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論語新解 版權信息
- ISBN:7108017210
- 條形碼:9787108017215 ; 978-7-108-0172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新解 本書特色
《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讀《論語》必兼讀注。歷代諸儒注釋不絕,*著有三書。一,何晏《集解》,網羅漢儒舊義。又有皇侃〈義疏〉,廣輯自魏迄梁諸家。兩書相配,可謂〈論語〉 古注之淵藪。二、朱熹〈集注〉,宋儒理學家言,大體具是。三、劉寶楠〈論語正義〉,為清代考據家言一結集。……本書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折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
論語新解 內容簡介
《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讀《論語》必兼讀注。歷代諸 儒注釋不絕,*著有三書。一、何晏《集解》,網羅漢懦舊義。又有皇侃《義疏》,廣輯自魏迄梁諸家。兩書相配,可謂《論語》古往之淵藪。二、朱熹《集注》,宋儒理學家言,大體具是。三、劉寶楠《論語正義》,為清代考據家言一結集。
何氏《集解》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宋以前人讀《論語》,大率必讀此書。明清兩代以朱注取土,于是讀《論語》必兼讀朱注,已八百年于茲。朱注不能無誤,清儒考據訓詁之學度越前人,朱注誤處均經發正。而清儒持漢宋門戶之見過嚴,有朱注是而清儒刻意立異,轉復失之者。其所駁正,亦復眾說多歧,未歸一是。又考據家言,辭煩不殺,讀者視為畏途。故今社會流行,仍以朱注為主。
民國以來,閩縣程樹德為《論語集釋》,征引書目,凡十類四百八十種,異說紛陳,使讀者如入大海,汗漫不知所歸趨。搜羅廣而別擇來精,轉為其失。故《論語》雖為一部中國人人必讀書,注《論語》者雖代不乏人,而就今言之,則仍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此余之《新解》所由作也。
為《論語》作新解,事有兩難。異說既多,貴能折衷,一也。《論語》距今兩千載以上,何晏《集解》距今一千七百年,朱注距今八百年,劉氏《正義》距今亦一百六十年。時代變,人之觀念言語亦多隨而變。如何用今代之語言觀念闡釋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遺訓而能得其近是,使古今人相悅而解,二也。
本書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折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然眾說勢難備列。程式《集釋》篇幅逾兩百萬字,而猶多遺漏。本書所采,亦多越出程書之外者。然若專舉一說,存以為是,又使讀者不知有古今眾說之異,亦無以開其聰明,廣其思路,而見義理之無窮。且一說之是,初不限于一人之說。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當兼采三家四家之說斟酌和會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眾說,幾所采摭,理當記其姓名,詳其出處,一則語見本原,一則示不掠美。然就讀者言之,則貴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論語》之本義。大義既得,乃加沉潛反復之功。若注文一一稱姓名,列篇題,又勢必照錄原文。原文義旨未盡,復須重加闡發。遇折衷諸家,則必條列諸家之說于前,續加融貫之文于后。此可以顯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實無益于讀者之精契與密悟。《新解》旨取通俗,求其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體求簡要,辭取明凈,乃不得不擺脫舊注格套,務以直明《論語》本義為主。雖違前軌,亦具微衷。抑如未注,義詁事據,多本漢儒,亦不逐一標明。惟引宋儒之說,始必著其姓氏,以見其為一家之解。余書非欲成一家言,僅求通俗易誦覽,自不必一一征引出處。倘讀者必欲追尋本原,則上舉三書與程氏之《集釋》具在,循此蹤跡,宜可十得七八。縱欲掠美,實亦無從爾。抑余之為新解,亦非無一二獨得之愚,越出于先儒眾說之外者。然茍非通觀群言,亦無以啟發新知。眾說己見,既如水乳之交融,何煩徑渭之再辨。且作注加筌蹄,意在得魚兔。魚兔既獲,筌蹄可棄,故亦不一一標出也。本書*先屬稿在1952年春,當時力求通俗,專用白話。成稿未及四分一,乃復悔之。意謂解《論語》,難在義蘊,不在文字。欲以通俗之白話,闡釋宏深之義理,費辭雖多,而情味不洽。又務為淺顯,驟若易明,譬如嚼飯哺人,滋味既失,營養亦減。意不如改用文言,惟求平易,較可確切。雖讀者或多費玩索之功,然亦可以凝其神智,而浚其深慧。惟苦冗雜少閑,乃遂擱置。
嗣于1960年赴美講學耶魯。課務不迫,乃決意改撰,獲成初稿。自美歸后,又絡續修訂,前后三年,粗沒于定。惟體例則一仍*先之舊。先原文,次逐字逐句之解釋,又次綜述一章大旨,*后為《論語》之白話試譯。全書篇幅,當不出三十萬字。其果可以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矣乎?其果能折衷群言而歸于一是矣乎?作者才力所限,謹以待讀者之審正。
本書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折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然眾說勢準備列。程式《集釋》篇幅逾兩百萬字,而猶多遺漏。本書所采,亦多越出程書之外者。然若專舉一說,存以為是,又使讀者不知有古今眾說之異,亦無以開其聰明,廣其思路,而見義理之無窮。且一說之是,初不限于一人之說。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當兼采三家四家之說斟酌和會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眾說,凡所采摭,理當記其姓名,詳其出處,一則語見本原,一則示不掠美。然就讀者言之,則貴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論語》之本義。大義既得,乃加沉潛反復之功。若注文一一稱姓名,列篇題,又勢必照錄原文。原文義旨未盡,復須重加闡發。遇折衷諸家,則必條列諸家之說于前,續加融貫之文于后。此可以顯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實無益于讀者之精契與密悟。……
論語新解 目錄
學而篇**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下編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曰篇第二十
附:孔子年表
論語新解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著名歷史學家,江蘇無錫人。1912年即為鄉村小學教師,后歷中學而大學,先后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臺灣。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