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廣西道地藥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567024
- 條形碼:9787801567024 ; 978-7-80156-702-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西道地藥材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全書80萬字、240多幀彩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 我國著名的藥用植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教授作序
★ 收集八角茴香、廣西血竭、廣豆根、廣山藥、廣山楂、廣金錢草、羅漢果、珍珠、蛤蚧等40種廣西道地藥材
★ 不論專門從事傳統藥物和天然藥物研究的專家學者,還是從事教學科研、臨床醫療、藥材種植與貿易、藥品生產與銷售等方面的人員,都可以從中獲得有益參考
1.書中每種藥材按中文名、漢語拼音、藥材拉丁名、別名、來源、植(動)物形態、生境分布、栽培(飼養)技術、采集加工、藥材性狀、炮制方法、非正品、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制劑、臨床研究及臨床驗方、附注、英文摘譯等項目依次編寫。
2.書中中文名稱、拉丁學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一致,有些采用地區用名或原植(動)物名稱。
3.別名選收常用的植(動)物和藥材的別名、民間習慣名稱或地區用名。
4.來源記述植(動)物藥科名、學名及藥用部位;礦物藥記述其原礦物和加工品的名稱。同一名稱藥材有兩種以上植(動)物來源的,則依次一并記載。
5.植(動)物形態描述原植(動)物各器官的主要特征及花、果期。同一種藥材有兩種以上原植(動)物的,以主要的一種作較全面的描述,其他種只簡述其與前種的區別點。并附形態圖。
6.生境分布記述藥材的生境特點及主產地。如為栽培亦加注明。
7.栽培技術記述主產地的生產、繁殖方法,對引種、試種的經驗亦有提及。
8.采集加工記述主產地采收季節和加工方法。
9.藥材性狀記述藥用部位形態特征,并附藥材形態圖。
10.炮制方法記述藥材加工廠、藥店的藥材切制及炮制加工。
11.非正品包括地方用藥及偽品,記述其藥材性狀鑒定特征,并附藥材形態圖。
12.化學成分包括有效成分及一般成分。對于較主要的成分。大多附有英文名。
13.藥理作用包括抑菌試驗、動物試驗、臨床藥理以及毒性等內容。
14.性味包括性(氣)、味、歸經。
15.功效主治記述主要功效,防治的主要疾病。
16.用法用量指成人一日常用的干品劑量。
17.制劑主要收載產品處方制劑及其主治和服法。
18.臨床研究主要收載國內外近年來有關臨床研究方面的報道。
19.臨床驗方主要收載常用驗方及其主治和用量。
20.附注包括植(動)物來源相同但藥用部分不同的藥材的主要功效。
21.英文摘譯部分主要包括來源、植(動)物形態、藥材性狀、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臨床研究等項目。
廣西道地藥材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入40種廣西道地藥材,系統記述了每種藥材的別名、植物來源、植物形態、生境分布、栽培技術、采集加工、藥材性狀、炮制方法、常見偽品、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制劑、臨床研究、臨床驗方等,每一藥材還附有原植物、藥材及偽品的彩色照片,所用的資料不僅有歷史的積累。更多的是反映了近20年來國內外研究的*新成果。因此,不論是專門從事傳統藥物和天然藥物研究的專家學者,還是從事教學科研、臨床醫療、藥材種植與貿易、藥品生產與銷售等方面的人員,都可以從中獲得相關幫助。可以有理由相信,這將是一部受到社會普遍歡迎的學術專著。
廣西道地藥材 目錄
正文
一、八角茴香
二、千年健
三、廣山藥
四、廣山楂
五、廣西血竭
六、廣豆根
七、廣金錢草
八、天花粉
九、木蝴蝶
十、水半夏
十一、田七
十二、石刁柏
十三、石斛
十四、龍眼肉
十五、龍船花
十六、地楓皮
十七、安息香
十八、肉桂
十九、陽桃
二十、兩面針
二十一、忙果葉
二十二、雞血藤
二十三、雞骨草
二十四、雞蛋花
二十五、羅漢果
二十六、郁金
二十七、金銀花
二十八、青天葵
二十九、姜黃
三十、珍珠
三十一、穿山甲
三十二、茯苓
三十三、草果
三十四、蓽澄茄
三十五、鉤藤
三十六、桑寄生
三十七、海桐皮
三十八、莪術
三十九、葛根
四十、蛤蚧
藥物英文名索引
藥物拉丁名索引
拉丁學名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廣西道地藥材 節選
廣西道地藥材 作者簡介
鄧家剛,男,廣西合浦人,1953年7月生,廣西中醫學院副院長,中藥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臨床中藥學學術帶頭人,中藥藥效篩選研究學科群學科帶頭人;廣西科技創新金源單位——中藥藥效篩選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注冊執業藥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華中西醫結合學會養生學與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名譽會長、廣西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韋松基,男,壯族,1952年生,廣西藤縣人,教授。現任廣西中醫學院壯醫藥學院調研員、壯醫藥研究所副所長、新藥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藥學院藥用植物教研室主任。1978年元月畢業于南京大學生物系植物專業,畢業至今一直從事藥用植物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參加省部級課題3項,院級課題5項。其中《壯藥質量標準研究》的研究成果獲2003年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壯藥生藥學質量標準研究》等專著3部,參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有關教材7部,發表科研論文26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