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禪-靜思語 版權信息
- ISBN:7801871588
- 條形碼:9787801871589 ; 978-7-80187-158-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禪-靜思語 本書特色
時代越是飛速變遷,人心越是荒蕪浮躁,如果能通過參悟禪語獲得對人生的通透見解,何樂而不為呢?這本《禪·靜思語》便是精選了若干經典而具有現實意義的禪語和禪宗小故事,以現代人的眼光分析解讀,旨在帶給各位讀者哪怕一閃念的心靈感悟。
禪-靜思語 內容簡介
禪學已成為傳統文化熱中的一部分。禪學熱不僅是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具有世界意義的一個熱潮。這種現象的興起有許多因素,其中有國際文化間日漸密切深入的交流作用。同時,在中國國內,由于將佛教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都有眾多學者文人研究參習,逐漸在大眾中形成了廣泛影響。更多的人愿意相信,這是充實個人生命,提高個人修養的方便之途。這本《禪·靜思語》便是精選了若干經典而具有現實意義的禪語和禪宗小故事,以現代人的眼光分析解讀,旨在帶給各位讀者哪怕一閃念的心靈感悟。
禪-靜思語 目錄
01.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02.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03.云在青天水在瓶
04.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05.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06.如今枕上無閑夢.大小梅花一樣香
07.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08.此身雖異性常存
09.網9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
10.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11.退步原來是向前
12.人若無心處處閑
13.綠水青山是我家
14.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15.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
16.大千世界一禪床
17.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18.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歸洞本無心
19.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20.:爭蓮深栽濁世中
21.笑揖峰頭月一輪
22.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爭身
23.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西東
24.返本還源便到家
25.為愛吾廬夏木陰
26.幻軀哪得免無常
28.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29.萬法本閑人自鬧
30.與人無愛亦無
31.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33.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
二、禪話心解
01.在前變障
02.自了漢
03.冷暖自知
……
禪-靜思語 節選
偈語妙諦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善友難遇”。既然難得,就不會讓你輕易得到。既然有緣得到這一切,那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讓你的心靈逐漸升華。《阿含經》里有一則海龜喻,是說要想得到人身,就如一只盲龜,在大海中漂流,要找到一根可以倚靠攀援的浮木十分不易。經典又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得失之間竟然相差如此懸殊。生命易逝,此生一旦不能善加護持,要想再得人身,則不知還得等上幾千年。 “佛法難聞”,要聽佛法也不是容易的事。所謂佛法,不過是生命解脫的終極法門,求財求利不如求解脫蓐海。可如今,雖然有很多人去寺院禮佛,但真正讓佛法契合于心的卻寥寥無幾。雖然有很多人能把佛法講得頭頭是道,但不以自己的偏見誤導他人的,卻少之又少。就算你有一顆仰慕佛法的心,要在塵世間找到真正的佛法,也絕非易事。 “中土難生”,是因為中國是一片因緣之地,歷代佛法弘揚,民心向善。即使近代出現了道德水準滑坡,但在真正的民間,卻還是有大批善良的好心人。越是受不到公正的待遇,越能顯出他們心中的善良。我曾經徒步旅行,那些陌生的百姓比我的父母更親。 這首偈語說的是,一個修行者自省中的心境。“佛在世時我沉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開悟,初轉法輪后,便從靈鷲山到碉樹給孤獨園,往來于印度南北,以弘揚佛法、善度眾生為念。佛陀在世時,大概我還在多少世以前,連人身都未必能有,更惶論親聆佛陀的訓示?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