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 版權信息
- ISBN:7503849304
- 條形碼:9787503849305 ; 978-7-5038-493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 本書特色
本書就是作者*新研究成果的總結和提煉。該書的問世,無疑為我國生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支撐。書中將豐富的數據、透徹的辨析,將控制論、混沌理論等前沿科學運用到生態建設研究中,闡述了大量復雜、抽象、深刻的自然科學問題,有著清晰的理論脈絡。全書共分4部分31章,具體內容包括生態控制系統工程導論、自然景觀和滿洲植物區系、我國內陸沿河沙地、“紅色沙漠”和錦繡山川的探索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 內容簡介
本書凝聚了關君蔚院士對我國生態建設的新思考,總結了他對生態建設多年研究的新思想,提出了我國生態建設的新思路,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國乃至世界生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 目錄
序二:運籌帷幄青山永駐
**部分 緒論
第1章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導論
第2章 東方思維和延安精神
第3章 探索對象的整體說明
第4章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的文字模型
第二部分 本論
第5章 生命的奧秘和負熵假說
第6章 自然景觀和滿洲植物區系
第7章 景觀生態系統分 析方法——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第8章 我國水土保持學科的出現
第9章 生態系統和景觀科學
第10章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的現代科學基礎
第11章 黑箱理論和關氏模式
第12章 動態跟蹤和監測預報
第13章 學習《系統科學》札記
第14章 從混沌出發之路——代本論部分 的結束語
第三部分 我國景觀生態分區
第15章 我國景觀生態分區
第16章 內蒙古東部林區——阿木爾森林植物區系
第17章 我國內陸沿河沙地
第18章 西北黃土地區
第19章 我國防護林的林種和體系
第20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河西走廊
第21章 新疆的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第22章 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防護林體系建設
第23章 “紅色沙漠”和錦繡山川的探索
第四部分 專題探索
第24章 我國的海岸防護林和紅樹林
第25章 華北山地的立地條件和造林類型
第26章 我國山區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第27章 森林涵養水源機理的研究
第28章 泥石流預測的探索
第29章 農林院校教育改革的探索
第30章 我國的林業和林學——試論綠色革命
第31章 留念青藏高原
著者留言
學習體會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后記
參考文獻
生態控制系統工程 作者簡介
關君蔚院士,1917年5月生于遼寧省沈陽市,滿族。1941豐畢業于日本東京農工大學林學科獲技求士學位。1 952年被聘為北京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副教授。后在河北農學院、北京林學院和現北京林業大學任教。1 984豐建立水土保持學科,任博士生導師。1995車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豐轉為資深院士。
關君蔚院士是我國水土保持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為創建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學科體系,他和他的同事們認真地就其定義、目標、理論基礎、內涵和邊界做了科學、系統地論述。他多年研究并經實踐證明,在山區常造成毀滅性災害的突發泥石流,不僅可以治理,而且可以預
報。他以生態脆弱的老少邊窮地區為突破口,運用現代科學技求成就,建立了更高層次的生態控制系統工程體系。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江西林木種質資源
¥10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