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明清皖南方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100052734
- 條形碼:9787100052733 ; 978-7-100-05273-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皖南方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語言學文庫”之一,該書共分7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明末宣城方音、清代宣城方音、明末徽州方音、清代徽州方音、明清皖南方音的比較研究、皖南方音的古今比較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明清皖南方音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皖南人文和自然概貌
第二節 現代皖南方言概況
第三節 本書使用的材料
第四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五節 本文的研究方法
附錄1:黃生、黃承吉論徽州方音
附錄2:江永論徽州方音
附錄3:江有誥論徽州方音
第二章 明末宣城方音
**節 材料介紹
第二節 明末宣城話的聲母系統
第三節 明末宣城話的韻母系統
第四節 明末宣城話的聲調系統
第五節 明末宣城方音的特點
附錄:明末宣城話音節表
第三章 清代宣城方音
**節 材料介紹
第二節 清代宣城話的聲母問題
第三節 清代宣城話的韻母問題
第四節 清代宣城方音的特點
附錄1:涇縣志
附錄2:讀等子韻說
附錄3:太平府志·地理·方言
附錄4:蕪湖縣志·地理·方言
附錄5:南陵縣志·卷四·輿地
第四章 明末徽州方音
**節 材料介紹
第二節 明末徽州方音的聲母系統
第三節 韻母系統(上)介音問題
第四節 韻母系統(下)韻部
第五節 明末徽州方音的聲調系統一
第六節 明末徽州方音的特點
附錄:明末徽州話音節表
第五章 清代徽州方音
**節 材料介紹
第二節 聲母系統
第三節 韻母系統
第四節 聲調系統
第五節 清代徽州方音的特點
附錄1:《新安鄉音字義考正》節錄
附錄2:徽州府志。輿地志.風俗
附錄3:清代徽州話音節表
第六章 明清皖南方音的比較研究
**節 歷時比較(上)明清宣城方音比較
第二節 歷時比較(下)明清徽州方音比較
第三節 橫向比較 明清宣城、徽州方音比較
第七章 皖南方音的古今比較
**節 宣城方音的古今比較
第二節 徽州方音的古今比較
參考文獻
附錄1:《音韻正訛》同音字表
附錄2:皖南地圖
附錄3:徽州話地區圖
附錄4:宣城吳語區圖
附錄5:《讀等子韻說》
附錄6:《涇縣志》
附錄7:《律古詞曲賦葉韻統》(節選)
附錄8:《山門新語》(節選)
附錄9:《韻通》
附錄10:《音韻正訛》(節選)
附錄11:《元聲韻學大成》(節選)
附錄12:《音聲紀元》(節選)
附錄13:《徽州傳朱子譜》
附錄14:《新安鄉音字義考正》(節選)
后記
專家評審意見
專家評審意見
明清皖南方音研究 節選
**章 緒論
**節 皖南人文和自然概貌
一、行政區劃和歷史沿革
淮河和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由北向南把安徽分為三大塊,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區說中原官話,淮河、長江之間的皖中地區說江淮官話,長江以南的皖南地區的方言比較復雜,這就是本文關注的地區。包括池州地區、宣城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銅陵市、黃山市等,是舊寧國府、徽州府、池州府和太平府所屬地區。
舊徽州。府還包括現屬于江西的婺源縣,那里的方音也是我們的研究對象。皖南境內的東至縣現在說贛語,貴池市西部及東南角,“當地人傳說,他們的祖先,大概是在明初由江西省的‘瓦西壩’成批遷徙此地定居的”(孟慶惠1997,p.5)。這些地區不屬于我們的研究范圍。
皖南地區的開發歷史比較早。傳說時代屬于三苗的勢力范圍。《史記·五帝本紀》:“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于是……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這里的“江淮”應該包括皖南,所以跟荊州并提。春秋以前是越人的一支——干越的地盤,后為吳兼并,是當時著名的寶劍產地。以后相繼屬于越國、楚國。
秦時屬會稽郡。漢時屬揚州丹陽郡。隋屬丹陽、宣城、新安等郡。唐屬江南東、西道,有歙、宣、池州與江、饒州所屬之地。宋時,為宣、徽、池、太平州與廣德軍、永豐監,屬江南東路。元時屬江浙行省,有寧國、徽州、池州、太平、廣德五路。明代安徽隸屬于南京,有太平、池州、寧國、徽州四府和廣德州。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