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石室寫經(敦煌遺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315199
- 條形碼:9787542315199 ; 978-7-5423-1519-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石室寫經(敦煌遺書) 內容簡介
本書對敦煌遺書的內容、時限和形態進行了概述,對敦煌宗教文獻、歷史地理文書、社會史文書、俗文學文獻、科技文獻、敦煌寫本四部書的內容和價值分別進行了介紹,同時也介紹了敦煌遺書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況,重點對一些有價值、有趣味的作品進行了賞析。
石室寫經(敦煌遺書) 目錄
敦煌遺書的概況
敦煌遺書的內容
敦煌遺書的時限
敦煌遺書的文本形態
敦煌遺書的裝幀形態
敦煌遺書的文字形態
敦煌遺書的數量及收藏情況
敦煌遺書的內容及價值
敦煌宗教文獻及其價值
敦煌歷史地理文書的內容和價值
敦煌社會史文書的內容和價值
敦煌俗文學文獻的內容和價值
敦煌科技文獻的內容與價值
敦煌寫本四部書(古籍)的內容與價值
圖版目錄
參考文獻
石室寫經(敦煌遺書) 節選
引子——“敦煌遺書”不是遺書
提起敦煌,很多人不會感到陌生。如果說到敦煌遺書,恐怕知道的人就不會太多了。看到“遺書”二字,人們可能馬上會想到死者臨死時留下的書信。但敦煌遺書卻不是這樣的遺書,而是敦煌的古代先民遺留下來的經卷和文書。
1900年6月22日,一個名叫王圓箓的道士(圖1)在敦煌莫高窟第16窟
甬道北壁發現了一個一丈見方、六尺多高的復洞(現編號為第17窟),洞內重重疊疊堆滿了從十六國到北宋時期的經卷和文書(圖2,圖3)。這就是所謂的“敦煌遺書”(圖4)。
由于莫高窟是開鑿在鳴沙山的斷崖上,所以保存敦煌遺書的洞窟又被稱作敦煌石室或石室。因為敦煌遺書的主體是手寫的佛經,所以人們又把敦煌遺書概稱為“石室寫經”,并把保存敦煌遺書的洞窟稱為“藏經洞”。
此外,敦煌遺書還被為“敦煌卷子”、“敦煌文書”、“敦煌文獻”等。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稱呼呢?這和敦煌遺書的內容和形態有關,所以,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敦煌遺書的概況。
敦煌遺書的概況
敦煌遺書的內容
就內容來說,敦煌遺書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多的是佛教典籍,大約占90%。佛教文獻以外的宗教文獻,還有道教典籍、景教(基督教)典籍和摩尼教典籍。
宗教文獻以外的文書,雖然總量不大,只占10%左右,但內容卻很豐富,涉及古代政治、經濟、軍事、地理、社會、民族、語言、文學、美術、音樂、舞蹈、天文、歷法、數學、醫學、體育等諸多方面。
……
石室寫經(敦煌遺書) 作者簡介
郝春文,男,漢族,1955年7月4日出生于北京通州區,歷史學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79年考入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1983獲學士學位后又考入該校,為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86年7月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等職,1994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1999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0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院長。中國古代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古代史重點學科負責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現任上海師范大學域外漢文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重點學科域外漢文古文獻學學科負責人,人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方向博士生指導教師、中國古代史專業隋唐五代史研究方向碩士生指導教師兼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北京市高校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歷史學科組副組長、蘭州大學兼職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敦煌研究院兼職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編委、《敦煌吐魯番研究》年刊編委等職。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