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當代百家梅花畫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235328
- 條形碼:9787536235328 ; 978-7-5362-3532-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百家梅花畫譜 內容簡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是*習見的表達方式,文人墨客們常常由客觀事物獨特的自然特征而生發出形而上的人格意義和象征意義。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客觀事物與主觀情感相對應的精神符號,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人們的認識觀。在傳統的繪畫和文學領域,尤其如此。象梅花、蘭花、竹子、菊花,被譽為“四君子”,便是*典型的現象。中國人喜愛四君子題材,熱衷于吟詠、描繪四君子,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梅花“冰肌玉骨”、“高標逸韻”、“玉潔冰清”、“香自苦寒來”;蘭花“生在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人稱“香祖”;竹子“直節凌云”、“虛心抱節”、“碧玉傲霜”、“灑然清風”;菊花“傲霜吐艷”、“善體東君意,從來不折腰”、“傲霜而晚香”,文人士大夫們與之交流、對悟,從它們身上找到了精神的追求與寄托,進而將其當成了自我精神調適的*佳手段。歷經千古流變,梅花、蘭花、竹子、菊花這四種品格各異的植物,逐漸演變成為特定文化內涵的約定,升華為傳統文人的精神品格,乃至中華民族的獨特民族氣節。
自文人畫發端以來,四君子便成為*常見的繪畫題材,在漫長的發展過程當中,四君子題材的繪畫技法、思想內涵逐步的到完善和豐富,形成了高度完備的程式。與此同時,由于四君子題材在表現上筆墨技巧側重點的不同,也使之成為中國畫筆墨訓練的基本要素,乃至形成了習畫必由梅、蘭、竹、菊入手,日課必寫四君子的傳承模式。
前人在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方面的卓越繪畫成就堪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時代在發展,筆墨當隨時代。在當今東方文明面臨西方文化熱潮洶涌撞擊的局面之下,人們普遍面臨如何傳承民族文化精粹的新課題,面臨如何應對西方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念沖擊的新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繪畫成教化、助人倫的傳統價值觀,對建設當代價值體系和道德標準更加凸顯出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此,當代畫家在繼承文化傳統和技法傳統的基礎上,為四君子注入了嶄新的時代氣息,使之煥發出了新的時代風采。在當代繪畫藝術多元狀態之下的四君子創作,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新格局。
為了集中反映當代四君子題材的創作現狀,展現當代畫家的探索新成果,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君子之風——當代百家梅花畫譜》,并將陸續出版蘭花、竹子、菊花畫譜。每本畫譜分別收入在梅花、蘭花、竹子、菊花創作上卓有建樹的百位名家的*新作品。在作者選擇上,老、中、青兼顧,盡量減少那些司空見慣的樣式,更加注重作品的內在質量和風格特征的代表性。可以說,這樣一套叢書,既是為當代當代四君子繪畫藝術造影,更為美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套難得的工具書。希望有志于中國畫研究創作的朋友們,可以從中找到登堂入室的門徑,由此踏入更廣闊的藝術天地。
當代百家梅花畫譜 目錄
歷代詠梅詩詞百首
關山月
崔子范
蕭朗
孫其峰
趙梅生
傅梅影
姚天沐
孫墨龍
張士瑩
李自強
譚滌非
齊辛民
彭昭俊
張蒲生
邵靈
賈浩義
湯集祥
魯風
李智綱
談士屺
尹延新
杜滋齡
王培東
林墉
牛濟普
朱松發
郭莽園
楊正新
劉斯奮
曾昭明
馮儉
陳永康
劉原生
郭石夫
陳濟謀
白磊
陳玉圃
高卉民
梁照堂
平治
李德君
康金成
李人毅
陳永鏘
張建華
彭善喜
裴士戎
郭方頤
寇衡
王潮安
王其華
汪壯
應詩流
趙東軍
張占鎖
李運江
姚龍順
周華君
王盛華
薛爾納
韓瑋
郭書仁
劉玉泉
顧揚
邵志杰
廖俊鴻
韓昌力
趙英水
陳文彬
蘇宗盛
王國強
鄧遠坡
錢文觀
顏泉
激夫
祁惠民
陸山
田博庵
李同安
李勁墊
賈世玉
陳運權
王有志
魏懷亮
索鐵生
李春霞
盧中見
何俊華
李輝
陳鵬
高譯
王衛平
劉宏
吉瑞森
陳湘波
易峰
劉詩東
韓墨
李軍
許敦平
鄭雅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桂徵芍藥作品選
¥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