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地下工程系統分析與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7801598008
- 條形碼:9787801598004 ; 978-7-80159-80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下工程系統分析與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用系統的觀點詳細地論述了地下工程的設計理論與工程實踐。本書分為五篇共 14 章。**篇:總論。簡要地概述地下工程范疇、特點以及系統分析方法;第二篇:地下工程勘察與評價。論述地下工程所賦存的地質工程環境的勘察和巖體質量評價的方法、技術與經驗;第三篇:穩定性分析與設計。論述地下工程的理論分析與數值計算方法,地下工程設計原理,并簡要地介紹了國內外常見的數值分析軟件;第四篇:地下工程施工與監測。概述了目前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監測技術;第五篇:地下工程研究與展望。簡要介紹目前處于研究之中的地下工程可靠度分析方法與設計概念。
本書篇章之間既具有獨立性,又體現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強調子系統對地下工程系統的作用與動態反饋過程,使地下工程系統分析理念和思想貫穿于全書的篇章之中。使讀者不僅學習和掌握地下工程系統分析理念和思想貫穿于全書的篇章之中。使讀者不僅學習和掌握地下工程的分析理論、設計方法與施工技術,而且理理解地下工程這一復雜工程系統的本質、特點以及系統分析理念在工程中應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本書的為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生編寫,可作為巖土工程,工程力學,采礦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以及從事鐵路,水利,礦山和國防等工程的科研,設計,施工人員的參考書。
地下工程系統分析與設計 目錄
1 緒論
1.1 地下工程的范疇
1.2 地下工程開發前景
1.3 地下工程的特點
1.4 地下工程概念進展
1.5 地下工程設計理論與發展
1.6 地下工程設計研究課題
1.7 本書的指導思想與特點
2 地下工程系統分析與設計概念
2.1 概述
2.2 地下工程系統分析概念與原理
2.3 地下工程系統設計方法
第二篇 地質工程勘察與評價系統
3 原巖應力分布規律與預測
3.1 原巖應力場的構成
3.2 地殼淺部原巖應力的變化規律
3.3 確定原巖應力的方法
3.4 工程設計選用原巖應力值的綜合分析與決策
4 地下工程巖體分類與參數預測
4.1 巖體分類在工程中的作用
4.2 工程巖體分類方法與特點
4.3 地下工程圍巖分類
4.4 巖體質量評價與力學參數預測
第三篇 穩定性分析與設計系統
5 地下工程計算模式與設計準則
5.1 地下工程計算模式
5.2 地下工程設計判斷準則
6 錨噴支護經驗類比與設計原則
6.1 開挖無支護圍巖的穩定性判斷
6.2 鋪固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7 地下工程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
7.1 作用在襯砌上的荷載
7.2 圍巖壓力分類
7.3 圍巖松動壓力的計算
7.4 圍巖彈性抗力
7.5 隧道襯砌結構設計法
7.6 錨噴支護結構設計法
8 塊體失穩與局部支護理論與設計
8.1 巖體結構面和極點的赤平投影
8.2 巖體結構面實體比例投影
8.3 塊體理論簡介
8.4 堅硬節理巖體中的隧道支護設計
9 彈性完整巖體中隧洞設計
9.1 圓形室圍巖應力與變形線彈性分析
9.2 非圓形洞室圍巖彈性應力
9.3 洞室圍巖彈性分析破壞識別與支護設計
9.4 無襯砌洞室的*佳形狀
10 圍巖彈塑性分析與錨噴支護設計
……
第四篇 地下工程施工與監控系統
第五篇 地下工程研究與展望
附錄 赤平投影網
參考文獻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