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藏戲藝術 本書特色
★16開布面精裝,西藏人民出版社、京華出版社聯袂出版,1999年1版1印
★藏戲是一個龐大的歌舞劇系統,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時*為久遠、流傳*為廣泛的劇種之一
★藏戲堪稱為我國之國粹國寶,但是它在今天社會變革中逐漸面臨真正意義上的失傳而有消失的危險,因此它急需保護
★600多幅精美圖片,11大類別講述藏戲源流、藏戲內容、藝術形式、藝術魅力、歷史價值及后世影響與保護等
★本書序言、目錄為漢、藏、英三語對照
★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藏戲,藏語名是“阿吉拉姆”,是集戲劇、音樂、文學、舞蹈為一體的綜合性藏族藝術,噶舉派僧人唐東杰布被奉為藏戲的祖師。
藏戲包含多個流派劇種,是一個龐大的歌舞劇系統,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時*為久遠、流傳*為廣泛的劇種之一。藏戲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云乘王子》《敬巴欽保》《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
由于不同地區環境條件的差別,藏戲還逐步形成了多種流派,主要有屬于舊派的白面具派和屬于新派的藍面具派,還有獨角戲,目前以藍面具派影響*大。
屬白面具的舊派,有窮結的賓頓巴、堆龍德慶的朗則娃,乃東的扎西雪巴等。因舊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們的戲動作和唱腔都比較簡單,影響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爾、覺木隆、香巴四大劇團,他們的演出開始時,由戴藍面具的演員出場,故稱藍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藝術有較大發展,影響也比較大,慢慢就把舊派代替了……
本畫冊內容包括藏戲源流、劇種流派、表演藝術、角色行當、臉譜面具、音樂唱腔、舞臺美術、服裝道具、演出具目等11大類,全面反映了近年來藏戲研究的*新成果,書中收圖片600多幅,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美輪美奐。
中國藏戲藝術 節選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