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戰時期的延安史學 版權信息
- ISBN:7811102293
- 條形碼:9787811102291 ; 978-7-81110-22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時期的延安史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重研究抗戰時期延安地區的史學的專書。延安地區的馬克思主義史學標志著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進入到新的發展時期;中國學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學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百年史學出現了新的局面,開創出新的天地。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產生是中國史學史上*重要的事件。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地上有延安地區的史學、國統區的史學,以及淪陷區的史學,而馬克思主義史學則代表了近代史學的發展方向。國統區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與延安地區史學家努力工
作,把自己的研究與民族解放斗爭結合起來,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的歷史學成為觀察民族運命、爭取光明前途的理論武器。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他們從中國實際出發,挖掘民族精神,顯示史學獨有光彩,這份成績是無法以某些不足、缺點而輕易否定的。
抗戰時期的延安史學 目錄
序
緒論
**章 延安學風和延安史學的特點
**節 延安和重慶:抗戰中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中心
第二節 邊區文化運動與延安史學
第三節 延安史學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 毛澤東與延安史學
**節 抗戰時期毛澤東的史學思想和歷史理論
第二節 毛澤東與中共黨史學學科體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節 毛澤東對延安史學的指導
第三章 延安根據地的史學理論和傳統文化研究
**節 延安根據地史學理論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延安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
第四章 延安學者在中國古代史領域的探索
**節 關于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學術爭鳴
第二節 原始社會史研究的新探索
第三節 新型中國古代通史的面世
第五章 延安學人與中國近代史研究
**節 關于中國近代經濟性質問題的探討
第二節 近代思想史領域的新突破
第三節 近代中國通史的編纂
第四節 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研究的繁榮
第六章 延安的干部歷史教育
**節 延安根據地干部歷史教育的全面開展
第二節 干部歷史教育的方式和歷史學習的主要材料
第三節 干部歷史教育的成效
附:抗戰時期的史家和史學
結語
后記
參考文獻
緒論
**章 延安學風和延安史學的特點
**節 延安和重慶:抗戰中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中心
第二節 邊區文化運動與延安史學
第三節 延安史學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 毛澤東與延安史學
**節 抗戰時期毛澤東的史學思想和歷史理論
第二節 毛澤東與中共黨史學學科體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節 毛澤東對延安史學的指導
第三章 延安根據地的史學理論和傳統文化研究
**節 延安根據地史學理論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延安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
第四章 延安學者在中國古代史領域的探索
**節 關于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學術爭鳴
第二節 原始社會史研究的新探索
第三節 新型中國古代通史的面世
第五章 延安學人與中國近代史研究
**節 關于中國近代經濟性質問題的探討
第二節 近代思想史領域的新突破
第三節 近代中國通史的編纂
第四節 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研究的繁榮
第六章 延安的干部歷史教育
**節 延安根據地干部歷史教育的全面開展
第二節 干部歷史教育的方式和歷史學習的主要材料
第三節 干部歷史教育的成效
附:抗戰時期的史家和史學
結語
后記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