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湯姆.索亞歷險記-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6048521
- 條形碼:9787216048521 ; 978-7-216-04852-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湯姆.索亞歷險記-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書特色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于19世紀70年代創作的重要作品之一。湯姆·索亞是個聰明、活潑、富于幻想、有正義感的男孩。小說以他的冒險經歷為線索,歌頌了湯姆·索亞和他的小伙伴們天真純樸的心靈,鞭撻了印第安·喬之流的貪婪與兇殘。小說情節曲折起伏,懸念迭出,描寫生動,不愧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湯姆.索亞歷險記-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內容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于19世紀70年代創作的重要作品之一。湯姆·索亞是個聰明、活潑、富于幻想、有正義感的男孩。小說以他的冒險經歷為線索,歌頌了湯姆·索亞和他的小伙伴們天真純樸的心靈,鞭撻了印第安·喬之流的貪婪與兇殘。小說情節曲折起伏,懸念迭出,描寫生動,不愧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湯姆.索亞歷險記-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目錄
湯姆.索亞歷險記-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節選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國幽默小說家。無論從其作品地道的“美國味”來看,還是以幽默所達到的藝術高度而論,他都堪稱美國文學的代表。海明威曾高度評價他的作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Fin,1884)是我們文學的*佳典范,所有現代美國文學都源于此書,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事實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另一部代表作《湯姆·索亞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876)的續篇,許多文學評論家認為此書更能充分體現作家的藝術風格,奠定了馬克·吐溫在美國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是美國文學中的珍品。
馬克·吐溫本名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馬克·吐溫是其筆名。他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的一個貧窮鄉村律師家庭,父親去世后不得不退學外出拜師學徒。青少年時期曾在家鄉和美國中西部及東部當過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上做過導航員,過著流浪生活。四年的水上生活是他一生中*難忘的經歷,幫助他實現了孩提時代的夢想,他在回憶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Lifeon the Mississippi,1883)記錄了這一段金色歲月。他的筆名“馬克·吐溫”也來自這段學徒生活,是水手測定水深時呼喊的行話,意思是“水深12英尺”,表明水的深度足以使航船通行無阻。后來由于鐵路的發展,內河航運逐漸衰退,1861年馬克·吐溫離開密西西比河,到內華達和加利福尼亞淘金、經營礦業,之后又在弗吉尼亞城的《地方事業報》(Territotial Enterprl's)和舊金山的《加里福尼亞人》(Californian)當記者,從事新聞工作。他的另一部回憶錄《艱苦歲月》(Roughing It,1872)記錄的正是這段時期的生活。窮苦顛沛的流浪生涯使馬克·吐溫有機會接觸到廣闊的社會,接觸到更多的勞動人民,加深了他對美國社會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為他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寫作素材。
年輕的馬克·吐溫特別喜歡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并時常針對美國現實,在報刊的“幽默專欄”上發表文章。1864年,他在舊金山結識了作家布萊特·哈特(Bret Harte)和著名的專業演講家阿特穆斯·沃德(Artemus Ward),得到他們的鼓勵和幫助,進一步提高了個人寫作技巧。1865年,馬克·吐溫在紐約一家雜志上發表了幽默故事《卡拉維拉縣馳名的跳蛙》(The Notorious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這是根據一個流行很久的傳說改寫的,生動地表現了當時在開發中的美國西部所特有的幽默風格,加上突出運用口語的文風,使得作者聲名遠揚。此后,馬克·吐溫經常為報刊撰寫幽默文章。馬克·吐溫創作的**部小說《傻子國外旅行記》(The Innocents Abroad,1869)記錄的是作者本人在此書出版的前兩年中到歐洲游歷的見聞和感想,語言幽默生動,對歐洲有代表性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極盡嘲諷之能事,深受美國讀者的歡迎。
早期創作的成功并未使馬克·吐溫專注于寫作生涯,他當時似乎更加關心自己的個人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浪漫戀愛,1870年2月2日他與富有的大企業家的女兒奧莉維婭·蘭頓結婚,過上穩定的生活。同年11月,他們的兒子蘭頓·克萊門斯降生。隨后全家遷往當時美國的出版業中心哈特福。《傻子國外旅行記》的暢銷不僅緩解了家庭和生活的壓力,還為馬克·吐溫帶來了新的稿約。于是,1872年見證了作家家庭和事業的雙豐收——女兒蘇珊·奧莉維婭的誕生和《艱苦歲月》的出版。《艱苦歲月》的銷售并不盡如人意,但這沒有影響馬克·吐溫的創作信心。他與查爾斯·達德萊·沃納《Charles Dudley warner)合作,于1874年發表了他的**部優秀長篇小說《鍍金時代》(The Gilded.Age),小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敗現象和虛假繁榮后的種種弊病,筆鋒犀利,觸及美國社會的痛處,贏得了讀者的喝彩,從而奠定了馬克·吐溫在美國文壇的地位,徹底脫離了以往新聞記者的形象。 此后,馬克·吐溫進入創作的高峰期。陸續創作并發表了*有影響、流傳*為久遠的三部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貧兒》(The Prince andthePauper,1881)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其中,《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至今仍是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小說通過白人小孩哈克貝利跟逃亡黑奴吉姆結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僅批判封建家庭結仇械斗的野蠻,揭露私刑的毫無理性,而且諷刺宗教的虛偽愚昧,譴責蓄奴制的冷酷殘忍。從19世紀80年代末開始,馬克·吐溫一鼓作氣,又完成了三部優秀諷刺小說:《亞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國入》(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t's Cout,1889),《傻瓜威爾遜的悲劇》(The Tragedy of Pudd'nhea
湯姆.索亞歷險記-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被稱為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為“美國文壇巨子”,擅長寫諷刺小說。其作品融幽默與諷刺一體,既富于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說杰作,又有悲天憫人的嚴肅!。代表作品:《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