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zhàn)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yōu)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xù)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060861
- 條形碼:9787121060861 ; 978-7-121-06086-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院校電氣信息類本科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教材。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16位和32位微機的工作原理、體系結構和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介紹了PC的并行輸入/輸出、中斷、DMA、存儲器、串行通信等接口及A/D、D/A技術;對人一機交互接口及PCI、USB和IEEE—1394等總線也做了詳細介紹。書中有豐富實用的例題和習題。
本書選材適當、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圖文并茂,便于實施系統(tǒng)教學。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電類專業(yè)的教學用書,也可供自學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目錄
1.1 微機概述
1.1.1 微機發(fā)展概況
1.1.2 微機的應用
1.2 計算機中數的表示和編碼
1.2.1 計算機中的進位計數制
1.2.2 計算機中常用的編碼
1.2.3 帶符號數的表示
1.2.4 數的定點與浮點表示
1.3 微機的一般概念
1.3.1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
1.3.2 名詞術語
1.3.3 微機結構
1.3.4 微機的工作過程
1.3.5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1.4 Intel微處理器結構
1.4.1 Intel 8088微處理器結構
1.4.2 Intel 80286微處理器
1.4.3 Intel 80386微處理器
1.4.4 Intel 80486微處理器
1.4.5 Intel Pentium微處理器
習題1
第2章 8088/8086及Pentium指令系統(tǒng)
2.1 8088/8086的尋址方式
2.1.1 立即尋址
2.1.2 寄存器尋址
2.1.3 直接尋址
2.1.4 寄存器間接尋址
2.1.5 變址尋址
2.1.6 基址加變址尋址
2.2 8088/8086指令系統(tǒng)
2.2.1 數據傳送指令
2.2.2 算術運算指令
2.2.3 邏輯運算指令
2.2.4 串操作指令
2.2.5 控制轉移指令
2.2.6 處理器控制指令
2.3 80x86/Pentium的尋址與指令系統(tǒng)
2.3.1 80x86/Pentium的尋址方式
2.3.2 80x86/Pentium指令系統(tǒng)
2.4 Intel 32位微處理器工作模式
2.4.1 實地址模式
2.4.2 虛地址保護模式
2.4.3 虛擬8086模式
2.4.4 系統(tǒng)管理模式
習題2
第3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1 機器語言、匯編語言與高級語言
3.1.1 機器語言與匯編語言
3.1.2 匯編語言與高級語言
3.1.3 匯編與連接
3.2 匯編語言源程序的結構
3.2.1 匯編語言的語句格式
3.2.2 匯編語言源程序的段定義
3.2.3 匯編語言的過程定義
3.2.4 匯編語言的段尋址
3.2.5 標準程序返回方式
3.2.6 匯編結束語句END
3.2.7 匯編語言源程序結構
3.3 數據定義
3.3.1 常量、變量和標號
3.3.2 數據定義和分配數據單元的偽操作語句
3.3.3 等值偽操作語句
3.4 匯編語言的運算符
3.4.1 算術運算符
3.4.2 邏輯運算符
3.4.3 關系運算符
……
第4章 PC總線與接口標準
第5章 輸入與輸出接口技術
第6章 中斷技術
第7章 半導體存儲器
第8章 DMA技術
第9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電路
第10章 數/模和模/數轉換器
第11章 人-機交互接口技術
參考文獻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 節(jié)選
第1章 微機基礎
1.1 微機概述
1.1.1 微機發(fā)展概況
電子計算機是20世紀科學技術*卓越的成就之一,它為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1946年**臺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根據所用電子器件的不同,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等多個發(fā)展階段,其發(fā)展隨著摩爾定律而不斷更新。同時,計算機由*早的數值計算、數據處理,發(fā)展到目前進行知識處理的人工智能階段,不僅可以處理字符、圖形、圖像,而且可以處理音頻、視頻信息,向多媒體方向發(fā)展,計算機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可以說在如今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微機是第4代計算機的典型代表。構成微機核心部件的是中央處理單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叫做微處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nit),CPU性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微機的性能。其中,CPU的字長是反映其性能的一個關鍵性特征參數,自從1971年微處理器問世以來,其字長已由*早的4位、8位增加到現在的16位、32位乃至64位,微機的發(fā)展十分迅速。
在微機的發(fā)展過程中,*為成功也*具影響力的是IBM PC系列微機,俗稱PC(Personal Computer)。1982年,IBM公司推出采用Intel 8088 CPU的準16位微機IBM PC;1983年5月,擴展型PC IBM PC/XT問世,它比IBM PC多了一個硬盤;1984年8月,以Intel 80286為CPU的16位增強型PC IBM PC/AT問世。80286(簡稱286)CPU比8086/8088有顯著改進。**,其內存增至l6MB;第二,具有虛擬存儲器功能,能利用外存模擬多達1GB的虛擬存儲空間;第三,具有同時運行多個任務的功能;第四,采用更高速度的時鐘,提高了處理速度。AT機是16位微機成熟的一個標志。
……
- >
山海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