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2002 版權信息
- ISBN:7563334866
- 條形碼:9787563334865 ; 978-7-5633-3486-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2002 本書特色
不同的觀點、標準不僅可以深化認識,提供多角度多側面的觀察和思維訓練,而且可以培育我們對這個復雜的世界的容受和平等對待一切客觀的存在。所以《講演錄》不是任何前定或預設的過濾器,也沒有統一的框架和特別的選擇。我們面對一切科學的知識思想和創造性的勞作,無意于表達個別的癖嗜。
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2002 內容簡介
大學校園歷來思潮涌動,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的學者們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當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學術的發展。他們常常以在大學內外的講演來傳播新知,激勵思想,在一個公共論述的空間里閃爍出智慧的光芒和批判的鋒芒,顯示了*為活躍的思想力量。本書力圖把當下學者這一富有活力的姿態記錄保存下來,同時也可以打破講演的時空限制,讓更多的讀者匯入到自由地思考、探索和交流的氛圍之中。本卷主要收錄2001年度國內各大學重要學術講演稿,少數前此時期的特出講演稿亦收錄。
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2002 目錄
教授志業的未來或無條件大學
(人文學科也許能使之他日成真)
社會科學及制度經濟學概論
刺猬的溫順
亞當·斯密論經濟和倫理的一致性
中國司法傳統的再解釋
現代中國哲學的自覺
人文教育的位置應該在哪里?
世紀初中國教育理論發展的斷想
90年代與“新意識形態”
自由主義民主與共和主義民主
——對“自由主義”與“新左派”論戰的反思
物質的光起:20世紀中國文化的一個傾向
邊緣文化的積聚及其效應
——上海:近代中國新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及其變遷
殖民的現代性營造
——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筑與城市的歷史
臺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
晚清文化、文學與現代性
20世紀起步的是與非——以梁啟超的“文界革命”為中心
從語言形式到民族傳統的想像
——胡適的白話文學史觀與司馬長風的《中國新文學史》
張愛玲作品中的衣飾
文學香港:想像城市的一種方式
《白鯨》的白色
在現實與記憶之間
——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紀實攝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