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北京山地植物和植被保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51223
- 條形碼:9787503851223 ; 978-7-5038-512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山地植物和植被保護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完成的,主要對北京山地植物、植被的多樣性進行了研究,評價了山地植物的優先保護級別;分析了北京山地植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后提出了自然保護區體系的建設方案。
在進行各項內容分析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分析方法,供相關研究人員參考。此書可供自然保護區學、生態學、植物學等專業的研究人員,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參考使用。
北京山地植物和植被保護研究 目錄
第1章 研究地區自然概況
1.1 地理位置
1.2 地質地貌
1.3 土壤
1.4 氣候
1.5 水文
1.6 植被
1.7 各調查地點概況
第2章 植物區系特征
2.1 植物區系的基本組成
2.1.1 維管束植物區系基本組成
2.1.2 北京植物新發現
2.1.3 北京植物分布新地點
2.2 植物區系的多樣性分析
2.2.1 科的多樣性分析
2.2.2 屬的多樣性分析
2.3 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2.4 植物區系的分布區特征
2.4.1 蕨類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
2.4.2 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
2.4.3 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
2.5 植物區系的演變和來源
2.6 植物區系的總體特征
第3章 植物優先保護級別評定
3.1 植物瀕臨消失風險評價
3.1.1 瀕臨消失風險指數的計算
3.1.2 植物瀕臨消失風險的評定結果
3.2 植物優先保護級別的評定
3.2.1 遺傳損失指數的計算
3.2.2 優先保護指數的計算
3.2.3 優先保護級別的評定結果
3.3 保護措施與建議
第4章 植物物種多樣性分布規律
4.1 植物物種多樣性隨主要環境因子的變化
4.1.1 物種多樣性隨海拔梯度的變化
4.1.2 物種多樣性隨坡向的變化
4.1.3 物種多樣性隨坡度的變化
4.2 植物物種分布的區域相似性和異質性
4.2.1 相似性分析
4.2.2 異質性分析
第5章 植被分類及其物種多樣性
第6章 典型森林群落結構分析
第7章 植被的分布規律
第8章 植物多樣性關鍵地區評價與保護空缺分析
第9章 植物多樣性保護體系規劃
參考文獻
附圖 北京山地植物多樣性保護體系規劃圖
北京山地植物和植被保護研究 節選
第1章 研究地區自然概況:
1.1 地理位置:
北京市位于華北平原的北端。地理坐標為E 115°25’一117°30’,N 39°28’一41°05’。東西寬約160km,南北長約176kin,全市總面積16 427.2km2。北京市的西部和北部均為山地,總面積約8542km2,約占全市總面積的62%。
1.2 地質地貌:
北京地區地層發育比較齊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疊系及上白堊統外,其他地層都有發育,總厚度達60 000m以上。巖石類型也很齊全,包括各種沉積巖、變質巖和火成巖。大部分巖石裸露在西部和北部山地,平原區則廣泛分布著第四紀松散沉積物。北京地區大地構造處于華北地臺中部——燕山沉降帶的西段。在地質歷史年代中,整個地區的地殼反復發生過明顯的升降運動,不斷接受大量的厚層沉積,又受劇烈造山運動的影響而使地層褶皺成山或出現斷裂,特別是發生于中生代的燕山運動,活動強烈,對北京地區的地質構造和地貌影響極大,加上新生代第三紀以來因內力地質作用而產生變位的新構造運動,使北京地區的地貌類型異常錯綜復雜。西部山地和大部分平原,自晚古生代至中生代一直下降凹陷,不斷有沉積物堆積,厚度很大,但是,自燕山運動以后,西部巖層褶皺隆起成山,而東部則下沉被新生代松散沉積物覆蓋形成平原。北部山地,自元古代末期隆起,除有深成零星的寒武紀沉積外,始終呈現上升狀態,尤其是經過中生代造山運動,伴隨有大量酸性深成巖體的侵入活動。深成侵入的花崗巖在遭受長期劇烈的剝蝕后,便大面積暴露于高山之顛,其間的一些斷陷盆地則有中生代中性火山巖系沉積(霍亞貞等,1989)。
氣溫、降水、風對北京的地貌影響主要表現在:在砂巖、頁巖、花崗巖的山地和丘陵區,常有大量風化物堆積。在溝口或山麓附近發育洪積扇,扇上有沖溝發育,是山區災害性滑坡、滑塌和泥石流發生的重要條件之一。
……
北京山地植物和植被保護研究 作者簡介
崔國發,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秘書長全國林業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林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導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