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愛孩子有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135529
- 條形碼:9787802135529 ; 978-7-80213-552-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孩子有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從孩子身體健康的護理談起,在心態、日常行為、做人、學習、社交、理財等方面做了詳細論述。本書有鮮明的時代感,語言通俗易懂,據事論理深入淺出,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相信廣大年輕的父母通過閱讀能有收獲,對于教育子女的目標、原則、方法會有新的認識,新的啟發。
愛孩子有方法 目錄
**章 健康身體決定精彩未來
1.孩子身體發育特點
2.孩子大腦發育過程
3.孩子大腦所急需的營養物質
4.孩子的早餐一定要保質保量
5.孩子的早餐營養標準
6.孩子過分偏愛零食怎么辦
7.晚餐清淡有宜
8.容易被父母忽視的問題
9.怎樣指導孩子鍛煉身體
10.不同類型的孩子用不同的培養方法
11.孩子特別需要溫情和關愛
第二章 好心態才有好人生
1.學會等待是人生重要一課
2.自信心影響孩子的一生
3.孩子的自信心從哪里來
4.父母的期望對孩子的影響
5.教孩子學會說三句話
6.要教孩子做個誠實、正直的人
7.有了成績別讓孩子驕傲
第三章 挖掘孩子潛在的能力
1.發現孩子具有優勢的一面
2.別束縛了孩子的創造力
3.如何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大程度的開發
4.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5.如何快速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6.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7.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8.怎樣教孩子充分利用時間
第二篇 愛孩子有方法
**章 數子十過不如贊其一功
1.表揚孩子有學問
2.給孩子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3.如何獎勵孩子
4.如何批評孩子
5.如何懲罰孩子
6.孩子的不良行為及糾正方法
7.允許孩子說“不”
第二章 指導孩子學做人
1.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脊背長大的
2.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目標
3.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4.讓孩子具有愛心、善心和同情心
5.讓孩子成為一個勤奮的人
6.讓孩子獨立自主又負責
第三章 如何規范孩子的日常行為
1.孩子該交什么樣的朋友
2.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正確引導孩子看電視
4.讓孩子積極學會利用網絡
5.讓孩子花錢有所節制
6.關于孩子吸煙、喝酒的事
7.毒品距離孩子并不遠
第四章 孩子貪玩怎么辦
1.對孩子的玩要有新的認識
2.帶貪玩的孩子去圖書館
3.放手讓孩子干他喜歡的事
4.將貪玩孩子的學習游戲化
5.如何給貪玩的孩子規定學習時間
6.適當約束貪玩的孩子
第三篇 讓孩子成績天天向上
**章 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
1.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2.興趣是孩子*好的老師
3.孩子的學習離不開注意力
4.培養孩子的各種基本技能
第二章 適合孩子的“五環式學習法”
1.**個環節是課前預習
2.第二個環節是認真上課
3.第三個環節是課后作業
4.第四個環節是周末復習
5.第五個環節是考試
第三章 怎樣輔導孩子學好語文
1.低年級孩子語文輔導方法
2.中年級孩子語文輔導方法
3.高年級孩子語文輔導方法
4.怎樣幫助孩子消滅錯別字
5.詞義的識記與活用
6.歸納段落大意的兩種方法
7.怎樣讓孩子寫好考場作文
第四章 怎樣輔導孩子學好數學
1.輔導數學的目的和方法
2.合理要求,逐步提高
3.怎樣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4.幫助孩子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5.指導孩子解析應用題
6.指導孩子通過畫圖解數學題
7.指導孩子在復習中抓住重點進行練習
第五章 怎樣輔導孩子學好英語
1.孩子學英語的七個捷徑
2.學習語音有哪些技巧
3.學習詞匯有哪些技巧
4.怎樣學語法
5.提高孩子的英語寫作能力
第四篇 讓孩子懂得社交禮儀
**章 給孩子一把社交金鑰匙
1.教會孩子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2.訓練孩子口語表達能力
3.挖掘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秘招”
4.讓孩子走出風度和氣質
5.女孩子應有的風度和魅力
6.男孩子應有的儀表和風度
第二章 指導孩子進行社會交往(I)
1.恰當地稱呼人
2.如何真誠地贊美他人
3.如何接受贊美
4.禮貌地轉變話題
5.學會安慰別人
6.初次見面
7.怎樣介紹自己和他人
8.孩子和人交往的三種技巧
9.如何寫電子郵件
10.怎樣撥打電話
11.怎樣結束通話
第三章 指導孩子進行社會交往(Ⅱ)
1.教孩子握手、點頭和微笑
2.怎樣進行口頭邀請
3.如何讓孩子參加生日聚會
4.怎樣吃自助餐
5.贈送禮品的合適時刻
6.學會理解親戚關系
7.做受歡迎的客人
8.做禮貌的主人
9.怎樣探望病人
第五篇 理財從孩子抓起
**章 為什么讓孩子學理財
1.讓孩子從小學會理財
2.教孩子學會理財的幾個原則
3.既要高智商更要高財商
4.理財教育越早越好
5.不讓孩子碰錢不可取
第二章 引導孩子理財
1.用自身行動影響孩子
2.學會合理消費
3.幫孩子建立一個記賬本
4.讓孩子成為家庭理財能手
5.教會孩子花錢
第六篇 如何讓孩子更優秀
**章 與學校手牽著手
1.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應脫節
2.家庭與學校合作的重要作用
3.了解老師對父母的希望
4.與老師保持溝通
5.和老師聯系的一般方法
6.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聯系
第二章 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
1.給孩子一個藝術的天地
2.開展才藝活動對孩子的影響
3.重視孩子的游戲活動
4.為孩子選擇有益的卡通片、漫畫
5.讓孩子學繪畫
6.讓孩子學鋼琴
7.孩子鋼琴練習指南
第三章 培養孩子的手工技能
1.培養創造型人才
2.讓孩子自制小車
3.教孩子種蒜、種蘿卜
4.制作潛水艇
5.認識植物葉子
6.制作紙飛機
7.自制樂器
8.制作一個會爬行的玩具
9.制作一個電磁鐵
第四章 不要對孩子這樣說
1.“你若能考100分,我就獎給你十塊錢!”
2.“不要當班干部,那樣會影響學習。”
3.“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
4.“我給你買早點。”
5.“你愿吃什么我給你買什么。”
6.“你把這塊肉吃下去!”
愛孩子有方法 節選
**章 健康身體決定精彩未來
如果上蒼能幫你完成關于子女的愿望,你的回答是什么呢?答案一定有很多,希望孩子健康、聰明、活潑、幸福、有成就等等。如果只有一個愿望可以實現,你會選擇哪個呢?相信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健康。
1.孩子身體發育特點
健康是金,健康是人的生命基礎,父母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要了解,只有正確了解,才能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教育。
孩子的美好童年在小學階段度過,一般從6~7歲開始,到11~12歲結束。
童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無論是身體上、心理上,還是智力上,都對一生起決定性的影響。孩子在這一階段的體格發育進入了平衡發展的階段,既不像嬰兒期(從出生到1周歲)和青春期那樣迅速發育,也不像成年期那樣停滯下來。那么,怎樣把握孩子的生長特點,對其進行合適的營養保健呢?作為父母,我們必須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的階段性和不平衡性。
我們簡單地說一說孩子發育階段的幾種情況。
孩子的生長發育分為以下幾個年齡階段。
嬰兒期:從出生到1周歲,出生時腦重為成人腦重的25%。
幼兒前期:1~3歲。
幼兒期:3~6歲,幼兒園年齡期。
童年期:6~7歲至11-12歲,小學年齡期。
青春期:一般為10~20歲,男孩比女孩晚2年,生長發育迅速。
青年期:18~25歲。
相鄰的年齡階段沒有明顯的界限,前一階段是后一階段的基礎。身體生長發育的總順序是:先有粗大動作,后有精細動作;近軀干端先發育,遠端后發育。這一點,我們回憶一下孩子的成長就可以明白:嬰兒是先會轉動頭部,接著頸部能抬起,然后會坐和爬,剛出生時小手抓不住東西,小胳膊胡亂揮舞,4—5個月才能用手一把抓地拿東西,到10個月左右才會用手指拿東西,1歲左右能用手指捏起細小的物體,所以一周歲的孩子可以“抓周”。青春期的身體發育順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軀干,呈現自下而上、自肢體遠端向中心軀干的規律性變化。
孩子生長發育的不平衡表現在身體各器官、各系統的發育不平衡上,大體劃分為以下幾種:
(1)身體發育一般規律
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臟器和血量等,同身高、體重一樣,出生后**年增長*快,以后平穩增長,到青春期出現第二次迅速增長,然后增長減慢,直到成年。
(2)神經系統發育
腦、脊髓、視覺器官以及反映腦大小的頭圍、頭徑等,只有一個增長迅速期。出生時嬰兒的腦重已達成人腦重的25%,6周歲時,腦重約1.2千克,達到成人腦重的90%。
(3)淋巴系統發育
胸腺、淋巴結、淋巴組織等在出生后10年內生長得非常迅速,12歲左右約為成年人的200%。10—20歲,隨著其他系統的逐漸成熟和免疫系統的完善,淋巴系統逐漸萎縮。
(4)生殖系統發育
從出生到10歲以內,生殖系統幾乎沒有發育;青春期開始后迅速生長,并通過分泌性激素,促進身體全面發育和成熟。
(5)骨骼發育
小學階段的孩子,顱骨完全骨化,長骨越長越粗壯,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頸曲、胸曲、腰曲)已由韌帶固定,在奔跑、跳躍時可以起到很好的減震作用,但是,脊椎骨之間充滿軟骨,易發生脊柱變形。所以,在此期間孩子要養成良好的坐、立、行姿勢,防止出現駝背和脊柱側彎。另外,骨骼中鈣含量有機物較多,易出現骨骼變形,家長要多觀察孩子的動作,發現孩子有經常托腮的不良習慣,一定要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并告訴他容易引起骨骼變形等危害,及早糾正。
孩子時期骨盆開始融合,但尚不穩定,要避免發生骨盆移位。如孩子想從過高的地方跳下或穿過緊的褲子,都會影響骨盆的發育。女孩子尤其要注意保護骨盆。
(6)肌肉發育
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活動量增大,全身肌肉都得到發育。由于指、腕處小肌肉群的發育和完善,孩子的寫、畫等精細動作進一步得到發展。與成年人相比,孩子肌肉彈性強,但力量差、易疲勞,同時由于腕骨到12歲以后才能發育完全,所以此階段的孩子不適宜進行長時間的寫字或掰腕子等游戲,避免骨骼變形和肌肉勞損。
家長了解了孩子的成長規律之后,就沒有必要為孩子的發育現象憂心忡忡,有的孩子早長,有的孩子晚長,只要孩子健康,生理發育指標正常,小樹自然會長大。
2.孩子大腦發育過程
在解剖學上,出生時小兒已具備了成人腦所具備的溝回,但比成人淺,在組織學上也已具備了大腦皮質的6層基本結構。出生后無論在解剖學上還是在功能上又得到了迅速發展。
具體地講,自妊娠*后3個月至生后1.5~2歲是腦發育*快的時期,也是*為關鍵的時期。出生時腦重量350~400克,占體重的1/9—1/8,約為成人腦重的25%,1歲時為出生時的2倍,達成人腦重的50%,2歲時為成人腦重的75%,顯然在*初2年內腦發育是*快的。小學階段的孩子大腦發育日趨完善,6周歲時腦重可達1.2千克,為成年人腦重的90%,腦細胞之間的神經聯系總數是成年人的150%,為腦的各種功能(控制聽、說、讀、寫、運動等)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3—6歲時,腦的發育仍較迅速,腦重已由1歲時的0.9千克增至6歲時的1.2千克。神經纖維分支增多加長,這有利于神經元聯系的形成。6歲左右,大腦半球的一切神經傳導通路幾乎都已髓鞘化,身體在接受刺激后,可以很快地、準確地由感官沿著神經通路傳到大腦皮質高級中樞。大腦皮質各區間增加了暫時聯系的可能性,分化作用也大大加強,條件反射的形成比較穩定而鞏固。
7—8歲的孩子大腦半球繼續發育,腦重由6歲時的1.2千克增加到1.3千克,接近成人的腦重,同時神經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分化基本完成,神經細胞的突起分支變得更密,出現了許多新的神經通路。大腦額葉迅速生長,使孩子運動的正確性及協調性得到發展。由于大腦的發育,抑制能力及分析綜合能力加強,工作能力也逐漸增強,孩子的行為變得更有意識。但這一時期,孩子對第二信號系統的語言和文字反應尚未完善,直觀形象模仿能力強,而抽象概念思維能力相對較差。
9—16歲的孩子,腦重量增加不多,這一時期主要進行著腦內部的結構和功能的復雜化過程。神經的聯絡纖維在數量上大大增加,聯絡神經元的結構和皮質細胞結構功能大大發展,這是聯想的、推理的、抽象的和概括的思維過程的物質基礎,是大腦功能進一步成熟的標志。
科學研究發現:0~3歲的嬰幼兒腦的可塑性*大,4~14歲則是大腦功能發展的*重要時期。16歲至青春期以后,腦的功能構建完成,多余的神經聯系逐漸清除,總數降至成年人的水平。所以,小學階段是構建腦功能的黃金階段,父母要在不影響孩子正常學習的情況下科學有序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3.孩子大腦所急需的營養物質
大腦的神經細胞在進行正常活動時,新陳代謝十分旺盛,要消耗大量的
能量。大腦的重量只占體重的2%,而耗氧量卻占了全身耗氧量的20%,當大腦積極活動時,耗氧量將達到全身耗氧量的33%。大腦神經細胞除了需要得到大量氧氣外,還需要其他營養物質。
大腦主要由水(78%)、脂肪(10%)和蛋白質(8%)組成,成年人大腦消耗人體能量的20%,而0~10歲的孩子,腦消耗的能量竟占全身總能量的一半!因此,給孩子的大腦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是極其重要的。
葡萄糖是大腦活動*主要的能源,由淀粉、麥芽糖、蔗糖等經過人體消化吸收轉化而成,但是,糖尤其是精制的糖,食用過多會使大腦進人過度疲勞狀態。所以不要認為大腦需要糖較多,就讓孩子吃很多白糖、紅糖、糖果或喝含糖多的飲料,這樣做的結果有害無益。
對大腦來說,*好的糖是含碳水化合物高的谷類食物,這些食物在體內分解為葡萄糖,成為身體活動的能源,因為這些糖在消化過程中緩慢地釋放出葡萄糖,所以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大腦細胞提供能量。
其次,蛋白質是腦細胞的重要成分,是維持腦細胞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形成神經聯系的主要物質。在記憶、語言、思考、運動、神經指導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為孩子提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也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后,脂肪也是腦細胞的重要構成部分,神經細胞膜主要是由脂肪制造的。制造神經細胞膜所必需的兩種物質——亞油酸及2-亞油酸,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如果食物中缺乏這兩種必需的脂肪酸,會引起大腦功能紊亂,智力明顯減退。亞油酸存在于動物和植物油中,2-亞油酸只存在于豆油、菜子油、核桃油和麥芽油中,將動物油與植物油混合食用可補充兩種亞油酸。
家長也可以經常給孩子吃一些健腦的食物。
含糖類豐富的*佳健腦食物:未經精加工的大米、小米、玉米、高梁米、小麥、養麥、燕麥、大麥等。
含蛋白質豐富的健腦食物:肉類、雞蛋、鴨蛋、花生、核桃、芝麻、蠶豆等。
含脂肪酸豐富的健腦食品:核桃仁、芝麻、金針菜、魚類等。
值得注意的是,各種食物不宜進食過多,要根據孩子的活動量和生長速度來安排。谷類食物進食過多,易引起肥胖;蛋白質供給過多,容易增加腎臟的負擔;脂肪食物食用過多,也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或造成肥胖。
現在許多食品和飲料為了強化口感,添加了一些化學成分,對孩子的身體和智力造成很大影響。這必須引起家長的注意。
4.孩子的早餐一定要保質保量
一項調查發現,很多中小學生不吃早餐,每天吃早餐的人數只有57%,早餐質量較差的人數卻高達77%。有的父母還認為自己從來都不吃早餐,身體不是挺好嗎,其實,不吃早餐的危害極大,主要有三點:
(1)早飯與頭天晚上的吃飯時間相隔約有10個小時以上,如果不及時進早餐,大腦處于饑餓狀態。以這樣的狀態去上課,會精神不振,學習能力下降。研究表明,不吃早飯的孩子上第二節課的時候就開始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有小動作等現象,他們往往腦功能降低,學習效率下降,被誤認為是多動癥。而且早飯沒吃,中午就會大量進食,這樣會使胃壁一下子處于緊張狀態,時間久了易生胃病。
(2)長期不吃早餐易使人發胖。早飯與午飯相隔時間過長,大腦不斷受到饑餓信號的刺激,使人產生空腹感。這樣,中午吃進的食物特別容易被腸胃吸收,更容易形成皮下脂肪。而且,由于吃得過多,食物消化后多余的糖分大量進入血液,容易形成脂肪。
(3)空腹的時候,人體內膽囊中的膽固醇飽和度比較高,容易形成膽結石。長期下去,人體內的平衡系統遭到破壞,容易導致貧血和營養不良。
因此,父母一定不要輕視早餐。早餐要定時定量,父母要給孩子規定起床時間,及時給孩子準備早餐,還要保證早餐質量。因為人在早晨剛起床的時候,往往食欲不佳,父母在準備早餐的時候不僅要注意食物結構,還要注意準備有營養,顏色、味道誘人的食物,在品種方面也要盡力做到豐富,不能只喝牛奶和豆漿,還要配上蔬菜、谷類和蛋類等食品。
5.孩子的早餐營養標準
怎樣才是營養豐富、味道可口的早餐呢?好的早餐標準是:主食為主,副食次之,有干有稀。
(1)好的早餐一定要有一些谷類食物,如饅頭、包子、烤餅、面包、蛋糕、面條、餅干、粥等,而且要各種谷類食物搭配,粗細搭配。谷類食物可分解成葡萄糖,它是腦組織中的主要供能物質。
(2)好的早餐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質供給,如蛋、奶、豆類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次早餐都要讓孩子保證食人250毫升牛奶或豆漿,一個雞蛋或幾片豬、牛、雞肉,保證供給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蛋白質。
(3)好的早餐要供給一定量的蔬菜,如涼拌萵筍、白菜、黃瓜、蘿卜、西紅柿等蔬菜,豆腐、豆干、豆皮等豆制品或涼拌海帶等海產品,以提供其他營養素和礦物質及增加食欲,保證早餐食入量。
(4)好的早餐要有一定的植物油,別忘了在涼拌菜中放幾滴植物油,植物油的脂肪含量高,可為孩子提供所需的熱量,又能增加菜的色、香、味,促進食欲。
孩子早餐食譜舉例
星期一:牛奶、饅頭、豆乳、蒸雞蛋、拌萵筍條
星期二:豆漿、燒餅、煮花生米、醬牛肉、米粥
星期三:牛奶、面包、炒豆腐絲、胡蘿卜絲、煮雞蛋
星期四:豆漿、花卷、拌海帶白菜絲、咸鴨蛋、米粥
星期五:牛奶、小籠包、拌黃瓜、豆乳
星期六:豆漿、蛋糕、拌豆芽粉絲
星期日:牛奶、雞蛋煎餅、涼拌海白菜、大米粥
6.孩子過分偏愛零食怎么辦
過分偏愛零食會導致許多疾病。醫學專家們指出:不定時的零食會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人體內的消化液每天分泌的數量相對恒定,倘若不斷吃零食,就會連續刺激消化液大量分泌,而到了該正常消化一日三餐的食物時,消化液卻又不夠用了。不定時地吃零食會妨礙腸道的蠕動功能。食物進入胃后約5分鐘,蠕動即開始,每分鐘約3—4次,以幫助消化食物。一日三餐按時進食,胃腸的蠕動就很有規律,而經常吃零食,這種有規律的蠕動會被打亂。零食過多會影響食欲,例如花生、牛肉干之類,多吃會有飽的感覺,到了就餐時間,反而沒有胃口。因此,多吃零食的結果,輕者釀成消化不良的毛病,重者會誘發胃腸功能紊亂、胃炎等疾患。
正確的做法:家長要下決心引導孩子控制吃零食,按時吃正餐。要從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人手,指導孩子按時作息。有的孩子不按時起床,匆匆吃點早餐或不吃早點就上學,結果到第二節課時肚子就餓得“咕咕”叫,只好買零食充饑,時間一長,養成了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讓孩子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早晨起床時間應在離家前一小時,起床后先喝一杯涼開水,讓胃腸開始蠕動,做好進餐準備。喝水后半小時可以進食,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主。除牛奶、雞蛋外,還應吃些淀粉類食品(如面包、蛋糕、稀粥、面條等),一方面提供熱量,另一方面保證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質的吸收。
7.晚餐清淡有宜
不少家庭的三餐常常是“早餐馬虎,中餐應付,晚餐豐富”。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