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儺文化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802115989
- 條形碼:9787802115989 ; 978-7-80211-598-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儺文化 內(nèi)容簡介
儺是一種祈福免災(zāi)的文化現(xiàn)象,本書講述了儺與鬼神世界;儺與世俗生活;儺與傳統(tǒng)文化;儺與當代世界及永恒的儺等內(nèi)容。
中國儺文化 目錄
**章 儺與鬼神世界
**節(jié) 儺的含義
第二節(jié) 儺的原形
第三節(jié) 儺的分類
第四節(jié) 儺與鬼神
第二章 儺與世俗生活
**節(jié) 儺壇
第二節(jié) 儺儀
第三節(jié) 儺藝術(shù)
一、儺戲
二、儺舞
三、儺樂
四、儺面具
第三章 儺與傳統(tǒng)文化
**節(jié) 儺與主流文化
第二節(jié) 儺與道
一、儺的本體內(nèi)核與道教影響
二、文化淵源的異曲同工
三、功能互補與儀式整合
第三節(jié) 儺與佛
一、儺文化對本土佛教的改造
二、佛教對于儺文化發(fā)展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儺與儒
一、角色演變與價值分擔
二、儺文化中儒家觀念浸淫
三、精神同構(gòu)與文化互補
第四章 儺與當代世界
**節(jié) 儺的當代形態(tài)
一、作為華夏活文化的儺
二、作為泛世界文化現(xiàn)象的儺
第二節(jié) 儺與現(xiàn)代社會和當代學術(shù)趨勢
第五章 永恒的儺
**節(jié) 文化的分流與并存
第二節(jié) 永恒的儺文化
再版后記
中國儺文化 節(jié)選
**章 儺與鬼神世界
第三節(jié) 儺的分類
(四)寺院儺
寺院儺與軍中儺在形式上有共同之處。軍中儺是將儺中所含的“武事”因素抽離出來加以強化,使儺服務(wù)于軍事,從而逐漸獨立為一種類型。寺院儺則是將儺中所內(nèi)含的“宗教”因素抽離出來加以強化,使儺服務(wù)于寺院,并同與之結(jié)合的寺院固有宗教內(nèi)容相互滲透而逐漸獨立成為某種特殊的類型。它們的共同特點都在于請神驅(qū)鬼、祈福禳災(zāi)。比如道教寺院中的儺,比較突出地表現(xiàn)在醮齋一類的儀式活動中,并在道教經(jīng)典里多有記載。關(guān)于“醮”,《隋書·經(jīng)籍志》這樣解釋道:
消災(zāi)度厄之法,依陰陽五行數(shù)術(shù),推人年命書之,如章表之儀,并具贄幣,燒香陣讀。云奏上無曹,請為除厄,謂之上章。夜中,于是星辰之下,陳設(shè)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祖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在《道藏》“洞神部·威儀類”中又將“醮”分列為醮宅、醮墓和解厄三類,并對供物、祭壇和招神做了詳細規(guī)定,如其中的《正一醮宅儀》指出,供神之物主要是絹布、果物、米、餅等。所招之神主要是五方室神、五七將軍、宅內(nèi)眾官等。一旦把眾神招請入壇后,便獻上香、茶和酒,同時開始陳述俗界心愿。有意思的是這些陳述已事先在經(jīng)典中準備完畢,成為一種規(guī)范格式,可供任何主持人使用,相當于早期儺文化原型中方相氏率百隸擊鼓大呼時所唱出的驅(qū)鬼歌,所不同的是方相氏之歌是唱出來驚嚇鬼神,是唱給被驅(qū)逐的對象聽的。而道教醮儀中的陳述之辭卻是唱給所招之神聽,是世俗之人向神界之靈的一種陳述、一種祈愿:
伏愿神官普垂恩佑,請勒五方直符,為某驅(qū)遣宅內(nèi)五虛六耗,蜚尸邪魅,及咒時瘟疫炁,中外強殫,行客寄鬼,雄雌注殺,遠去千里!
這類醮儀由于依附于道教,便隨之流傳到了后世。據(jù)記載,在中國的臺灣省臺南市,直到20世紀70年代還時常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道教醮儀,也即是我們所說的“寺院儺”活動:1979年年末的王醮,在公歷四月十二日早晨舉行了迎王爺儀式。四月十一日深夜,廟里亮起燦爛奪目的彩燈,一派輝煌,道士在醮壇上舉行儀式。
……
中國儺文化 作者簡介
陳躍紅,生于1954年。現(xiàn)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中文系副系主任,兼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職務(wù)。其先后師從著名學者樂黛云教授學習比較文學,師從前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前國際布萊希特學會主席安東尼·泰特羅(Antony Tatlow)學習戲劇和比較文學理論,師從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伊維德(w L Edema)學習西方理論和國際漢學。出版發(fā)表有《比較詩學導論》、《歐洲田野筆記》、《比較文學原理新編》、《語言的激活》、《向生而死》等多種著述和數(shù)十種中英文論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