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六韜三略 百戰奇略 經典珍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361756
- 條形碼:9787807361756 ; 978-7-80736-17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六韜三略 百戰奇略 經典珍藏版 本書特色
六 韜 文 韜 文師** / 2 盈虛第二 / 6 國務第三 / 8 大禮第四 / 9 明傳第五 /11 六守第六 /12 守土第七 /14 守國第八 /15 上賢第九 /17 舉賢第十 /19 賞罰第十一 /21 兵道第十二 /21 武 韜 發啟第十三 /23 文啟第十四 /26 文伐第十五 /28 順啟第十六 /33 三疑第十七 /34 龍 韜 王翼第十八 /36 論將第十九 /39 選將第二十 /41 立將第二十一 /42 將威第二十二 /45 勵軍第二十三 /46 陰符第二十四 /47 陰書第二十五 /48 軍勢第二十六 /49 奇兵第二十七 /52 五音第二十八 /54 兵征第二十九 /56 農器第三十 /58 虎 韜 軍用第三十一 /60 三陳第三十二 /66 疾戰第三十三 /66 必出第三十四 /67 軍略第三十五 /69 臨境第三十六 /71 動靜第三十七 /72 金鼓第三十八 /73 絕道第三十九 /75 略地第四十 /76 火戰第四十一 /78 壘虛第四十二 /79 豹 韜 林戰第四十三 /81 突戰第四十四 /82 敵強第四十五 /84 敵武第四十六 /85 鳥云山兵第四十七 /86 鳥云澤兵第四十八 /87 少眾第四十九 /89 分險第五十 /90 犬 韜 分兵第五十一 /92 武鋒第五十二 / 93 練士第五十三 / 94 教戰第五十四 / 95 均兵第五十五 / 96 武車士第五十六 / 98 武騎士第五十七 / 99 戰車第五十八 /100 戰騎第五十九 /102 戰步第六十 /104 三 略 上 略 /107 中 略 /119 下 略 /123 百 戰 奇 略 **卷 一、計戰 /130 二、謀戰 /133 三、間戰 /134 四、選戰 /136 五、步戰 /137 六、騎戰 /139 七、舟戰 /142 八、車戰 /143 九、信戰 /145 十、教戰 /146 第二卷 十一、眾戰 /148 十二、寡戰 /149 十三、愛戰 /151 十四、威戰 /152 十五、賞戰 /155 十六、罰戰 /155 十七、主戰 /157 十八、客戰 /158 十九、強戰 /160 二十、弱戰 /161 第三卷 二十一、驕戰 /163 二十二、交戰 /166 二十三、形戰 /167 二十四、勢戰 /168 二十五、晝戰 /171 二十六、夜戰 /172 二十七、備戰 /173 二十八、糧戰 /174 二十九、導戰 /175 三 十、知戰 /176 第四卷 三十一、斥戰 /178 三十二、澤戰 /179 三十三、爭戰 /180 三十四、地戰 /182 三十五、山戰 /184 三十六、谷戰 /185 三十七、攻戰 /186 三十八、守戰 /188 三十九、先戰 /189 四 十、后戰 /190 第五卷 四十一、奇戰 /192 四十二、正戰 /194 四十三、虛戰 /195 四十四、實戰 /196 四十五、輕戰 /197 四十六、重戰 /198 四十七、利戰 /199 四十八、害戰 /200 四十九、安戰 /201 五 十、危戰 /203 第六卷 五十一、生戰 /206 五十二、死戰 /207 五十三、饑戰 /209 五十四、飽戰 /211 五十五、勞戰 /212 五十六、佚戰 /213 五十七、勝戰 /214 五十八、敗戰 /216 五十九、進戰 /217 六 十、退戰 /218 第七卷 六十一、挑戰 /220 六十二、致戰 /221 六十三、遠戰 /222 六十四、近戰 /224 六十五、水戰 /225 六十六、火戰 /226 六十七、緩戰 /227 六十八、速戰 /228 六十九、整戰 /230 七 十、亂戰 /231 第八卷 七十一、分戰 /232 七十二、合戰 /233 七十三、怒戰 /234 七十四、氣戰 /235 七十五、歸戰 /236 七十六、逐戰 /237 七十七、不戰 /238 七十八、必戰 /240 七十九、避戰 /242 八 十、圍戰 /243 第九卷 八十一、聲戰 /244 八十二、和戰 /245 八十三、受戰 /246 八十四、降戰 /247 八十五、天戰 /248 八十六、人戰 /250 八十七、難戰 /251 八十八、易戰 /252 八十九、餌戰 /253 九 十、離戰 /254 第十卷 九十一、疑戰 /256 九十二、窮戰 /257 九十三、風戰 /258 九十四、雪戰 /259 九十五、養戰 /261 九十六、書戰 /263 九十七、變戰 /264 九十八、畏戰 /265 九十九、好戰 /267 一 百、忘戰 /268 鬼 谷 子(附) 捭闔** /270 反應第二 /273 內●第三 /276 抵●第四 /279 飛箝第五 /281 忤合第六 /283 揣篇第七 /285 摩篇第八 /287 權篇第九 /289 謀篇第十 /293 決篇第十一 /297 符言第十二 /299 轉丸第十三(亡佚) /301 ●篋第十四(亡佚) /301 本經陰符七篇 /302 盛 神 /302 養 志 /304 實 意 /305 分 威 /306 散 勢 /307 轉 圓 /308 損 兌 /309 持 樞 /310 中 經 /311
六韜三略 百戰奇略 經典珍藏版 內容簡介
《六韜》通過周文王、武王與呂望對話的形式,論述治國、治軍和指導戰爭的理論、原則,是一部具有重要價值的兵書,對后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受到歷代兵家名將的重視,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國外也有深遠影響,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 《三略》分上、中、下三篇,內容比較簡略,主要闡述的是治國興邦、統軍馭將的政治方略,同時也涉及到一些用兵打仗的具體計謀與方法。其思想體系不局限于一家,而是雜糅各家思想,尤以吸收儒、道兩家學說為多。因此《三略》雖以兵書著稱,也被視為一部政治謀略著作。此次出版,我們將《六韜》、《三略》合在一起奉獻給讀者,一方面是兩書有“同源”的說法,另一方面二者在內容上確有相得益彰之處。 《百戰奇略》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而問世,這無論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并一再刊行,廣為流傳。
六韜三略 百戰奇略 經典珍藏版 目錄
文 師 第 一
【原文】
文王將田〔1〕,史編布卜曰〔2〕:“田于渭陽〔3〕,將大得焉。非龍非●〔4〕,非虎非羆〔5〕,兆得公侯〔6〕,天遺汝師〔7〕,以之佐昌,施及三王〔8〕。”
文王曰:“兆致是乎?”
史編曰:“編之太祖史疇,為禹占〔9〕,得皋陶〔10〕,兆比于此〔11〕。”
文王乃齊三日〔12〕,乘田車,駕田馬,田于渭陽,卒見太公,坐茅以漁〔13〕。
【注釋】
〔1〕文王:即周文王,姬姓,名昌。他廣招天下賢士,勵精圖治,使國力強盛,為其子周武王滅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礎。田:田獵,打獵。
〔2〕史編:史官名,“史”為其官職,“編”為其名。布卜:占卜。
〔3〕渭陽:渭水北岸。古人以水北為陽,水南為陰。
〔4〕●(chi):通“螭”,傳說中的一種無角龍。
〔5〕羆(pj):棕熊,俗稱人熊。
〔6〕兆:占卜時出現的預示吉兇的征兆。公侯:古時的高等爵位,此指有大才之人。
〔7〕遺(whi):贈與。
〔8〕施:施恩,惠及。三王:此指周文王之后周朝的三代君王,即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9〕禹:即大禹,因治理洪水有功,繼舜之后成為部落聯盟的領袖。
〔10〕皋陶:傳說中東夷族的首領,偃姓,先后輔佐舜和禹,執掌刑獄,以執法公正著稱。
〔11〕比:類似。
〔12〕齊:通“齋”,齋戒。
〔13〕太公:即姜太公,名望,字尚,又名呂子牙(一說尚)、姜子牙、太公望。商末周初人,先后輔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為推翻商朝統治、建立西周王朝立下大功。
【譯文】
周文王要出去狩獵,太史官編為他占卜之后說:“您這次到渭水北岸去狩獵,將會有很大的收獲。所得到的既不是龍,也不是螭(一種無角的龍),既不是熊,也不是羆,根據卜兆將會得到一個輔佐您成就大業的公侯之才,上天派他來做您的老師,用來輔佐您,并將惠及您的子孫三代。”
周文王問道:“占卜的征兆能有這么好的結果嗎?”
太史編說:“我的高祖史疇曾經為大禹(一說當為舜)占卜,卜兆預示會得到賢臣輔佐,后來果真得到了皋陶,當年的卜兆與今天的非常相似。”
周文王于是齋戒三天,然后乘著狩獵專用的田車,駕著狩獵專用的田馬,來到渭河北岸一帶狩獵,終于遇見姜太公,正坐在河邊的茅草叢中釣魚。
【原文】
文王勞而問之曰〔1〕:“子樂漁耶〔2〕?”
太公曰:“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今吾漁,甚有似也。”
【注釋】
〔1〕勞:慰勞。
〔2〕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譯文】
文王上前問候太公,并問他說:“您很喜歡釣魚嗎?”
姜太公回答說:“我聽說君子以實現自己的抱負為樂,小人則以完成自己所做的事情為樂。我現在釣魚,道理差不多如此,并非喜歡釣魚。”
【原文】
文王曰:“何謂其有似也?”
太公曰:“釣有三權〔1〕:祿等以權〔2〕,死等以權,官等以權。夫釣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觀大矣。”
【注釋】
〔1〕權:權謀,權術。
〔2〕祿:俸祿,官祿。
【譯文】
周文王問:“怎么說與釣魚的道理相同呢?”
姜太公回答說:“釣魚時要運用三種權術,正像君主收羅人才時一樣。君主用高官厚祿吸引人才,就如同用魚餌誘魚上鉤;君主用重賞收買人才,就如同用香餌誘魚冒死來食;君主用不同的官爵職位授予各類人才,就如同用不同的誘餌釣取不同的魚一樣。垂釣就是為了得到魚,此事意義很深奧,從中可以悟出更大的道理。”
【原文】
文王曰:“愿聞其情。”
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魚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長,木長而實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親合,親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語應對者,情之飾也〔1〕;至情者,事之極也。今臣言至情不諱〔2〕,君其惡之乎〔3〕?”
【注釋】
〔1〕飾:修飾,文飾,外在的形式。
〔2〕諱:避諱,隱諱。
〔3〕惡:厭惡。
【譯文】
周文王說:“我很希望聽聽其中深奧的道理。”
六韜三略 百戰奇略 經典珍藏版 作者簡介
劉基,字伯溫,明初軍事謀略家。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時人比為諸葛亮。《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講授,后經蘇秦、張儀等人補充、修改而成的集縱橫家、兵家、道家、仙家、陰陽家等思想于一體的政治理論著作。其作者鬼谷子的生平已無確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記》認為鬼谷子是蘇秦、張儀的老師。《鬼谷子》闡述了戰國縱橫家所崇尚的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技巧。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