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法制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28051
- 條形碼:9787561528051 ; 978-7-5615-280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法制史 本書特色
中國法制史的古代部分,著重描述古代法的基本形態,揭示其特質,批判地總結其歷史經驗,以辨明中國法制的歷史傳統與法律現代化目標間的差異,并盡可能地思考中國法的現狀與其歷史傳統之間的承傳揚棄關系。中國法制史的近代部分,著重描述始于清末變法修律的以憲政制度為中心的中國法制走向近代化的過程及其得失。通過本書可以使讀者對中國法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法律文化有比較系統全面的了解,積累必要的法律史基礎知識,更好地總結借鑒歷史上法律制度建設的經驗教訓,為深化法學理論和部門法的研究提供法史基礎,并為現實的民主法制工作服務。 本書既重視史論結合、靜態與動態的法律結合,重視“導論”的宏觀指導作用和從更廣闊的背景探討中華法系等相關問題;也注意比較各朝法律的發展變化(異同),歸納出其中的典型性、共通性、規律性的原理和知識。
中國法制史 內容簡介
中國法制史.是研究中國歷代法律制度的產生、發展過程及其內在規律的專門學科。作為法學與史學的一門交叉學科,它以斷代大法為基本線索,以刑事、民事、經濟、行政、訴訟、監獄等各部門法規制度以及近現代以來出現的憲法性文件與憲政制度為重點內容;既橫向研究各個時期、各個種類的法律制度的主要特點、歷史作用,又縱向探討歷代立法與司法制度的系統演變、客觀規律,并注重法律制度的適用與實施。
中國法制史的古代部分,著重描述古代法的基本形態,揭示其特質,批判地總結其歷史經驗,以辨明中國法制的歷史傳統與法律現代化目標間的差異,并盡可能地思考中國法的現狀與其歷史傳統之間的承傳揚棄關系。中國法制史的近代部分,著重描述始于清末變法修律的以憲政制度為中心的中國法制走向近代化的過程及其得失。通過本書可以使讀者對中國法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法律文化有比較系統全面的了解,積累必要的法律史基礎知識,更好地總結借鑒歷史上法律制度建設的經驗教訓,為深化法學理論和部門.法的研究提供法史基礎,并為現實的民主法制工作服務。
本書既重視史論結合、靜態與動態的法律結合,重視“導論”的宏觀指導作用和從更廣闊的背景探討中華法系等相關問題;也注意比較各朝法律的發展變化(異同),歸納出其中的典型性、共通性、規律性的原理和知識。
中國法制史 目錄
**節 中國法制史概說
第二節 中國法律史的研究歷史及現狀
第三節 中華法系及其特點與影響
**章 夏商周三代(先秦)的法律制度
**節 中國法律的起源
第二節 夏商周三代的法律思想及立法活動
第三節 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制度與禮制
第四節 夏商周三代的民事法律
第五節 夏商周三代的刑事法律
第六節 夏商周三代的司法制度
第七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律思想與法律的劇變
第二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
**節 秦律研究的典型意義
第二節 秦朝的立法活動
第三節 秦律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對秦律的反思
第三章 漢代法律制度
**節 黃老思想與漢初法制
第二節 董仲舒的儒學思想與漢朝法制的轉型
第三節 漢朝的民事法律
第四節 秦漢時期的司法制度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律學的發展
第二節 魏晉律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南北朝諸律的演變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律的儒家化
第五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司法制度的新變化
第五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節 隋朝法律
第二節 唐初立法思想與立法概況
第三節 唐朝刑事法律規范
第四節 唐朝行政法律規范
第五節 唐朝民事法律規范
第六節 唐律的特點與歷史地位
第七節 唐朝司法建設的成就
第六章 宋元的法律制度
**節 宋朝的立法概況
第二節 商品經濟、功利思想與宋朝民商法律的發展
第三節 宋朝重懲賊盜的國策及刑事立法
第四節 宋朝司法制度的特點
第五節 元朝法律
第七章 明朝的法律制度
**節 明朝立法思想與立法活動
第二節 貫徹高度集權思想的明朝行政法律
第三節 明朝民事法律規范
第四節 明朝刑事法律規范
第五節 明朝司法制度的變化
第八章 清朝的法律制度
第九章 清末的變法修律
第十章 中華民國的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革命根據地的法律制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