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初級會計學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安排是先理論后實務,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同時在憑證、賬簿、報表環節更加注重與實際會計工作的吻合。
初級會計學 目錄
**節 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
第二節 會計的對象與職能
第三節 會計要素
第四節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五節 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第六節 會計核算方法
第七節 會計法規體系
第2章 會計科目與賬戶
**節 會計科目
第二節 賬戶
練習題
第3章 復式記賬
**節 記賬方法
第二節 借貸記賬法
練習題
第4章 制造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節 制造業的主要經濟業務
第二節 資金籌集業務的核算
第三節 生產準備業務的核算
第四節 產品生產業務的核算
第五節 產品銷售業務的核算
第六節 利潤形成與分配業務的核算
練習題
第5章 會計憑證
**節 會計憑證概述
第二節 原始憑證
第三節 記賬憑證
第四節 會計憑證的傳遞與保管
練習題
第6章 會計賬簿
**節 會計賬簿概述
第二節 賬簿的設置與登記
第三節 賬簿的登記規則
第四節 對賬與結賬
第五節 賬簿的更換與保管
練習題
第7章 財產清查
**節 財產清查概述
第二節 財產清查的方法
第三節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練習題
第8章 財務報告
**節 財務報告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利潤表與利潤分配表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練習題
第9章 會計賬務處理程序
**節 會計核算形式
第二節 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第三節 匯總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第四節 記賬憑證匯總表核算形式
練習題
第10章 內部會計控制
**節 內部會計控制概述
第二節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
第三節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檢查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附錄二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附錄三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參考文獻
初級會計學 節選
第1章 總論
【本章要點】
1.會計的含義和要素。
2.會計的對象與職能。
3.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4.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5.會計核算方法。
6.會計法規體系。
【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會計的含義、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了解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會計的對象、會計核算的七種方法及其關系、會計工作應遵守的法律法規體系,理解會計的目標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
**節 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
一、我國會計的發展歷程
會計是適應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在中國,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時期:
上古時期:在舊石器時代,人們就懂得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雖然那時還沒有文字,但據考古專家的考證,古書中的“結繩記事”,也就多少帶有會計的性質,這可以說是*原始也是*簡單的一種會計記錄。以后,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會計也逐步發展起來。
西周時期:西周時期是我國奴隸制經濟發展的鼎盛時期,在西周,設有“司會”,其職能是:“掌國之官府郊野縣都之百物財用,凡在書契版圖者之貳,以逆群吏之活,而聽其會計。”(《周禮·天官下》)。
秦漢時期:秦漢時期,封建國家逐步統一,封建經濟得到了鞏固和發展,這時期的會計也得到了統一和迅速地發展。中式簿記方法,“人一出=余”的基本結算公式得到了廣泛運用,并實行了單式收付記賬法,有了定期的會計賬冊和會計報表,進一步確立了會計報告制度。
唐宋時期:唐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中式簿記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和完善,“四柱清冊”的出現,使我國的會計在當時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所謂四柱是指“舊管”(相當于上期結存)、“新收”(相當于本期收入)、“開除”(相當于本期支出)、“實在”(相當于本期結存)。“四柱清冊”方法,把一定時期內財物收支記錄,通過“舊管+新收=開除+實在”這一平衡公式,加以總結,既可檢查日常記賬的正確性,又可系統、全面、綜合地反映經濟活動的全貌。“四柱清冊”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后來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從外國引進了現代會計記賬方法,“四柱清冊”法在官方結算中才逐漸消失。
……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