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貴州省地圖(袋裝折疊大全開)(大比例尺1:790000)
-
>
亞洲地圖
-
>
滄桑之變.中國地理卷:中國地理大變遷
-
>
山海經:精選插圖版(全彩)
-
>
實用中國地圖冊紅革皮(2022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盒裝(2022版)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廣西(2018年版)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085767
- 條形碼:9787105085767 ; 978-7-105-08576-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地理環境、歷史沿革與社會變革、民族區域自治、農業、工業、交通通信、財政金融等。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 目錄
**節 自然環境
一、地貌
二、河流
三、植被
四、氣候
五、自然災害
第二節 物產資源
一、土地資源
二、水資源
三、生物資源
四、礦產資源
第三節 人口與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節 行政區劃
第五節 名勝古跡
一、普陽八景
二、民族團結園
三、革命烈士陵園
四、困鹿山古茶園
五、茶馬古道
六、文昌宮門樓
七、江西會館
八、違禁公約碑
九、小黑江森林公園
第二章 歷史沿革與社會變革
**節 歷代行政區劃設置
第二節 人民政權的建立
第三節 土地改革
第四節 社會主義改造
第五節 改革開放
一、國民經濟發展狀況
二、經濟結構調整
三、主要優勢產業
四、招商引資項目
五、城鎮化建設
六、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第三章 民族區域自治
**節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節 自治機關建設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依法履行自治權
二、改革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決策能力和行政效率
第三節 法制建設
一、民族立法
……
第四章 農業
第五章 工業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財政金融
第八章 貿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對外開放
第十一章 社會事業
第十二章 城鄉建設
第十三章 環境保護
后記
修訂后記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概況 節選
**章 地理環境
**節 自然環境
一、地貌
寧洱地處云貴高原橫斷山脈南段,其地質構造由于受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由西向東擠壓,造成規模不等、方向不一的褶皺和斷裂,呈“夕”字形狀,由于應力集中,常發生中強度地震,沿西北向的把邊江形成地質上的深大斷裂帶。
縣境內的西門巖子,德化鄉的勐泗、干田、窩拖,同心鄉的鍋底塘、錐栗河、勐海田,寧洱鎮的太達猴子山、化良熱水塘一帶,為古生代二迭系地層,多由泥頁巖、粉沙巖、細沙巖構成,其間夾有煤線等;寧洱鎮的西薩、謙崗,德化鄉的南德,同心鄉那勐勐、會連一帶為中生代三迭系地層,由礫巖、砂巖、泥巖等火山破碎巖層組成,其厚度較大。其中,磨黑、梅子、德安、勐先、普義、黎明及同心東部多泥巖、砂巖,夾有鈣質礫巖、灰巖;磨黑鎮的把邊、江西一帶以砂巖、泥巖為主;菜子地鐵廠一帶多由石英砂巖、砂礫巖、鈣質砂巖組成;磨黑、宣德等小盆地以泥巖、泥礫巖等碎屑巖較多,為縣內含鹽較多地帶。新生代以來,由于普洱所處地殼上升,湖泊水傾瀉后逐漸形成壩子,沿把邊江、勐野江岸各階地呈現第四迭系地層標志,地質狀況為河流沖積層,多為細砂礫巖和黏土相混地質。此時期,伴有火山運動。今縣城北面奶牛場一帶有死火山口遺址。
縣境地勢北高南低,中部高,東西兩側低。橫斷山余脈的無量山自西北進入縣境,向南延伸,即從干壩子大山至磨石大山,然后經三棵樁、白草地大山、茶庵坡頭、大牛峰包山、團山而出縣境進入翠云區,形成西北至東南走向、切割寧洱全境的分水嶺,北部的梅子鄉和德安鄉西部一帶山巒起伏,山體渾厚高大。全縣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有干壩子大山、無量山、關中梁子、大蘆場后山;海拔2000~2500米的有白草地大山、曼芽大山、茶山箐頭、五道門大山、獅子巖,其余分支山梁和綿延不斷的坡地多在1000米~2000米之間。*高點為干壩子大山,海拔2851.1米;*低點為南部把邊江與勐野江匯合處,海拔551.7米。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