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067730
- 條形碼:9787121067730 ; 978-7-121-0677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 本書特色
《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計算機系列規劃教材: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主要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重點介紹Windows XP操作系統,Word 2003文字處理,Excel 2003應用,PowerPoint應用,FrontPage 2003網頁制作,計算機網絡等內容,每章均有練習題。供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另外,《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計算機系列規劃教材: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有實訓配套教材,供學生實踐。《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計算機系列規劃教材: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內容實用,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可操作性強,可使學生迅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材,主要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重點介紹了Windows XP操作系統、Word 2003、Excel 2003電子表格、PowerPoint 2003幻燈片、FrontPage 2003、計算機網絡等內容,每章均有習題,供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另外,本書有實訓配套教材,供學生實踐。
本書內容實用,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可操作性強,可使學生迅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及操作技術。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 目錄
1.1 計算機的發展概述
1.1.1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1.1.2 計算機的特點
1.1.3 計算機的應用
1.2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與分類
1.2.1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2.2 計算機的分類
1.3 計算機中的信息編碼
1.3.1 數制與轉換
1.3.2 數據的單位
1.3.3 數據的編碼
1.4 計算機體系結構
1.4.1 計算機硬件系統
1.4.2 計算機軟件系統
1.4.3 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之間的關系
本章小結
練習題
第2章 WindowsXP操作系統基礎
2.1 操作系統簡介
2.1.1 操作系統的功能
2.1.2 操作系統的分類
2.1.3 幾種典型的操作系統
2.1.4 微機操作系統環境的演變與發展
2.2 Windows XP概述
2.2.1 Windows XP簡介
2.2.2 Windows XP的安裝和運行環境
2.3 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3.1 Windows XP中的基本操作
2.3.2 Windows XP界面簡介
2.3.3 窗口、菜單和對話框
2.3.4 Windows XP中的數據交換
2.3.5 Windows XP的幫助系統
2.4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
2.4.1 Windows XP文件系統
2.4.2 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
2.4.3 Windows的文件夾
2.4.4 資源管理器
2.4.5 文件與文件夾的操作
2.4.6 磁盤管理
2.5 Windows XP的程序管理
2.5.1 啟動應用程序
2.5.2 任務管理器
2.5_3 添加與刪除程序
2.5.4 在Windows下執行DOS命令
2.6 Windows XP的用戶管理
2.6.1 用戶賬戶概述
2.6.2 設置用戶賬戶
2.7 Windows XP的系統配置
2.7.1 控制面板
2.7.2 顯示器的設置
2.7.3 系統日期和時間的設置
2.7.4 打印機的設置
2.7.5 鼠標的設置
2.8 Windows XP中的漢字輸入
2.8.1 輸入法的安裝與選用
2.8.2 語言欄的使用
2.9 Windows XP的系統維護
2.9.1 磁盤碎片整理
2.9.2 磁盤清理
2.9.3 磁盤檢查
2.9.4 系統還原
2.10 Windows XP中的附件
2.10.1 記事本
2.10.2 寫字板
2.10.3 計算器
2.10.4 畫圖工具
本章小結
練習題
第3章 Word 2003的應用
3.1 Word 2003基礎
3.2 Word 2003操作基礎
3.2.1 Word 2003的啟動與退出
3.2.2 Word 2003的窗口組成
3.3 文檔的編輯
3.3.1 新建文檔
第4章 Excel 2003 的應用
第5章 PowerPoint 2003 應用
第6章 FrontPage 2003 網頁制作
第7章 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 節選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本章從計算機的發展歷史出發,介紹了計算機的發展與應用,闡述了計算機的基本原理、特點及主要技術指標,重點介紹了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要求學生了解或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了解計算機年代的劃分、計算機的特點、計算機的應用領域、衡量計算機性能的指標及軟件體系結構等知識點。
1.1 計算機的發展概述
1.1.1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計算機又名電腦,是一種能夠根據程序指令和要求,自動進行高速的數值運算和邏輯運算,并具有存儲、記憶功能的電子集成設備。
1946年2月,世界上**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它共用了18 000多個電子管、1500多個繼電器以及其他器件,總體積約90m3,重達30噸,占地140m2,運算速度為每秒500次加法。雖然在今天看來,其功能還不如一臺手掌式的可編程計算器,但它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發明是現代人類文明進入高速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它的出現引起了當代政治、經濟、科學、教育、生產和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
從**臺計算機出現以來,現代計算機技術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取得了驚人的突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根據計算機的性能和當時的軟、硬件技術水平,將計算機的發展歷史劃分成五個階段。
1.**代計算機(1946-1957年)
**代計算機的基本特征是采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數據表示主要是定點數,用機器語言或匯編語言編寫程序。由于當時電子技術的限制,每秒運算速度僅為幾千次,內存容量僅幾千字節。**代電子計算機體積龐大,造價高,主要用于軍事和科學研究。其典型代表有ENICA、EDVAC、EDSAC等。
……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