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藝術史--戲曲卷 版權信息
- ISBN:7202025000
- 條形碼:9787202025000 ; 978-7-202-02500-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藝術史--戲曲卷 內容簡介
戲曲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歷史之悠久,其作家之眾多,其作品之繁盛,其演出之盛況,其形式之多樣,其藝術之精湛,足可與其他任何藝術形式相抗衡。尤其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中國戲曲文化的藝術份量在世界藝術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首先是經久不衰的繁榮。自從秦漢時期早期戲曲形成以來,一直到當代,戲曲一直是中國人鐘愛的藝術形式,從沒有出現過中斷,從*高統治者到文人墨客,到普通老百姓,無不興味盎然。可以說,戲曲是中國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音樂之于奧地利人,就像哲學之于德國人。其次是種類繁多。據統計,目前我國現存的戲曲形式有500多種,分布在全國各地,為各個民族所享有。這種規模,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
*為重要的是,中國戲曲是一門*為全面的綜合性藝術,她有機地融合了敘事文學、詩歌、音樂、舞蹈、雜技、武術、雕塑、繪畫、工藝、服裝等等藝術門類,還包括歷史在內,其他劇種,如話劇、歌劇以及芭蕾舞劇等,都難望其項背。每一位重視民族文化的華夏子孫都必須了解中國戲曲,而每一位了解了中國戲曲的人都必然會為之傾倒,為之驕傲。
中國藝術史--戲曲卷 目錄
**章 概述
第二章 原始戲劇形態
第三章 初級戲劇雛形:秦漢六朝百戲形態
第四章 初級戲劇大盛:唐、五代優戲和歌舞戲
第五章 西域戲劇文化吸收
第六章 劇場的起源
第七章 特殊戲劇樣式的緣起
宋遼金戲曲史
**章 概述
第二章 初級戲劇的*后階段:北宋雜劇
第三章 初級戲劇的潴留物:南寧雜劇
第四章 北方的戲劇新綱:遼、金雜劇
第五章 宋金雜劇的舞臺特征
第六章 成熟戲曲形態的形成:宋代南戲
第七章 藝人的活動
第八章 正式演劇場所的形成
第九章 特殊戲劇樣式的進展
元代戲曲史
**章 概述
第二章 北雜劇的形成
第三章 北雜劇體制
第四章 院本的發展
第五章 南戲的演進
第六章 舞臺藝術的成熟
第七章 藝人狀況
第八章 創演活動
第九章 劇場的繁盛
第十章 無雜劇:時代的激憤
第十一章 元雜劇的奠基人:關漢卿
第十二章 王實甫和他的《西廂記》
第十三章 馬、白、鄭三大家
第十四章 一些特色劇和家
第十五章 一些作家的傾向
第十六章 南戲:人生倫常
第十七章 高明與《琵琶記》
第十八章 戲曲理論的奠基
明代戲曲史
清代戲曲史
民國戲曲史
附錄:古人論戲曲
中國藝術史--戲曲卷 節選
第六章 劇場的起源
戲劇現象是和劇場共生的,戲劇必須通過表演才能實現自己,但同時它就對表演的場地——劇場提出了要求。中國古代劇場的正式確立是在宋代,其時形成了專門化的演劇場所——勾欄。而在此之前,中國劇場走過了一個很長的發展歷程,有一個職能逐漸明確和固定的演變史,到了唐代才初具規模。探討這一歷史過程,有助于我們對于當時戲劇存在狀態的認識。
**節 無劇場意識期
一、自然地形
與世界上任何地區和民族的戲劇一樣,中國戲劇也源出于原始人類的宗教性模仿儀式歌舞。這類根基于原始人類交感巫術觀念的活動,*初只是出于宗教氛圍和巫術內容的需要,一般選擇山林空地、崖壑壩坪等適合制造巫術氛圍的自然地形舉行,而其附近一定有峭壁巖石以便繪刻深含宗教意味的符號和圖形,用以創造一個宗教氛圍空間。
今天所看到的許多史前巖畫歌舞儀式場面,其繪刻環境都具備上述條件。而當代考古學、人類學、美學對于史前巖畫的一個較為一致的認識是:巖畫不僅僅是原始人類的一個客觀創造物而單純體現其美學和文化學價值,一定的巖畫在原始思維中總是被視作特定宗教巫術活動的組成部分而進入原始人類的感覺空間。因此,巖畫總是繪刻在特定的環境中,從已經發現的巖畫遺跡看,刻繪圖形的對象前面往往會有一片開闊地,便于人們舉行宗教儀式,激發宗教情緒。根據這一認識,史前巖畫歌舞場面與原始人類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總是對應的。
……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