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梁啟超法律思想綜論-中華文史新刊 版權信息
- ISBN:710105336X
- 條形碼:9787101053364 ; 978-7-101-05336-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啟超法律思想綜論-中華文史新刊 內容簡介
在梁啟超的著作中,講得*多*集中的自然是法律思想。其專論法律方面的論著有三百余萬字,而間接涉及到的文字也有數百萬字之多。就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來看,都是同時代的其他思想家無法相比的。在這種意義上,給他冠以近代杰出法學家的稱號也不為過。以往學術界對這方面的關注不夠。作者力圖從法理的角度全面概括梳理梁啟超的法律思想,闡揚其學術價值,給定其在近代法律思想史中的學術地位。
梁啟超法律思想綜論-中華文史新刊 目錄
引言
**章 民族危機意識與近代變法的時代潮流
一、近代民族危機意識的勃興
1.中國近代民族危機意識的形成
2.民族危機意識的加深及擴展
二、“亡國史鑒”以警示國人
1.剖析各國亡國的原因
2.披露亡國之民的悲慘處境
三、對近代國際關系及帝國主義侵略本質的認識
1.對帝國主義侵略本質的認識
2.“變法”為圖存之前提
第二章 法律思想的理論來源及其形成
一、法律思想的理論來源
1.來源于從古代至近代的本土思想資源
2.來源于老師康有為的相關思想
3.來源于西方近代的政治法律思想
二、憲政法律思想之初成
1.早期法律思想的形成及特點
2.早期法律思想的核心內容
三、變革舊法的步驟及實現途徑
1.從“開民智”、“開紳智”再到“開官智”
2.廣泛采鑒西方法律制度
第三章 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介紹與引進
一、社會契約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1.霍布斯、斯賓諾莎社會契約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2.盧梭社會契約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二、三權分立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1.三權分立學說的基本內容
2.三權分立學說的介紹與解讀
三、樂利主義倫理學說及其立法理論的介紹與引進
1.對“*大多數之*大幸福”的立法原則及其學說的介紹
2.對邊沁相關學說的評價
四、民族與國家理論的介紹與引進
1.對伯倫知理國家理論的介紹與評價
2.對伯倫知理和波倫哈克政體理論的介紹與評說
3.對伯倫知理民族理論的介紹與評說
第四章 本土法律資源的開發
一、對中國法律起源問題的討論
1.對古代先哲法律起源說的剖析
2.對“法”字及相關語源的詮釋
二、對先秦各派法律思想的解讀
1.儒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2.法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3.墨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4.道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三、關于中國傳統政法觀念及其思潮流向之闡揚
1.傳統民本與民權觀念在上古之發達
2.人治與禮治為中國悠遠之觀念
3.關于法治主義未能成為主流文化傳統之論述
四、對中國傳統成文法的梳理與討論
1.對歷代成文法的梳理與討論
2.對中國傳統成文法的研討與評價
第五章 中國特色憲政道路的設想
一、關于國家及其形成問題的討論
1.對國家概念的界定
2.國家產生的原因及其功能探討
二、關于近代國家與國民問題的討論
1.近代國家與國民觀的形成
2.“新民”的內涵
3.“新民”的理論來源及其指向
三、關于國體與政體問題的討論
1.國體與政體的概念界定
2.判斷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的標準
四、關于近代國家相關制度問題的討論
1.“厘訂法律鞏固司法權之獨立”
2.國會必須經人民選舉而產生
3.改造政府為解決中國落后問題之關鍵
4.自治與自由為憲政之基礎
5.國民應有相應的權利也應有相應的義務
五、關于中國宜采君主立憲模式的討論
1.君主立憲制之優于君主專制的認識
2.君主立憲亦優于共和立憲的論辯
六、通過“開明專制”構筑走向君主立憲橋梁之設想
1.“開明專制”的理論內容
2.實行開明專制作為憲政制度過渡的理由
3.梁啟超開明專制論的評價
第六章 西方憲政制度的介紹與選擇
一、聯邦制的介紹與選擇
1.聯邦制為國體的一種過渡形態
2.選擇聯邦制應注意的問題
二、共和制的介紹與選擇
1.介紹歐美歷史上共和制的六種形式
2.歷史上共和制的利弊分析及選擇
三、各國國會制度的介紹與選擇
1.關于國會權力的界定
2.二院制國會與一院制國會的考查
3.對各國左院的考察與選擇
4.對各國右院的考察與選擇
5.關于中國國會的職權問題
四、責任內閣制的介紹與移植
1.對責任內閣的理解
2.內閣的組成規則
3.內閣的責任問題
五、政黨制度的介紹與移植
1.近代政黨的本質
2.政黨**的幾個條件
3.中國政黨政治的前途
4.關于政黨內閣的構想
第七章 建設法治國家的核心價值創設
一、法治國家所需之憲法精神
1.國權與民權相調和的精神
2.立法權與行政權相調和的精神
3.中央權與地方權相調和的精神
二、憲法創制的基本原則
1.提出“主權在國”說
2.“國民特會”為*高之權力機關
三、責任內閣與政治家關系的理想設定
1.政治家“必須以國家利害為前提”
2.政治家“必須建立一有系統之政策”
3.政治家必須理解現代憲政制度的精神實質
結論
1.關于梁啟超法律思想的“變”與“不變”問題
2.關于梁啟超在法學上的貢獻問題
3.關于研究梁啟超法律思想的當代價值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章 民族危機意識與近代變法的時代潮流
一、近代民族危機意識的勃興
1.中國近代民族危機意識的形成
2.民族危機意識的加深及擴展
二、“亡國史鑒”以警示國人
1.剖析各國亡國的原因
2.披露亡國之民的悲慘處境
三、對近代國際關系及帝國主義侵略本質的認識
1.對帝國主義侵略本質的認識
2.“變法”為圖存之前提
第二章 法律思想的理論來源及其形成
一、法律思想的理論來源
1.來源于從古代至近代的本土思想資源
2.來源于老師康有為的相關思想
3.來源于西方近代的政治法律思想
二、憲政法律思想之初成
1.早期法律思想的形成及特點
2.早期法律思想的核心內容
三、變革舊法的步驟及實現途徑
1.從“開民智”、“開紳智”再到“開官智”
2.廣泛采鑒西方法律制度
第三章 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介紹與引進
一、社會契約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1.霍布斯、斯賓諾莎社會契約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2.盧梭社會契約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二、三權分立學說的介紹與引進
1.三權分立學說的基本內容
2.三權分立學說的介紹與解讀
三、樂利主義倫理學說及其立法理論的介紹與引進
1.對“*大多數之*大幸福”的立法原則及其學說的介紹
2.對邊沁相關學說的評價
四、民族與國家理論的介紹與引進
1.對伯倫知理國家理論的介紹與評價
2.對伯倫知理和波倫哈克政體理論的介紹與評說
3.對伯倫知理民族理論的介紹與評說
第四章 本土法律資源的開發
一、對中國法律起源問題的討論
1.對古代先哲法律起源說的剖析
2.對“法”字及相關語源的詮釋
二、對先秦各派法律思想的解讀
1.儒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2.法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3.墨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4.道家法律思想之解讀
三、關于中國傳統政法觀念及其思潮流向之闡揚
1.傳統民本與民權觀念在上古之發達
2.人治與禮治為中國悠遠之觀念
3.關于法治主義未能成為主流文化傳統之論述
四、對中國傳統成文法的梳理與討論
1.對歷代成文法的梳理與討論
2.對中國傳統成文法的研討與評價
第五章 中國特色憲政道路的設想
一、關于國家及其形成問題的討論
1.對國家概念的界定
2.國家產生的原因及其功能探討
二、關于近代國家與國民問題的討論
1.近代國家與國民觀的形成
2.“新民”的內涵
3.“新民”的理論來源及其指向
三、關于國體與政體問題的討論
1.國體與政體的概念界定
2.判斷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的標準
四、關于近代國家相關制度問題的討論
1.“厘訂法律鞏固司法權之獨立”
2.國會必須經人民選舉而產生
3.改造政府為解決中國落后問題之關鍵
4.自治與自由為憲政之基礎
5.國民應有相應的權利也應有相應的義務
五、關于中國宜采君主立憲模式的討論
1.君主立憲制之優于君主專制的認識
2.君主立憲亦優于共和立憲的論辯
六、通過“開明專制”構筑走向君主立憲橋梁之設想
1.“開明專制”的理論內容
2.實行開明專制作為憲政制度過渡的理由
3.梁啟超開明專制論的評價
第六章 西方憲政制度的介紹與選擇
一、聯邦制的介紹與選擇
1.聯邦制為國體的一種過渡形態
2.選擇聯邦制應注意的問題
二、共和制的介紹與選擇
1.介紹歐美歷史上共和制的六種形式
2.歷史上共和制的利弊分析及選擇
三、各國國會制度的介紹與選擇
1.關于國會權力的界定
2.二院制國會與一院制國會的考查
3.對各國左院的考察與選擇
4.對各國右院的考察與選擇
5.關于中國國會的職權問題
四、責任內閣制的介紹與移植
1.對責任內閣的理解
2.內閣的組成規則
3.內閣的責任問題
五、政黨制度的介紹與移植
1.近代政黨的本質
2.政黨**的幾個條件
3.中國政黨政治的前途
4.關于政黨內閣的構想
第七章 建設法治國家的核心價值創設
一、法治國家所需之憲法精神
1.國權與民權相調和的精神
2.立法權與行政權相調和的精神
3.中央權與地方權相調和的精神
二、憲法創制的基本原則
1.提出“主權在國”說
2.“國民特會”為*高之權力機關
三、責任內閣與政治家關系的理想設定
1.政治家“必須以國家利害為前提”
2.政治家“必須建立一有系統之政策”
3.政治家必須理解現代憲政制度的精神實質
結論
1.關于梁啟超法律思想的“變”與“不變”問題
2.關于梁啟超在法學上的貢獻問題
3.關于研究梁啟超法律思想的當代價值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