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點擊人生-(新編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67246
- 條形碼:9787505867246 ; 978-7-5058-6724-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點擊人生-(新編版) 內容簡介
翁禮華,“中國財稅散文**人”,20年的從政生涯,紅紅火火,睿智通達的他,認為做官只是一個過程,是發揮自身價值的一個平臺。從1993年開始,他不僅把浙江財稅工作搞得有聲有色,而且獨辟蹊徑,以經濟視角面對歷史,寫出了大氣磅礴的系列財稅文化散文,成為令人矚目的專家型、學者型官員。
本書收錄了其至今為目的104篇短文,圍繞著讀書學習,工作方法和為人處事等諸多方面的談論了自己的感悟和見解,讀后會對涉世不深的年青人有所教益,對經驗豐富的中老年人產生共鳴。
作者應經濟科學出版社邀約,撰寫了《點擊人生》一書,全書有短文50余篇,10多萬字,圍繞著讀書學習,工作方法和為人處事等諸多方面的談論了自己的感悟和見解,由于文字洗煉,見解精辟,又多屬一生之中的經驗之談,我以為涉世不深的年青人讀后會有所教益,經驗豐富的中老年人讀后則會產生共鳴,迷茫者讀后更會豁然開朗,因此,我為之作序,鄭重地把它推薦給讀者。
點擊人生-(新編版) 目錄
1.拆解人生終極目標
2.“人”字與人性(共性篇)
3.“人”字與人性(差異篇)
4.人生“一二三四五”
5.人生有無之變
6.人生遠近之變
7.追求過程
8.“是”人,還是“做”人
9.解讀女性
10.解讀老年
11.潛能無限
12.有思想的動物
13.*危險的動物
14.佛國春曉
15.羈縻
16.古鎮人生
17.尋歸人生韻味
18.轉折的艱難
19.隨時隨地準備死千方百計爭取活
20.在享受中變傻
21.相互依存比競爭更重要
22.人生進步的動力
23.快樂不能一步到位
24.愛是快樂的源泉
第二章 探究幸福
1.幸福三思
2.人生的美好
3.智能開啟福門
4.成功是一種感受
5.*美是想像
6.平淡是真
7.出世之心
8.讓心理更年輕
9.欲望的尺度
10.受罪與享福
11.性格決定命運
12.命運與心態
13.實難圓滿
14.自我超越
15.胸懷的力量
16.信仰的力量
17.平衡比運動更重要
18.人種·皮膚·憂郁
19.來自食物的差異
20.“七不”延年
第三章 洞明世事
第四章 穎悟歷史
第五章 駕馭知識
附錄一 立身莫被浮名累涉世應干本色事
附錄二 翁禮華:中國財政文化的大寫者
附錄三 新人本主義實踐、第三種經濟學、大寫一個“政”字
附錄四 行走的心靈
點擊人生-(新編版) 節選
**章 品味人生
1.拆解人生終極目標
追求自由和財富是人的天性。由于創造財富是需要多人協作的,一個人不可能創造大量的財富和社會文明,因此便有了建立和諧社會的要求,從而使自由、財富與和諧成了人類的三大終極目標。
**個終極目標是追求自由。所有的動物都是追求自由的,沒有一匹馬希望自己被馬絡頭套住,沒有一只小狗希望有一個項圈把自己的脖子圈住,人也一樣,也希望自由,所以讓人坐監牢就成為一種刑罰。
第二個終極目標是追求財富。這是人還有少數動物所擁有的天性。羊是不追求財富的,它在大草原吃完草以后就跑了,沒有想到要把草帶點回去。人不光想把草帶回去,而且還要把它變成錢,、進而變成信用卡。也有少數動物跟我們人差不多,經常跟我們住在一起,我們互相感染,共同成長,所以也追求財富。比如說老鼠,以前我們住的磚木房子里,老鼠老是緊緊地跟隨著我們,哪里有我們人類,哪里就有老鼠。它們的作息時間恰好與我們相反,我們睡覺的時候,它就開始了追求財富的活動。還有一些動物也在跟隨著我們。我們如果把飯粒掉在地上,你就會看到螞蟻會把這些飯粒搬走。但是老鼠和螞蟻追求財富與我們人類不同,它們只是追求自然財富,而不會創造財富。人是能創造新財富的唯一動物。
創造財富,一個人能創造嗎?不能創造,比如說我們要把山上砍伐下來的木頭搬下來,這個大木頭一個人的肩膀扛不了,得好多人來扛,扛那個木頭的時候,肯定有人來喊口令“一二,一二”,才能步調一致,把木頭扛下來。
經濟學告訴我們,資源永遠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卻是無限的,對有限的資源得進行恰當的配置,才能產生效益,這是我們經濟學所研究的主要問題。進而就提出一個新的問題,人跟人有著協調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于是,就有了第三個目標。
……
點擊人生-(新編版) 作者簡介
翁禮華,1945年生,1962年入杭州大學(今浙匯大學西溪校區)化學系,1967年畢業,當過技術員、工程師、廠長、研究所長,1979年被評為“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省勞模。80年代從政后歷任奉化、鄞縣縣長,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浙江省財政廳廳長兼省地方稅務局局長及省國資辦主任。2003年從財政廳卸任后,改任浙江省政府經濟建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中國財稅博物館館長,浙江大學特聘教授、財經文史研究中心主任。
20年的從政生涯,紅紅火火,睿智通達的他,認為做官只是一個過程,是發揮自身價值的一個平臺。從1993年開始,他不僅把浙江財稅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堅持全省財政改革“以人為本”、“四兩撥千斤”、“省管縣”、“地稅與財稅合詈辦公”、“讓公共財政覆蓋農村”、實行“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轉移支付制度,而且獨辟蹊徑,以經濟視角面對歷史,寫出了大氣磅礴的系列財稅文化散文,成為令人矚目的專家型、學者型官員。歷任財政部部長和國稅總局局長對他贊賞有加,劉仲藜說他的書“融歷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項懷誠稱贊他“對財稅史典籍涉獵甚廣,研究有素,說起來旁征博引,頭頭是道”;金人慶說:“現在能寫財經雜文數他第一,……不搞財經的人愿意看,搞財經的更愿意讀”。著名作家黃亞洲說他是一眼“深井”,作品深刻,視角獨特,在短短的幾年里寫出幾百萬字,令專業作家望塵莫及。省作協多次為他的作品舉辦專題研討會,2000年中國作協吸納他為會員。翁禮華被稱為“中國財稅散文第一人”。
中國財稅歷史源遠流長,浩瀚龐雜,當他把財稅思想演繹成一部部著作后,他覺得還不夠厚重,于是,在其倡議并努力下,位于杭州吳山的中國財稅博物館誕生了。站在博物館學術樓的陽臺上,面對湖山、斜陽,他常常感懷:人生如白駒過隙,唯有文化是永恒的。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