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民俗學教程 目錄
**章 概論
第1節 民俗的概念與內涵
第2節 民俗學的產生
第3節 民俗學及其視角與視野
第4節 民俗的基本特征
第5節 民俗資料的分類
第6節 民俗資料的搜集與保存
第二章 物質生產民俗
第1節 農業生產民俗
第2節 狩獵生產民俗
第3節 漁業生產民俗
第4節 牧業生產民俗
第5節 行業生產民俗
第三章 物質生活民俗
第1節 服飾民俗
第2節 飲食民俗
第3節 居住民俗
第4節 交通民俗
第四章 人生儀禮
第1節 誕生禮
第2節 成年禮
第3節 婚禮
第4節 喪葬禮
第五章 信仰民俗
第1節 民俗信仰對象
第2節 信仰民俗的行為方式
第3節 信仰民俗的實施主體
第六章 歲時節日民俗
第1節 歲時節日的起源
第2節 確定節期的基本要因
第3節 中國歲時節日發展的五個階段
第4節 傳統節日的儀式構成及其文化功能
第七章 社會組織民俗
第1節 血緣型社會組織——家族的民俗
第2節 地緣型社會組織——村落的民俗
第3節 業緣型社會組織——行業的民俗
第八章 民間文學
第1節 民間文學的概念與特征
第2節 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系
第3節 民間文學的體裁分類
第4節 民間文學的功能
第5節 民間文學的傳承方式
教學參考書目
第1節 民俗的概念與內涵
第2節 民俗學的產生
第3節 民俗學及其視角與視野
第4節 民俗的基本特征
第5節 民俗資料的分類
第6節 民俗資料的搜集與保存
第二章 物質生產民俗
第1節 農業生產民俗
第2節 狩獵生產民俗
第3節 漁業生產民俗
第4節 牧業生產民俗
第5節 行業生產民俗
第三章 物質生活民俗
第1節 服飾民俗
第2節 飲食民俗
第3節 居住民俗
第4節 交通民俗
第四章 人生儀禮
第1節 誕生禮
第2節 成年禮
第3節 婚禮
第4節 喪葬禮
第五章 信仰民俗
第1節 民俗信仰對象
第2節 信仰民俗的行為方式
第3節 信仰民俗的實施主體
第六章 歲時節日民俗
第1節 歲時節日的起源
第2節 確定節期的基本要因
第3節 中國歲時節日發展的五個階段
第4節 傳統節日的儀式構成及其文化功能
第七章 社會組織民俗
第1節 血緣型社會組織——家族的民俗
第2節 地緣型社會組織——村落的民俗
第3節 業緣型社會組織——行業的民俗
第八章 民間文學
第1節 民間文學的概念與特征
第2節 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系
第3節 民間文學的體裁分類
第4節 民間文學的功能
第5節 民間文學的傳承方式
教學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中國民俗學教程 作者簡介
苑利,男,1958年1月22日生,漢族,吉林長春人,民俗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所副研究員,北方室副主任,薩滿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秘書長,西北民族學院兼職教授。主要代表作有《韓民族文化源流》、《龍王信仰探秘》等,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探索》等叢書多部。
顧軍,女,漢族,1963年1月出生于北京。1988年7月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為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人文與管理科學系副教授,主講中國現代史、中國民俗學、中國近代史料學等課程。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001年入選北京市“培養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同時兼任北京民俗研究與開發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北京文化研究室副主任等職。代表作有《長生久視的勝境——古代仙山道觀》等。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