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區域金融調控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67551
- 條形碼:9787010067551 ; 978-7-01-0067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域金融調控論 內容簡介
范祚軍博士在梳理前期國內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夯實金融調控區域化的理念基礎,并通過設定一系列經濟、金融指標,在比較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和金融發展差距的基礎上,研究不同區域金融發展與地區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不同區域的經濟與金融依存度差異,綜合運用平行數據模型(PANEL DATA)和向量自回歸模型(VAR)等計量經濟分析工具,分析濟發展差距、金融發展差距、區域經濟發展中金融的貢獻差異、區域經濟對金融政策的敏感度差異,并以此為基礎采用系統聚類分析方法通過SPSS軟件擬合確定31個樣本省區的金融調空區域類別劃分,探討構建區域金融調控機制。通過對未來我國區域金融調控政策目標的選擇、區域金融調控政策手段的創新和實施,*終縮小落后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
區域金融調控論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綜述
三、選題的理由
四、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五、本研究的框架結構
第二章 中國區域經濟與區域金融依存度
**節 區域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
一、區域經濟決定區域金融運行
二、區域金融發展促進地區經濟增長
三、金融發展與地區經濟增長互動關系的實證檢驗
第二節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金融要素的貢獻度差異
一、經濟發展中金融的貢獻
二、模型構建及數據選用
三、地區經濟發展中金融的貢獻彈性
第三節 區域資本形成與金融支持度差異
一、資本與區域經濟發展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資本形成的金融因素
三、金融信貸與區域資本形成的實證分析
本章小結
一、區域金融發展與地區經濟增長相依相存
二、區域問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依存關系差異較大
三、金融在促進地區資本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章 中國金融調控區域劃分
**節 中國金融調控區域劃分的決定要素
一、區域經濟發展差距
二、金融成長差異
三、區域生產率差異
四、區域貨幣供求差異
第二節 *優貨幣區理論框架及其在中國的實證
一、*優貨幣區理論及其發展
二、從*優貨幣區視角看中國金融調控政策差異化
三、要素流動性分析
四、政策沖擊的對稱性分析
五、經濟開放性差異度量
笫三節 金融調控區域劃分與聚類分析方法應用
一、國外經濟區域劃分的經驗借鑒
……
第四章 統一金融調控與區域化差別
第五章 區域金融調控工具創新與制度優化
附錄
參考文獻
區域金融調控論 節選
**章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所有國家現代化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現象。無論是英、美、法等發達國家,還是印度、墨西哥、巴西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概莫能外。但是,區域差距超過一定限度將會導
致政治、經濟、社會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區域差距問題一直是學術研究及政策爭論的核心,主要涉及區域差距的成因、區域差異度量、區域差距解決方案等方面。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
不可避免地成為影響地區差距的重要因素,從金融宏觀調控角度考察區域差距的成因,進而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也就成為邏輯的必然。
1.區域協調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
世界經濟發展歷史表明,基于自然稟賦的差異和人文歷史的沉積,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大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經常形態和基本特征。許多發達國家在歷史上都曾不同程度地經歷了從區域
經濟差異擴大到協調發展、區域差異縮小以至消除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經濟政策調控發揮了重要作用。如美國聯邦政府高度重視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并堅持市場經濟導向和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方針,將區域經濟不平衡作為一個重要問題來解決,聯邦政府在運用區域政策工具、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顯著的作用。為了解決區域差異問題,日本政府
也曾通過實施有關規范和大規模財政轉移支付、地區開發金融機構為落后地區企業提供優惠貸款等,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地區間經濟基礎、文化背景、資源稟賦差異很大。為了解決區域差距問題,中央政府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間實行了財政轉移支付、平衡收入差距的政策,并在經濟發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加大投資力度,但并沒有顯著縮小地區間在經濟效率方面的差距。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的解決,有些方面還進一步趨向突出,不僅影響到國民經濟健康運行,也關系到社會政治穩定、民族團結和邊疆鞏固。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全民族和全國范圍來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理應趨向時間上的同步和空問上的相對均衡。區域協調發展就是為了彌合不同民族和地區在發展進程和水平上的差距,創造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因此,研究并出臺相應政策抑制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急需,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要求,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東、中、西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這一重要論述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