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竹木牙角雕刻 精 版權信息
- ISBN:7532363155
- 條形碼:9787532363155 ; 978-7-5323-6315-5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竹木牙角雕刻 精 內容簡介
中國人很早便開始利用自然界生長的竹、木和動物的骨、牙、角制造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美化生活的裝飾品,并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不斷改進的創新制造工藝,逐漸形成了多姿多彩且富有民族風格的藝術門類。
遠在舊石器時代,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區的山頂洞人就已將獸骨制成骨墜、項鏈等裝飾品,表現出早期人類對美的追求。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竹、木、骨、牙、角器物的制作和使用有了較為全面的發展,在距今六、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中,出土了木雕圓筒、象牙雕花牌飾以及象牙雕鳥形匕等竹、木、骨、牙、角制品。其中的象牙雕鳥形匕,以鳥身為柄,長尾為匙,美觀實用,形態異常生動。在距今四千八百至五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原始社會遺址中出土的象牙梳,豎列九齒,梳柄之上透雕雙“S”形花紋,花紋間鑲嵌綠色松石,其工藝已達到很高水平。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金屬工具的出現,更是開創了竹木牙角雕刻發展的新天地。1979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三件形體高大、紋飾精美的象牙杯,杯身陰刻云雷紋為地,上面浮雕獸面紋和鳥紋,線條清晰細膩。杯身一側用榫鉚扣合的方法設置夔龍和鸮鳥形的器柄,使杯的整體造型顯得格外端莊富麗,反映出金屬工具出現后,竹木牙角雕刻工藝新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就。
由于竹木牙角皆為有機物,在自然界中易受有害物質的侵蝕和人為損壞,極難保存,故傳世者甚少,然而目前遺存于世的少量作品,亦可充分展現出當時中國竹木牙角雕刻藝術的輝煌成就。明、清兩個王朝,統治中國將近五個半世紀,在此期間,竹木牙角雕刻藝術在繼承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所飛躍,不僅作品的種類、數量增多,而且出現了眾多文人、書畫家參與和從事竹、木、牙、角制品創作的新局面,使本來講究技巧的工藝制品,趨向于追求書法和繪畫的效果,從而提高了其藝術品位,徹底改變了將竹木牙角雕刻視作“奇技淫巧”、“雕蟲小技”的社會偏見。這種觀念的變化進一步促進了竹木牙角雕刻藝術的新發展,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涌現出一大批著名的雕刻家,他們的作品蜚聲海內外。
故宮博物院庋藏著數千件竹、木、牙、角雕刻品,其來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明清皇家御用作坊征調著名的工匠,按照皇室要求制作的御用品;二是各地官吏每年向皇帝進獻的貢品,亦多是出自名家之手;三是新中國成立后,許多流散于民間的竹木牙角雕刻品,通過多種渠道集中于故宮博物院收藏,其中亦不乏精品。本卷從中遴選出248件*具代表性的作品,分竹木、牙角和百寶嵌三大類,按時代順序編撰,以冀較為全面地反映出明清兩代竹木牙角雕刻藝術的成就,并展示出皇室內府的豐富收藏。
竹木牙角雕刻 精 目錄
文物目錄
導言
圖版
竹木雕
牙角雕
百寶嵌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