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同濟生活六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34146
- 條形碼:9787560834146 ; 978-7-5608-341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同濟生活六十年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四部分。
**部分,主要是與校史、學運史有關的文章,也有一些學校的掌故文章。
第二部分,是一九五二年院系調整后,在建筑系(一九八六年擴展為建筑城規學院)工作期間寫的有關專業發展情況的一些文字。
第三部分,是有關一物的紀念、回憶文章,有同濟我的老師,也有城市規劃界的朋友。
第四部分文字,主要有關我本人的部分學術活動的回憶。
附錄,收錄兩篇有關當前規劃問題的訪談。
同濟生活六十年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四部分。
**部分,主要是與校史、學運史有關的文章,也有一些學校的掌故文章。
第二部分,是一九五二年院系調整后,在建筑系(一九八六年擴展為建筑城規學院)工作期間寫的有關專業發展情況的一些文字。
第三部分,是有關一物的紀念、回憶文章,有同濟我的老師,也有城市規劃界的朋友。
第四部分文字,主要有關我本人的部分學術活動的回憶。
附錄,收錄兩篇有關當前規劃問題的訪談。
同濟生活六十年 目錄
總序
前言:風雨同舟六十載
**部分
抗日戰爭與同濟大學
六十一年前在重慶考同濟
李莊尋蹤
建國前的幾次校慶
同濟的崛起和覺醒
“一·二九”晚在大禮堂
從同濟“一·二九”到上海解放
日記幾則
迎接上海解放的日子
慶祝開國、保衛和平、百萬人示威大游行
中共同濟支部公開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深夜傾心話、拆墻又填溝:城建系老教師在系主任家里談心
“一·二九”禮堂的故事
文遠樓的故事
《同濟人》報的故事
“大草棚”的故事
第二部分
同濟建筑系源與流
城規專業四十五年的足跡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城規
半個世紀的同濟大學城規專業
對《城市規劃匯刊》的回顧與展望
同濟規劃實踐的溯本求源
幾件記憶猶新的事
第三部分
數學教授李本文
楊益言在同濟
辛勤耕耘、金石為開、直言陳詞,鏘鏗有聲——祝賀金經昌先生八十大壽
懷念譚老
我們的良師益友——追憶李國豪教授
憶李國豪
陳衡與合肥城市規劃
懷念任震英大師
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致徐循初的一封信
第四部分
西德城市規劃考察散記
在阿爾及利亞
闖海南的感受和經歷
城市建設史調查雜憶
消失的太湖水鄉
張謇在南通建設中的時代背景
名城文化鑒賞與保護序言
“附錄一”城市規劃:短期難以話短長
“附錄二”中國城市的問題只能留給中國來研究
后記
前言:風雨同舟六十載
**部分
抗日戰爭與同濟大學
六十一年前在重慶考同濟
李莊尋蹤
建國前的幾次校慶
同濟的崛起和覺醒
“一·二九”晚在大禮堂
從同濟“一·二九”到上海解放
日記幾則
迎接上海解放的日子
慶祝開國、保衛和平、百萬人示威大游行
中共同濟支部公開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深夜傾心話、拆墻又填溝:城建系老教師在系主任家里談心
“一·二九”禮堂的故事
文遠樓的故事
《同濟人》報的故事
“大草棚”的故事
第二部分
同濟建筑系源與流
城規專業四十五年的足跡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城規
半個世紀的同濟大學城規專業
對《城市規劃匯刊》的回顧與展望
同濟規劃實踐的溯本求源
幾件記憶猶新的事
第三部分
數學教授李本文
楊益言在同濟
辛勤耕耘、金石為開、直言陳詞,鏘鏗有聲——祝賀金經昌先生八十大壽
懷念譚老
我們的良師益友——追憶李國豪教授
憶李國豪
陳衡與合肥城市規劃
懷念任震英大師
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致徐循初的一封信
第四部分
西德城市規劃考察散記
在阿爾及利亞
闖海南的感受和經歷
城市建設史調查雜憶
消失的太湖水鄉
張謇在南通建設中的時代背景
名城文化鑒賞與保護序言
“附錄一”城市規劃:短期難以話短長
“附錄二”中國城市的問題只能留給中國來研究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