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人力資本(產權機制與行為偏好對企業經營者群體的差異性剖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052535
- 條形碼:9787308052535 ; 978-7-308-0525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力資本(產權機制與行為偏好對企業經營者群體的差異性剖析)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八章。**章為導論,主要針對本書的主題、結構、研究意義以及相關理論的文獻綜述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第二章研究產權與人力資本產權的基本認定。本章對產權的定義、人力資本及其界定、人力資本產權界定及其功能屬性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系統地提出了經營者人力資本產權的基本界定,為下文探討經營者的行為偏好問題奠定了基礎。第三章探討分析了代理成本選擇與行為偏好差異問題。第四章研究產權博弈模型中的雙因素對行為偏好的影響問題。筆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經營者道德風險與人力資本產權激勵問題。第六章研究經營者行為偏好與企業經濟效率的辯證關系,從而提出對企業經濟效率差異的新解。七章基于對完全契約和非完全契約的認識與對人力資本產權的界定,構建了委托代理契約形式的選擇問題分析模型,對關系性契約和中國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演化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第八章為總結,筆者在前文分析的基礎上,再次強調了本書的核心觀點,即不同的企業產權結構產生了不同的經營者人力資本產權機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經營者行為偏好,從而決定了不同企業之間經濟效率的差異。
人力資本(產權機制與行為偏好對企業經營者群體的差異性剖析) 內容簡介
本書強調,產權是企業經濟效率的根本,企業競爭力的根源在于企業內部的組織制度形式,尤其在于企業產權制度的安排。現代企業理論將企業視為一組由物質資本所有者和人力資本所有者共同投資組成的契約集合,因此,企業產權除了包括物質資本產權外,還應包括人力資本產權。與物質資本產權相比,人力資本產權的制度安排通過行為規范的建立、權利的界定和激勵約束機制的構建,對經濟主體的行為偏好更具有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物質資本產權機制解決的是所有者和監督者積極性發揮的問題,而人力資本產權機制解決的卻是直接生產者(突出地表現為經營者)的行為偏好的規范問題。本書著重圍繞人力資本的產權機制如何影響經營者的行為偏好,從而決定企業經濟效率的問題展開了論述,并就“59歲現象”、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經濟效率的實證比較、中國家族企業代際傳承演化等現實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人力資本(產權機制與行為偏好對企業經營者群體的差異性剖析) 目錄
1.1 本書主題
1.2 本書結構
1.3 文獻綜述
1.4 研究意義
02 產權與人力資本產權的基本認定
2.1 產權的概念
2.2 人力資本及其特性
2.3 人力資本產權界定及其功能屬性
2.4 人力資本產權機制與社會資本的相關性
2.5 人力資本約束與中國的經濟轉型
03 代理成本選擇與行為偏好差異
3.1 不完全合同與產權的非完整性界定
3.2 兩權分離與代理成本的產生
3.3 行為博弈與代理成本選擇
3.4 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安排
04 產權博弈模型中的雙因素對行為偏好的影響
4.1 產權博弈模型的假定與構建
4.2 對博弈模型相關解的分析
4.3 產權博弈模型的雙因素對行為偏好的影響
4.4 雙因素分析的啟示
05 道德風險問題與人力資本產權激勵——對“59歲現象”的產權分析
5.1 對“59歲現象”產權根源的分析
5.2 內部人控制與產權激勵的失效
5.3 產權激勵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5.4 產權激勵模型對道德風險問題的啟示
06 經營者行為偏好與企業經濟效率——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實證比較
6.1 兩類企業經濟效率的差異性比較
6.2 兩類企業的要素稟賦比較
6.3 企業經濟效率差異的理論評述
6.4 傳統體制下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與經營者行為偏好
6.5 經營者人力資本產權機制的缺失
6.6 兩類企業經營者人力資本產權機制的比照
07 契約選擇、信任資源與產權制度——對中國家族企業代際傳承演化的分析
7.1 委托代理契約形式選擇的模型構建與分析
7.2 信任資源和家族主義、泛家族主義
7.3 產權界定和職業經理的非均衡供求
7.4 關系性契約和中國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人力資本(產權機制與行為偏好對企業經營者群體的差異性剖析) 作者簡介
盛樂,1976年6月生,籍貫浙江象山,經濟學博士,現任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2005年6月起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面:人力資本理論、企業理論和產權理論。 1998年以來參加了數項國家或省部級的課題,在《經濟研究》、《社會科學戰線》、《經濟學動態》、《學術月刊》、《經濟理論和經濟管理》、《中國農村觀察》、《中國經濟問題》、《經濟科學》、《學術研究》、《經濟體制改革》、《財經科學》等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文章80余篇,并有多篇被國內期刊轉載。曾榮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二等獎,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