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fā)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尋訪北京的古跡:古樹,雄石,寶水 版權(quán)信息
- ISBN:7508503821
- 條形碼:9787508503820 ; 978-7-5085-0382-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訪北京的古跡:古樹,雄石,寶水 內(nèi)容簡介
古代遺留的樹
在尋訪北京地區(qū)歷史古跡的過程中,我的*大收益之一就是見識了如此
之多氣勢不凡的古樹。它們大多存留在昔日的佛教寺院或帝王行宮里,千百
年來受到了保護和敬重。在時光消磨和歷史變遷中,往往只有這些樹木存留
了下來,標志著舊址的所在。當我在北京城鄉(xiāng)尋訪古廟時,總是這些樹佇立
在那里迎接我。一大片巍然挺立的松樹,從遠處深深的山谷里就能看到,所
以即使那里其他東西都已蕩然無存,人們也會知道,它們守護著關(guān)于一個特
殊地點的記憶。
在整個北京地區(qū),現(xiàn)存6000多株共29種樹齡超過300年的古樹。樹齡*
長的是一些常綠樹木,如柏樹和松樹。落葉的銀杏樹、娑羅樹和國槐也可以
活到1000年以上。這些占樹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頤,因為人們覺得它們身上具
有某種精神品質(zhì)。這些樹種經(jīng)常會被選來種植在寺院、皇宮建筑和皇帝的陵
墓周圍。相反,種在老百姓家里的樹則一股是些開花的洋槐或者結(jié)果實的樹
,如棗樹和柿樹。
這些分布在北京城郊各地的參天大樹。構(gòu)成了一幅關(guān)于北京往昔的地圖
。我在造訪這些地方的時候經(jīng)常感到,如果這些樹木能說話,它們定然會講
述許多關(guān)于北京歷史的激動人心的故事。我愿意將我與其中一些樹木邂逅的
經(jīng)過同大家分享,以此作為讓它們殲口講話和獲得承認的一種方式。
譬如,中山公園里有兩排粗壯的柏樹,它們一路通向建于10世紀的遼代
必國寺舊址。樹圍如此之粗的樹木在市區(qū)內(nèi)非常罕見。盡管公園現(xiàn)在游人如
織,你仍然能通過樹木辨別出這處寺廟遺址。它們強大的生命力令人敬畏。
地壇公園里也遍布古柏。人們晨練時,經(jīng)常圍住古樹,從它們身上吸取
能量。許多柏樹的樹干上有著磨得非常光滑的樹節(jié),這是經(jīng)年累月的人類活
動影響的結(jié)果。人們在樹節(jié)上摩擦后背和僵硬的頸部,把樹節(jié)蹭成了金褐色
。那些樹一定也感受到了這種按摩,因而顯得分外健壯。
北京的古樹具有強烈的個性。無論在市內(nèi)還是郊區(qū),*古老的樹木往往
會得到皇帝或當?shù)厝说木粗兀⒌玫揭恍╆欠Q,如“帝王樹”、“柏樹王”
、“拴馬樹”等。以此種方式向這些歷史的活見證表達敬意,真是再好不過
了。
這些昵稱通常描述樹木的形態(tài),例如,“臥龍松”的枝干全都橫向伸展
;“香爐柏”的兩個枝條就像兩個把手連著圓形的樹干。勞動人民文化宮有
一棵古柏,其虬曲的姿態(tài)會使人聯(lián)想到“鹿回頭”。
因為很多世紀以來北京一直都是首都,所以北京有許多種奇樹,并引以
為豪。在皇家園林以及大的寺廟,園丁們有意識地修剪樹枝,塑造出美麗而
獨特的形狀。還有其他品種的樹木,其種植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欣賞它們令
人叫絕的樹皮或者露在地面以上的樹根。
P12-14
尋訪北京的古跡:古樹,雄石,寶水 目錄
古樹就是活的歷史
引言
成雙的樹迎賓客
歷史的孤獨哨兵
北京*古老的樹木
進香道旁的樹
時代文物密藏器
御苑中的樹
墓地的標志
樹的昵稱
裝飾樹
危難中的樹
植樹
石頭:歷史的回聲
引言
北京古老的石頭村
幸存的石碑
石頭和廟宇
石橋
石獸
石徑
石佛
石頭與環(huán)境
滋養(yǎng)萬物的水源
引言
龍與風水
周邊的河
湖與皇家園林
幾眼古井
令人心曠神怡的古泉
漫步古運河邊
帝都水設(shè)施遺跡
珍貴的水源
跋
北京歷史年表
地名索引
尋訪北京的古跡:古樹,雄石,寶水 作者簡介
Virginia stibbs Anami,又名“吉霓”(Ginny),1944年生于美國,1970年獲得日本國籍,改乞為阿南史代。曾與身為外交官的丈夫阿南惟茂大使及兩個孩子一起在美國、日本、巴基斯坦、澳大利亞和中國居住。
阿南史代求學時主修東亞歷史地理,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yè)后曾作為教師講授東來歷史、藝術(shù)史、佛教史、地理和社會學科課程。她著有《西町:文化的十字路口》(1982)一書,并持續(xù)為《中國國家地理》、《朝日晚間新聞 國際先驅(qū)論壇報》(日)、《法音》、《北京周刊》和《中國婦女》等報刊撰稿。
她用長達20年的時間研究北京的歷史遺跡、古村落、古樹和宗救圣地,拍攝了大量照片,并八次參加在中國和日本舉辦的攝影展,其中包括“千年古道:在今日北京尋找遼金遺跡”展覽。
為了通過媒體向公眾介紹歷史,阿南史代曾與日本NHK電視臺合作合拍攝了兩部紀錄片:《隨歷史學家阿南史代游千年北京,水與石之部》(2001)和《圓仁和尚:遣唐使的日記》(2001)。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