,如果她更長命的話,她將會成為歷史中一個更輝煌的人物。不過戴安娜屬于一種例外,她以一種輝煌的短命,傳奇的短命,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這是因為她的地位、她的美貌和她的德行所引發的。所以她*終還是屬于龔自珍和王國維這一種類型的。
當然另外也還有一種情況,即蠟燭燒的時間很長,是因為本身蠟的質量就不好或者說周圍環境本來就不好。關于環境,打個比方說,在高原缺氧這樣的環境下,雖然蠟燭可以慢慢點燃,但卻并沒有發出多少光芒;或者說蠟燭在一個沒有人看得到的地方,光芒并沒有照出多少景色來。比如說某一些人的人生,哪怕活到90歲或100歲——比如廣西的長壽之鄉八馬,超過100歲的老人就有很多——但他們是在一種非常困窘的情況下生存過來的,他們顯然不算是一根根輝煌的蠟燭。當然,這是以一種人生成功的尺度來衡量他們的。至于從個體的感受來看,人生快不快樂,幸不幸福,算不算一根成功的蠟燭,下面的篇章會有一個單獨的論述、一個跟現在的一個結論略有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一個論述。詳見《幸福舍利子》一節。
朋友、名氣等等,也是一樣,想通了,人生就很輕松。
四 人生*大無奈
四大無奈是我對許多人的終生教訓的一種總結。訣曰:
投錯娘胎配錯郎,做錯事情入錯行,
一朝過失不謹慎,三生后悔無事忙。
1. 投錯娘胎
人生有很多無奈,投錯胎生錯時,這些因素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以饒宗頤教授為例,他降生的家庭是潮州的首富,他父親饒二是潮州*大的藏書家。所以,他“投胎”投對了。
但是,我們有很多人就“投錯胎”(但無論“投對”還是“投錯”,都是自身根本無從選擇的)
:家里既沒有權勢的背景,也沒有書香的背景,所以,只有靠自己奮斗了。別人在生命的起點處可能已經有50米不用跑了,而你要比他先跑50米。
出生的時代背景和家庭背景的不同,造就了每一個人的不同人生道路。
但“投錯娘胎”不能注定你的一生,古人所謂“平賤出豪杰”、“山窩飛出金鳳凰”,說的就是命運能夠通過努力來改變,只不過,所付出的代價比那些銜金匙而生者要多。但這種付出,有時候是更值得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可能恰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先導。
2. 配錯郎
我們經常會為了一些面子而做錯事,比如說一個女孩本來自己并不想結婚,但是父母親友都催她,被問得煩了,心想不如結婚算了,就稀里糊涂地嫁了一個不該嫁的人,結果后悔了。
娶錯老婆嫁錯郎,這個錯誤很嚴重——父母不可選擇,伴侶可以選擇,你選的這個人,將來是給你帶來一輩子的幸福還是一輩子的麻煩,這是**;其次,這個伴侶會和你生下一個或者一窩好的小孩還是和你生下一個或者一窩不好的小孩,這是其二。
這兩個錯誤將伴隨你的終身。
它不是一般的小錯誤。
3. 做錯事情
人生每天的事情很多,總是有對有錯,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得對。但可能影響你一生的事情,必須做對了。
譬如:父母老了,該照顧而不照顧,你今后再也沒有機會了;兒女在成長的關鍵階段,你當官忙、經商忙,孩子的事情顧不上,等到她(他)學壞了,輟學了、吸毒了,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有一句民諺說:“好好香蕉你玩到它流膿”,是指一件本來很好的事情活生生被你搞壞了,譬如,一個難得的好女孩下嫁給你,你不珍惜,*后,她走了,你后悔了,但好馬不吃回頭草,你再求她也沒有用了。民諺又說:“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或老公,同理)是別人的好”,騎馬的羨慕騎驢的,這山望著那山高,說的就是此類心態。
這一類錯事,是影響人的一生的。
4. 入錯行
在各種人生選擇中,不光選伴侶很重要,選專業也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小孩有一個重大的誤區,就是只考名校不選好專業。其實這是誤小孩一輩子的事情。如果小孩被迫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哪怕是考進北大、清華、劍橋、牛津都沒有用,*主要的是那個專業要好,符合個人的興趣愛好。
同理,一個人不是當官的材料卻進了官場,會得“官場不適應癥”;不是經商的料進了商場,會得“商場不適應癥”;不是藝術家的料硬是要當藝術家,*終也頂多只是一個三流藝術家,絕不會有什么大出息。生旦凈末丑,各有各的天分,如果當初梅蘭芳去演老丑,馬連良去演小生,中國京劇界就少了兩位大師了。
這一類大選擇,也是影響人的一生的。
愿你不犯此類錯誤。至于和上司頂個嘴,買東西丟個錢包,小事一樁,不必在意。
……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 相關資料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有獎征文啟事
著名作家、生命哲學家雷鐸先生的新作《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出版及在天涯社區連載后,受到讀者的高度關注,雷鐸先生結合易學、禪學、儒學等國學精粹,在《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中以禪宗思考方式詮釋人生百態,將人生哲學最簡單化從而使之深入人心,為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現代人開出了提高生命質量、延長壽命的獨特處方。該書內容既涵蓋了自然生命,也包含了人文生命;重視善用肉體,更注重靈魂的完滿。
該書引發了對生命使用這一話題的熱烈探討,為給該書讀者和廣大網友提供一個交流讀后感悟、分享生命使用經驗的平臺,天涯社區、當當網和公元圖書決定聯合舉辦《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讀后有獎征文活動(以下簡稱征文活動)。
一、參與條件:
同一作者(注冊用戶)可有多篇作品參與本次征文活動,發帖者應保證每篇參賽作品均為本人所創作,凡系抄襲行為,經查實后將刪除該文章,并取消發帖者參賽資格。
主辦單位人員及其直系親屬不得參加,未成年人參與應事先得到法定監護人的同意。
征文活動開始后,主辦單位有權從參賽作品中選取部分作品,自行或授權他人用于后續的宣傳、結集出版等用途而無須向參賽作者支付報酬。
參賽作品一旦在本版塊上發表,即被視同為自愿參與本次征文活動,并被視同無條件接受本次征文活動的所有規定。
主辦單位擁有此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二、內容要求:
參加本次征文活動的作品的內容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的閱讀心得、讀后感、評論或實踐經驗;
- 關于生命的人生箴言;
- 與《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的內容相關的,或者與生命有關的漫畫。
- 以上三種體裁均不要求寫成專門評論《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的文字,提倡寫(畫)出由閱讀本書而引發的獨立思考(同樣歡迎與作者持不同見解的觀點),尤其歡迎有切身經歷的例子和感悟的文章。
- 作者應保證其參加本次征文活動的作品內容符合天涯社區規則。
由于抄襲、剽竊引起的一切法律責任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與本次征文活動以及主辦單位無關。
三、活動時間:
參與征文活動的作品應在2008年9月28日至2008年12月28日間提交發布。
四、評獎機制:
參與本次征文活動的每篇參賽作品視為一個參賽單元進行評分,每篇參賽作品的總分由人氣分和評委評分構成,具體計分方式如下:
- 人氣分:根據網友參與程度計算人氣分,占總分的50%。
參加本次征文活動的作品(即主貼)被網友點擊閱讀一次,即可獲得1人氣分;
網友對參賽作品(即主貼)進行回帖一次,無論褒貶均計為2人氣分。
到2008年12月25日為止,人氣分最高的主貼將獲得50分的總分,其余帖子按照各自的人氣分數與最高人氣分數的比例類推計算。
評委評分:由7位特邀評委對各個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分,占總分的另50%(即評委評分最高為50分總分)。評委包括:
王魯湘:著名文化學者、美學專家、電視布道者、“中國第一知道分子”,中國畫研究院博士導師、著名記錄片《河殤》撰稿人,鳳凰衛視高級策劃、主持人。歷任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世紀大講堂》主持人、《文化大觀園》總策劃兼主持人。
朱 偉:中國著名媒體人。曾任《中國青年》雜志任記者編輯、《人民文學》編輯部副主任,1995年起任前身為鄒韜奮先生創辦的《生活周刊》的《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接任后將文化和新聞結合,改版的《三聯生活周刊》取得巨大成功,在期刊界和知識界、讀書界有重要影響。
楊思卓:北京大學領導力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國普萊斯頓大學博士生導師、深圳中商國際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著名的培訓管理專家,其《六維領導力》等著作在業界頗有影響。為中國建設銀行、美的集團、深圳市藥監局、安利(中國)等提供主導培訓。
胡一虎:畢業于臺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和美國著名學府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最佳新聞節目主持人”獎獲得者、“臺灣最受歡迎的十大主播”之一。系鳳凰衛視以他名字命名的《一虎一席談》及《縱橫中國》、《鳳凰全球聯線》等欄目主持人, “中國嬌子2008青年領袖”12位獲獎者之一。
雷 鐸:國家一級作家、廣東省社科院哲學文化所研究員、副所長、多所大學客座教授。經由饒宗頤、劉漱泉、盧叔度等國學、經學、周易明師點撥而漸研國學,20年來孜孜不倦于儒釋道三教的普及解說。1992年《十分鐘周易》為國內易經熱潮開先河的易學專著之一,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兩度講授《風水學與生態智慧》,近年陸續出版《雷鐸國學小叢書》。
樸 素:散文家、海南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海南省第四屆青年文學獎得主。散文、思想隨筆及文學評論等作品見于國內外諸刊并入選多部文集,曾擔任《天涯》雜志編輯以及“天涯社區·關天茶舍”首席版主。現為海南天涯在線·天涯人文情感社區主編。
各個參賽作品的人氣總分和評委評分的相加為該作品的總分數,最終以總分數的高低決定參賽作品的名次。
五、獎項設置及發放:
- 獎項設置:
- 一等獎1名:獎勵現金人民幣10000元;
- 二等獎1名:獎勵價值10000元韓國雙飛五日游名額2位(由廣東熊貓國際旅行社提供);
- 三等獎2名:各獎勵現金人民幣3000元;
- 四等獎10名:各獎勵當當網購物券人民幣500元;
- 五等獎50名:各獎勵當當網購物券人民幣100元。
若參賽作品被選中并結集出版(暫名《感悟生命》),人生箴言作者每人獲贈樣書2本,其余題材作者獲贈樣書5本。
獲獎名單將于天涯網絡社區“閑閑書話”版塊上公布,并根據作者注冊時填寫的聯系資料進行通知。
如因獲獎者提供的聯系資料有誤造成獎金或獎品被退回,則視同獲獎者放棄獎金或獎品,但不取消獲獎作品的獎項。二等獎(可換成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雙飛8日游)有效期自公布獲獎之日起半年內有效,過期視為自動放棄。
獎金或獎品發放后,如獲獎作品經核實有抄襲、剽竊行為,則取消該作品的獲獎資格,并取消該獎項設置,主辦單位將通過法律途徑追討已發放的獎金和獎品。
獲獎者獲得的獎金或獎品均需按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由主辦單位代扣代繳相關的稅項。
圖解生命使用說明書 作者簡介
雷鐸,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文化所研究員、副所長,廣東省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國家一級作家。
雷鐸是我的筆名,本名黃彥生。五十六年前出生于廣東潮州一個很小的書香門第,然后長大、讀書、當兵、著作、做國學、搞書畫。
在軍隊官至大校,21世紀前夕請纓卸甲在省級社科院做研究員。當作家入列“全國著名青年作家”,有作品獲國家大獎或被反復轉載、譯介;做國學以易經、老莊、禪宗為根基,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主講《風水學與中國生態智慧》;書畫則師從賴少其、饒宗頤先生,作品“有廟堂之象”。
我的人生有過多次風險,出生時在一個臨時打掃干凈的牛寮里,原因是我的前面兩個哥哥不滿月就死了,據說,牛寮可以“辟邪”;十一歲時險些死于饑荒;29歲目睹了戰爭如何把許許多多活人變成死人;中年后經多位易學、佛學、國學導師吳漱泉、盧叔度、饒宗頤等點撥“灌頂”,慢慢懂得“減法人生”,即常常自問你的人生要些什么?你能要些什么?你被什么所糾纏、所誘惑、所苦惱?你“負石而行”,你背的這塊石頭是必須的嗎?你將行向哪里去?追問生命,設想從上帝角度看人生,于是有了本書。
這是一本一個喜歡佛學并經歷過生死體驗者對“生命使用”甘苦體驗和“大歡喜人生”或“吉祥人生”的五十六年老湯的“袋裝結晶體”。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