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 版權信息
- ISBN:7010055505
- 條形碼:9787010055503 ; 978-7-01-00555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研究了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全書主要內容如下: **章首先對歷史上有關金融系統功能的認識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描述,并指出先前理論研究的一個根本缺陷。 第二章界定和分析了金融結構的定義以及不同金融結構——市場導向結構和銀行導向結構表現出來的差異。 第三章意**章界定的交易成本為主線,從四個方面分析和比較了兩種金融結構在功能機制上的差異,。 第四章開始進入宏觀經濟增長分析,建立了本章以及隨后兩章將要使用的基礎模型,并分析了當一種新技術出現時,兩種金融結構對此的反應以及技術推廣的機制。 第五章分析了不對稱信息對技術傳播和經濟增長的影響。 第六章探討了技術改進過程中的關系融資和距離融資。 第七章基于前面幾章的論證,對*優的金融系統以及優化金融系統的主要措施進行了討論。 第八章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金融體系的結構特征以及兩者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第九章箭魚利率市場好是金融體系改革的主要內容,對中國的利率體系進行了全面分析和總結。
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 內容簡介
本書共九章,包括:金融系統的功能;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事實和觀點;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交易成本的金融功能觀等。
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 目錄
導 論
**章 金融系統的功能
**節 系統和金融系統
第二節 關于余融系統功能的理淪考證
一、18世紀至 1929年:貨幣理論中的銀行功能
二、1929年至20世紀80年代初:從金融危機到
“金融系統無用論”
三、20世紀80年代初以后:新的理性認識
第三節 金融功能觀
一、金融系統的六項功能
二、金融功能觀的貢獻和其缺陷
第四節 分析金融系統功能的基礎;交易成本
一、金融
二、金融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和金融系統的功能
第二章 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事實和觀點
**節 金融結構的界定:幣場導向結構和銀行導向結構
第二節 不同金融結構的特征
一、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負債結構
二、金融工具的規模和結構
三、居民的金融資產結構
四、非金融公司的融資結構和股權結構
第三節 不同金融結構下的經濟增長
一、**次工業革命:用機器取代手工
二、第二節工業革命:用機器生產機器
三、信息技術革命:用信息生產信息
第四節 金融結構和經濟增長,目前的觀點
一、金融結構和經濟增長:四種觀點
二、簡短評論
附錄 5國金融系統的形成——17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第三章 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交易成本的金融功能觀
**節 交易成本和市場失靈
第二節 市場導向對銀行導向:外生交易成本
一、效用函數的“交異”:流動性保險和代際交換
……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