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案醫話入門必讀 內容簡介
岳美中認為:“醫案、醫話也應當有所泛覽,汲取別人經驗,才能豐富自己的學識。醫案以《王孟英醫案》、《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為好,醫話以《冷廬醫話》、《止園醫話》為佳! 《中醫入門必讀叢書:醫案醫話入門必讀》主要編輯、收錄了《王孟英醫案》、《名醫驗案》、《冷廬醫話》、《止園醫話》等家喻戶曉的入門讀物。
醫案醫話入門必讀醫案醫話入門必讀 前言
王孟英醫案
名醫驗案
冷廬醫話
止園醫話
醫案醫話入門必讀 節選
病者項氏,年逾不惑,住瑞安鮑川。
病名暑濕。
原因酷暑之日,頭時痛,嗜食瓜果,猶強飯作勞。七八月間,忽起颶風,從此飲食減少,神疲乏力。癥候寒熱往來,日作兩次,頭汗出,寒時欲飲,熱反不渴,后目?诳嘧鲊I,神倦欲寐,熱時譫語。
診斷脈弦濡微數,微數為暑,弦濡為濕,暑濕伏邪,內蘊膜原,乘新涼而外發,故始則懔寒,頭痛如破也。內經瘧論篇日:“邪氣內薄五臟,橫連膜原,間日乃作。”后賢薛生白亦云:“邪阻膜原,寒熱如瘧!狈蚰ぴ烁裟ぶQ,居表里之間,欲達不果,欲入不能,所以形寒壯熱,似瘧狀也。寒欲熱欲,熱反不渴者,良以邪欲內入,正氣難支,得熱飲以助陽御邪故也。身體疲倦者,濕阻氣滯也。延及三候,寒熱不已,日仍兩作,癥添口苦、目眩、作嘔。乃邪移少陽之見象。經云:“少陽之為病,口苦、目眩、咽干”也。
療法初用茯苓、夏、樸,理濕為君,藿梗、蔻仁,芳香化濁為臣,滑、芩、連翹,解暑為佐,使以竹茹、荷梗,清絡熱以達膜也。繼用柴胡升陽達表為君。芩、茹退熱和陰為臣,佐以苓、夏,祛痰降逆,使以參、草,輔正調中。處方仙半夏二錢浙茯苓三錢川樸八分杜藿梗錢半竹茹二錢白蔻仁二粒(研沖)青連翹三錢,飛滑石三錢(包煎)淡黃芩七分荷梗一尺(切寸)
繼方川柴胡八分淡黃芩七分仙半夏二錢浙茯苓錢半西黨參一錢炙甘草六分
效果初方連服數劑,未見進退,繼投柴胡一方,復杯即已。
廉按經謂“夏傷于暑,秋必痃瘧”。此即暑濕化瘧之原因。方用化濕清暑,雙方兼顧,亦屬正治之法。后用小柴胡湯加減,復杯即已者,益見經方效用之神應,惟柴胡必須川產為妙。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