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至寶.千年之旅:發現絕跡千年的柴窯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416001
- 條形碼:9787801416001 ; 978-7-80141-60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至寶.千年之旅:發現絕跡千年的柴窯 本書特色
在那些中國歷史陶瓷器里,隱藏著一件有著令世人驚訝的謎與歷史的
名寶。那就是,被稱為“世界陶瓷史上的奇跡”、五代十國時期的“后周的
官窯——柴窯”。柴窯,知道的人都了解,它被贊譽為擁有極致之美的陶瓷
器藝術品、堪稱至寶中的至寶。但是,世界之大,卻沒有一個人看見過、觸
摸過。各位讀者將會成為世界上的學者、研究者的先驅,*先了解到這個發
現、成為“至寶柴窯”的*初的目擊者和證人。
<編輯推薦>=柴窯,
歷史上惟一以君主姓氏
命名的瓷窯,
同時, 、
也是惟一一個久已被
歷史的塵埃
深深掩埋得蹤跡全無的
官窯。
我極力推薦大家來閱讀
這本書。那是因為這本
書是包括歐美書籍在內
的我讀過的*與眾不同
的書。
常磐大學國際學部
Clay Bussinger
至寶.千年之旅:發現絕跡千年的柴窯 節選
nbsp; 文
自有記載以來,日本與中國的友好親善交流的歷史已有兩干年之久。
特別是對于日本人來說,中國就是自己語言文化的母國。
現在的日本人吃米飯、喝茶、使用漢字、穿和服等等,追究其來源也都
可以說是從中國那里傳來的。
日本這個民族,*初也不是在這個島國上由猿進化而來的,可以認
為日本民族的主流文化,是先史時代的中國人將各種先進文化帶來的。
有關秦始皇時代的徐福和吳國太伯的傳說似乎也在證明這些。
*早記載日本歷史的史料,是《漢書·地理志》,從一世紀后半葉的漢
代,日本才登上歷史的舞臺。
在此之后,許多日本的使節團和學僧陸續遠渡中國,學習并吸收中國
先進的文化,對以后日本國家的形成和日本文化的創立都產生了深遠的
影響。
因此可以說,日本文化的源頭是中國的古代文化,如果想要研究從古
代到中世紀的日本文化,那么從研究中國文化人手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反過來說,由于日本文化中還保留有大量的中國古代文化,因
此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和民俗時,將日本文化拿來作參考也是非常有價
值的。
尤其是在考察日本的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時,這種現象表現得更為
顯著。
現在全世界除了中國本身,日本是*多保留有中國古代文化遺產
的國家。
這樽“青百合花瓶”可稱得上是日中友好交流的一個歷史的見證。
本書僅是我歷經八年,對于這樽花瓶的探訪、研究和調查的記錄。
‘‘青百合花瓶’’是柴窯的可能性能有多大呢?難道在中國古代陶瓷的
窯中真的就沒有類似的作品了嗎?
評價與定論就不是我的工作了,而是日中兩國人民、研究中國陶瓷
專家、學者們的事。
我確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學的發展、歷史文獻的發現、考古挖掘
的進展,“青百合花瓶”的真實身份一定會被定論。我也期待并堅信“青百
合花瓶”被證實是柴窯的那一天。
即使在這種目前尚無法定論,依然是我個人推斷的情況下,我還是
堅持出版此書,因為我確信,除了能讓日中兩國人民知道發現了這樣一
樽深不可測美麗的瓷瓶之外,而這樽瓷瓶也一定能夠成為日中兩國文化
交流的橋梁。
鈞窯——
色彩復雜的青瓷
在五大名窯中排名第四的鈞窯,在12世紀初,也就是北宋后期迎來
了它的繁榮期,生產一直持續到元、明兩代。但是其作品還是以北宋時期
出產為*佳。同汝窯一樣,鈞窯據說也是北宋宮廷的御用瓷窯。
說起鈞窯的特征,還是要說其色調。原本是青瓷,但是在青瓷釉中加
入銅紅釉而燒制出的“紫紅釉”,還有加入乳濁釉燒制出的的“天藍釉”、
“天青釉”、“月白釉”等都顯現出極為復雜的色調。
官窯\哥窯——
南宋的青瓷
南宋時期,在浙江省杭州郊外的烏龜山山麓,建造了燒制宮廷專用
瓷器的窯,被后人稱作“南宋宮窯”或者“郊壇宮窯”。因為在制作過程中
多次涂釉,所以釉質很厚,并因此生成類似冰裂紋樣的細紋。這是南宋官
窯青瓷的特征。與北宋的汝窯相比它更有光澤。官窯遺留下來的作品比
較多,它的窯場遺址被日本的大谷探險隊發現,因此上野的東京國立博
物館中收藏了很多官窯陶瓷的碎片。
五大名窯中僅次于“官窯”的“哥窯”,也是南宋時所建的官窯之一。現
在還沒有找到窯址的具體位置,并且有很多尚不明了的地方。在其不同裂
度的細紋中可以看到不同色澤的“金絲鐵線”,是它的一個顯著特征。
定窯——
白瓷的名作
如前所述,白瓷在唐代時期北方比較發達。在宋代,傳承邢州窯白瓷
生產的主要角色的是“定窯”。它的窯場遺址在河北省曲陽縣,是由日本著
名的研究專家小山富士夫發現的。
宋代定窯*大的特點是被稱作“淚痕”的釉痕。在白瓷素胎底部雕刻
的花紋里填充釉彩,燒制后可以看見優美的“淚痕”輪廓。另外,定窯的素
胎很薄,為使其在火中不致傾倒,工匠們采用了“倒燒”的方法,所以在它
的邊口處沒有施釉,而是用金、銀、銅等金屬材料鑲邊,這是它的特點之
一。順便說一下,前面所說的汝窯,由于當時的宮廷更喜歡釉彩完整的瓷
器,所以汝窯瓷在邊口處也要施釉。
形式雖有不同,但定窯無可置疑地擁有和汝窯、鈞窯一樣的名窯地
位,同時被人們稱為“上乘之作”。定窯不僅生產白瓷,還使用不同的釉彩
生產“黑定”、“柿定”、“紅定”、“綠定”等多種多樣的瓷器。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