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00323
- 條形碼:9787112100323 ; 978-7-112-1003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空間組合的角度系統地闡述了建筑構圖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書的**章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了建筑形式與內容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第二、三章著重闡述功能、結構對于空間組合的規定性與制約性;第四章從美學的高度論證了形式美的客觀規律,并分別闡述了與形式美有關的建筑構圖基本法則;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實例分別就內部空間、外部體形及群體組合處理等方面分析說明形式美規律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本書的修訂第二版在原章節的基礎上增加了第八章當代西方建筑的審美變異。
第二版發表后據一些讀者反映,新增的第八章理論偏多,手法偏少。因而本次修訂增補了第九章當代西方建筑賞析。
本書可供建筑師、城市規劃師閱讀,也可供高等學校建筑專業師生參考。
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 目錄
一、從功能使用要求來看
二、從精神和審美要求來看
三、從物質技術手段方面來看
四、從建筑發展趨勢方面來看
第二章 功能與空間
一、功能對于單一空間形式的規定性
二、功能對于多空間組合形式的規定性
第三章 空間與結構
一、以墻和柱承重的梁板結構體系
二、框架結構體系
三、大跨度結構體系
四、懸挑結構體系
五、其它結構體系
第四章 形式美的規律
一、以簡單的幾何形狀求統一
二、主從與重點
三、均衡與穩定
四、對比與微差
五、韻律與節奏
六、比例與尺度
第五章 內部空間的處理
一、單一空間的形式處理
二、多空間組合的處理
第六章 外部體形的處理
一、外部體形是內部空間的反映
二、建筑的個性與性格特征的表現
三、體量組合與立面處理
第七章 群體組合的處理
一、建筑與環境
二、關于結合地形的問題
三、各類建筑群體組合的特點
四、群體組合中的統一問題
五、外部空間的處理
第八章 當代西方建筑的審美變異
一、從古典建筑的構圖原理到現代建筑的技術美學
二、從現代建筑的技術美學到當代建筑的審美變異
三、當代西方建筑審美變異的歷史與社會根源
四、當代西方建筑審美變異的哲學傾向
五、走向多元化
六、局限與啟迪
附圖 (**章~第八章)
第九章 當代西方建筑賞析
一、從整齊一律到“雜亂”有章——當代西方建筑賞析
二、奇正相生,意趣盎然——當代西方建筑賞析
三、從自然流露到刻意表現——當代西方高技派建筑賞析
四、從彰顯到含隱——現代建筑的日本表現
五、化體為面,重煥生機——邁耶作品賞析
六、地域風格在印度
七、建筑審美中的雅和俗——當代西方建筑賞析
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 節選
**章 總論
——建筑中形式與內容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建筑的發展表現為一種復雜的矛盾運動形式。貫穿于建筑發展中各矛盾著的因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有時簡直使人眼花繚亂,只有抓住本質的聯系,并一層一層地進行剖析,才能*終地揭示出建筑發展的基本規律,從而確立科學的建筑觀。什么是建筑發展中本質的聯系呢?主要有三方面:一、人們對建筑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二、人們對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審美方面的要求;三、以必要的物質技術手段來達到前述的兩方面要求。簡言之,就是兩個要求和一個手段,現分述于后:
一、從功能使用要求來看
原始人類為了避風雨、御寒暑和防止其它自然現象或野獸的侵襲,需要有一個賴以棲身的場所——空間,這就是建筑的起源。近代國內外一些建筑家常常援引老子的一段話:“埏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其用意就在于強調建筑對于人來說,具有使用價值的不是圍成空間的實體的殼,而是空間本身。當然,要圍成一定的空間就必然要使用各種物質材料,并按照一定的工程結構方法把這些材料湊攏起來,但這些都不是建筑的目的,而是達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人們蓋房子總是有它具體的目的和使用要求的,這在建筑中叫做功能。自古以來,建筑的式樣和類型各不相同,仔細考查起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功能在其中無疑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建筑,不僅用來滿足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還要用來滿足整個社會的各種需要。由于社會向建筑提出各種不同的功能要求,于是就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建筑類型。各類建筑由于功能要求的千差萬別,反映在形式上也必然是千變萬化的。
那么,建筑的形式究竟和功能有著什么樣的聯系呢?所謂建筑形式主要是指它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體形,而外部體形又是內部空間的反映,因而歸根結底我們還必須去探索功能和空間之間的內在聯系。
組成建筑*基本的單位,或者說*原始的細胞就是單個的房間,它的形式——包括空間的大小、形狀、比例關系以及門窗等設置,都必須適合于一定的功能要求。每個房間正是由于功能使用要求不同而保持著各自獨特的形式,以使之區別于另一種房間。例如居室不同于教室,閱覽室不同于書庫,生產車間不同于觀眾廳……這個道理是十分淺顯和不說白明的。
……
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 作者簡介
彭一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筑設計大師。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名譽院長。1932年生于安微合肥。曾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六部,完成設計而是余項。著作和設計作品曾獲得國家及省部級一、二、三等獎多項。2003年、2006年又分別獲得梁思成建筑獎和中國建筑教育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