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語言之辯 本書特色
本書是“再見大師”語言之辯部分,作者不僅敘述了繪畫語言的元素與系統、內外形態和發展歷程,而且也從理論的高度對其形成的原因和根源給予了深入的探討和闡釋。相信你一定能從中體會到作者建立的獨特視角并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包括對西方繪畫及其歷史發展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
語言之辯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所闡述的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說與沃爾夫林以來形式主義美術史觀有映照之處,側重繪畫語言的演變及其不同形態和樣式的探討。與沃爾夫林的風格學不同的作者更加強調繪畫語言本身的純粹形態,并從語言表現方式的角度對西方繪畫語言的不同體系進行了分類。在作者看來,西方繪畫語言可以從形所傳達的精神氣質上,以及用筆的方法和態度上,把它分為無筆觸繪畫和有筆觸兩種形態;由于這兩種形態具有明顯的地方和文化差異,所以,在作者看來,也可以把它們劃分為佛羅倫薩樣式和威尼斯樣式,這與沃爾夫林所謂的“線描的”和“涂繪的”二元對立有某種神通之處。作者認為西方繪畫語言就建立在這兩種語言類型的對立上,并在這種二元對立的結構中衍生和發展,而西方現代繪畫語言則只是其審美邏輯鏈條上的一個環節而已。作者同時也考察了藝術語言與社會思潮的關聯及其相互作用的關系,并以此為基點,對印象派之后的藝術現象給予了獨到的描述和闡釋。對于繪畫語言的總結則是本書的核心部分,作者以審美特有的模糊的方式把繪畫語言辨證地劃分為“外部形態”和“內部形態”,并系統地論述了兩者之間的關系。
在本書中,作者不僅敘述了西方繪畫語言的不同類型和發展歷程,而且也從理論的高度,對其形成的原因和根源給予了深入的討和闡釋。
語言之辯 目錄
09元素與系統
19繪畫語言的內外形態
49西畫語言的歷史
92結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