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東方金字塔-西夏皇陵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6960974
- 條形碼:9787806960974 ; 978-7-80696-097-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方金字塔-西夏皇陵 內容簡介
百年考古大發現系列叢書在“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基礎之上,又挑選了數十項,原則是每個項目為一本書。這些項目除了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和意義、在國內外產生過重大社會影響、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之外,項目的選擇上也兼顧到考古文物學術內容的不同時代、不同類型、不同地區。作為考古文物的普及讀物,這些項目還必須有一定的可讀性、社會的認知性。
本書為該系列叢書之一。
東方金字塔-西夏皇陵 目錄
**章 被遺忘的王朝
第二章 帝王魂歸何處
第三章 巍峨東方金字塔
第四章 初揭地宮奧秘
第五章 陪葬墓冢如水漚
第六章 陪葬墓里有珍寶
第七章 祈求冥福有禪院
第八章 陵園建材來何方
第九章 西夏文化大觀園
第十章 西夏皇陵面面觀
第十一章 西夏勝跡寧夏游
參考文獻
后記
東方金字塔-西夏皇陵 節選
**章 被遺忘的王朝
西夏自公元1038年建國至1227年滅亡,歷經了189年,比北宋多10年,比遼僅少30年,而比金卻多50年,不論北宋、遼抑或金,它們的歷史都有專史,且列入皇皇的“二十四史”之中,而西夏卻被史籍列入“外國”或“外紀”,享受不到公平的歷史待遇,成為被歷史所遺忘的王朝。
實際上,西夏歷史比它存在的189年還要久遠得多。追溯它的遠祖,是居于我國西北赫赫有名的羌族。東漢時,羌族發展到150多個部落,居住在以西?ぃń袂嗪:j炭h西)為中心,包括今四川西北部和甘肅西部的廣大地區。魏、晉時期,羌族逐漸衰落,或為吐谷渾所役屬,或逃入川蜀西。境。隋末唐初,羌族中的黨項族強盛了起來,占據著唐古拉山以北,巴顏喀拉山以南的廣大地區,“有地三千余里”。通過兼并,這時黨項羌形成八個大部落,“大者萬余騎,小者數千騎,不相統一”,而其中以拓跋氏*為強大。
唐太宗時,拓跋部歸附唐朝,唐將其地分為三十二州,授拓跋部首領拓跋赤辭為西戎州都督,并賜皇姓李。唐玄宗時,由于吐蕃的侵逼,黨項諸部內徙于甘肅東部、陜西北部一帶。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唐王朝岌岌可危。黨項族首領拓跋思恭等率其部眾助唐死戰,建立了赫赫戰功,于中和三年(883年)晉爵為夏國公,再賜李姓。五代十國時期,黨項族利用軍閥混戰、政權更迭的有利時機,擁兵自守,逐步加強了以夏州(今陜西橫山西)為中心的“雖未稱國,而自其王久矣”的割據局面。
……
東方金字塔-西夏皇陵 作者簡介
鐘侃,男,1938年9月出生,江西人.1960年西北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原寧夏博物館館長、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館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60年參加工作后,長期從事考古工作。早期以調查發掘寧夏境內的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為王,后期研究領域擴大至北方草原青銅器、漢代匈奴墓地、西夏文化等。先后主持西夏王陵、水洞溝遺址、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固原彭堡春秋戰國墓地等重要考古發掘工作。出版有《寧夏文物述略》、《寧夏古代歷史紀年》、《寧夏史話》(合著)、《西夏簡史》(合著)等著作:發表了《青銅峽細石器文物遺址調查報告》、《寧夏陶樂縣細石器遺址調查》、《寧夏固原店河齊家文化墓地》、《寧夏南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文化》、《寧夏彭堡于家莊墓地》、《寧夏同心倒墩子漢代匈奴墓地》、《唐代幕容威墓志淺釋》、《水洞溝文化中的歐洲日石器技術風格》等60余篇考古調查發掘報告和學術論文。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