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消逝的蘇州風景 版權信息
- ISBN:7539316829
- 條形碼:9787539316826 ; 978-7-5393-168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消逝的蘇州風景 本書特色
盤門城樓、盤門城外運河、盤門三景、相門城垣、齊門水門、婁門、平門、金門、南新橋、觀前街、老丹鳳菜館……這些曾經在蘇州顯盛多時的名勝古跡,如今都已化為烏有。現在我們只能從前人的文字記錄和已屆耄耋之年的老居民口中知道它們的存在了。翻閱本書,其中的這些老照片隨即帶我們恢復記憶,走進那從前的滄桑歲月。
消逝的蘇州風景 內容簡介
蘇州確實是世界城市史上的奇跡,自建城以后,城址未曾拓展,需垣和城河;將這方土地固定了兩千五百多年。有人天地想,如果城墻未拆除,街巷未拓寬,河道未填塞,城中的寺觀、祠廟、宅院、園林即使是清末民初的面貌有,那蘇州該是世界上*大*好的博物館了。這固然是美好如夢的假設。歲月是無情的,歷史的輪蹄奔騰不息,不斷改變著世界上的一切,對城市風景來說,也不例外。
這個時代正已遠去,往事如煙,彌漫飄散,記憶趙來趙淡薄,印象越來越浮淺。幸虧近代攝影技術的發明,留下了定格的圖像,人們也就可以憑借著這些圖像,恢復記憶,追摹印象。那么就翻開這本書,慢慢走進舊時蘇州的風景里去吧。
消逝的蘇州風景 目錄
城闕殘影
街市煙景
古橋影像
寺廟舊觀
園林芳蹤
山水夢尋
后記
消逝的蘇州風景 節選
蘇州城起造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筑。趙曄《吳越春秋》記闔閶問子胥安君治民之術,子胥答道:“凡欲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者,必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斯則其術也。”于是闔閭委事子胥。“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法地之八聰”。伍子胥們在建城選址時,對土壤、水文等地質因素進行了考察,并將考察結果與當時*先進的勘輿理念相結合。因此,闔閭城也是我國古代城市中*早運用風水陰陽術進行總體設計的城市。盤門為闔閭城八門之一,在古城西南,初名蟠門,相傳曾將木雕蟠龍鎮于城上,以此來厭勝越國。又因為它水陸城門并列,水門、陸門各有兩道,兩道陸門間為甕城,出入沿洄屈曲,故稱盤門。賀鑄《吳門柳》詞有“窈窕盤門西轉路,殘陽映帶青山暮”之詠。盤門據地險要,兵家必爭,在蘇城各門中*為高峻堅固,城樓也雄壯巍峨。南宋紹定二年(1229)冬知府李壽朋重建,規制視舊有加。元至正十一年(1531)重修,作兩層重檐歇山式,時稱五樓門。高啟《登五樓門》詩日:“登城望神州,風塵暗淮楚。江山帶睥睨,烽火接樓櫓。并吞何時休,百骨易寸土。向來禾黍地,雨露長榛莽。不見征戰場,那知邊人苦。馬驚西風笳,鳥散落日鼓。嗚嗚城下水,流恨自今古。”文嘉《月夜同友人登盤門城》詩日:“盤關自昔雄吳郡,與客攜壺次第行。孤塔岧蕘撐碧漢,萬山回合繞秋城。河流急映星初見,云樹依微月倍明。取醉但酬今夕興,升沉莫問古今情。”照片中城樓,為清康熙初修葺,顧嗣立題“龍盤水陸”額,飛檐畫棟,凌空拔起。登樓遠眺,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城樓毀于1937年,1985年重建時即以這張照片為依據。 ……
消逝的蘇州風景 作者簡介
王稼句 (1958~)筆名舒天。江蘇蘇州人。1982年畢業于江蘇師范學院中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6年參加工作,歷任蘇州農機配件廠工人,蘇州市文聯干部,蘇州市作家協會專職副秘書長,《蘇州雜志》編輯,古吳軒出版社副總編輯。蘇州市作家協會理事,蘇州市雜文學會副會長。
- 主題:評書的內容
本書通過珍貴的老照片,作者王稼句細膩地勾勒出蘇州往昔的風貌,讓讀者仿佛漫步在歷史的長廊中,感受那份獨特的江南韻味與古城風情。書中不僅記錄了蘇州的自然美景,更深刻挖掘了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人在懷舊中感受到歲月的沉淀與城市的變遷。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文化散文,也是了解蘇州、愛上蘇州的絕佳窗口。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